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_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 摘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关键字:
“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 “节能减排” 正文
一 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三 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碳经济中国的意义理解低碳经济的来它包含深层含,我们不难理解低碳经 济其实是大国间能源博弈的产物。这种博弈中国才刚刚入场在京都议定书时 期中国还是被列入无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 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中航油深南电的被暗算到 油 价 动 导致的国航东航等企业巨亏还是从铁矿石谈判的处处被动到海外资源收购 的屡屡失手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 已经被所有人当成了大国而且我们处境 更加尴尬。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全球夸张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欧盟日本制定 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而且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 展 能 源 大 量 消 耗 的 阶 段。但 任 何 事 情 都 是 有 两 面 的 我 们 真 要 感 谢 金 融 危 机 不 但 有 危 我 们 更 有 机。金 融 危 机 使 得 欧 洲 财 政 吃 紧 也 使 得 美 国 在 能 源 问 题 上 不 得 不 收 紧 海 外 扩 张 策略 更 注 重 在 低 碳 经 济 的 模 式。中 国 通 过 四 万 亿 经 济 刺 激 计 划 率 先 走 出 了 泥 潭 虽 然 金 融 危 机 重 创 了 出 口 但 给 了 中 国 进 行 转 型 的 最 佳 良 机。2 0 1 0 年 中 国 经 济 的 主 题 就 是 调 结 构 如 果能 够 顺 利 完 成 调 结 构 中 国 经 济 将 在 量 的 积 累 之 后 产 生 质 的 飞 跃 中 国 将 不 在仅 仅 是 世 界 工 厂 而 是 真 正 的 世 界 经 济 引 擎。中 国 的 调 结 构 包 含 了 两 层 涵 义 一 个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一 个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首 先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 将 原 有 的 低 技 术 高 能 耗 低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转 为 高 技术 能 能 耗 高 附 加 值 的 行 业。今 年 中 央 提 出 要 大 力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包 括新 能 源、新 材 料、节 能 环 保、生 物 医 药、信 息 网 络 和 高 端 制 造 产 业 等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我 们 不 那 看 出 七 大 行 业 里 除 了 生 物 医 药 之 外 其 余 均 与 低 碳 经 济 有 直或 间 接 关 系。低 碳 经 济 涵 盖 很 广 从 最 上 游 的 新 能 源 到 中 游 的 工 业 电 力 的 节 能 减 排 再到 最 下 游 的 低 碳 服 务 碳 金 融 等。中 国 拥 有 成 熟 的 制 造 业 也 拥 有 最 大 的 潜 力 市场 空 间 极 其 巨 大。例 如 中 国 的 太 阳 能 制 造 业 已 经 占 据 全 球 6 0 % 的 产 量 国 内 市场 却 几 乎 等 于 0 如 果 通 过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积 极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潜 力 无 限。其 次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是 指 协 调 发 展 不 平 衡 大 力 发 展 中 西 部 经 济 相 对 落 后的 区 域。对 于 这 一 点 低 碳 经 济 则 是 最 好 的 载 体。中 西 部 地 区 相 对 人 口 稀 少 但 资 源 丰 富 之 前 我 们 一 味 开 发 煤 炭 有 色 等 资 源 造 成 了 大 量 的 污 染 给 西 部经 济 带 来 的 收 益 却 是 远 小 于 使 用 这 些 资 源 的 东 部 地 区。低 碳 经 济 模 式 下 给 中 西 部 地 区 带 来 的 将 是 另 一 番 景 象 首 先 是 中 西 部 的 清洁 能 源 包 括 丰 富 的 风 能 水 能 还 可 以 利 用 广 大 的 土 地 建 立 太 阳 能 风 能 电 厂 为东 部 输 送 能 源 的 同 时 对 自 身 的 环 境 影 响 却 微 乎 其 微 双 赢 的 选 择。另 外 碳 金融 则 可 以 为 中 西 部 输 送 大 量 的 资 金 支 持 例 如 在 利 用 清 洁 能 源 盈 利 的 同 时 还 可以 把 节 省 下 来 的 碳 排 放 额 转 售 给 东 部 的 工 业 企 业 等。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从目前的国际态势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固然是大势所趋,甚至内外部的环境也都初步具备,但其中所将面临的障碍也不少,尤其是低碳理念与低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克服理念与实际的差距,真正实现低碳崛起,短期之内难以找到一条捷径,而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前进。完善低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成为政府关注的事情,更要成为政府的责任。在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国际规制的倒逼和新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的今天,谁率先实行低碳转型,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应当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探索,从思路、规划、考核、机制、财税和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明确低碳发展思路。
一 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严管到位,严格执法,建立起完善的舆论监督与导向机制,引导全社会都形成按照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建设格局。国家2007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次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正酝酿出台低碳经济振兴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但仍缺乏整体性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为了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科学有序地推动低碳经济,政府应当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指导其下级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制定,实现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共同引领低碳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二 要积极探索进行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创建、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各种低碳试点,尽快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随后逐步推进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和家庭的创建活动,抓好农村节能工作,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探索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制退出的退出机制和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低碳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强化低碳管理体系。
三 是构建低碳社会文化。政府率先垂范,建设低碳政府。倡导简约生活、低碳消费、低碳办公、低碳生产等文化理念,在机关、社区、农村、学校等厉行低碳管理,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低碳建筑建设标准和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形成良好的低碳文化。■
四、参考文献: 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时间:2008-3-18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 《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⑦作者:王宇寰 《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
略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低碳经济也慢慢的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随之而来的全球贸易低碳化也在......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经济0902班孙其伟09073042585号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二氧化碳浓......
“低碳”概念主要由三个核心术语组成: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此外,还派生出“碳足迹”、“碳形象”、“碳责任”、“碳主张”、“碳交易”等子概念。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
地低碳生活确实是一种回归理性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工业文明社会之前,甚至是在几十年前我们过的就是低碳生活,但是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就迅速把人类的生活推到了高碳上,当然高碳......
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的重要选择。低碳经济正在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