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_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董良
摘 要: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课程的开设,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这门课程能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还能锻炼的学生创新设计思想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是通过对目前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通用技术课堂存在教学案例分析多、课件的图片多等问题。由于缺乏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空泛,课堂沉闷,背离技术课程本位,达不到学生有所获、有所乐、有所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去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去适应新课改下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同时要想真正上好这门课,教师如何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总结。
关键词: 通用技术 立足实践 多种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一、通用技术课程的简单认识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常说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但这个前提是要有理论作为基础,否则何谈好的实践,何谈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呢。
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观察与诊断
通用技术课将就实践能力,但是实践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持,这就要求代课教师要将实践的理论通过各种方式交给学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理论。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也具有非常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但就目前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存在哲学分类多、案例分析多、课件的图片多等问题。
案例过多、缺乏实践操作,使得技术课程教学变成空泛而无实质内容,比如《流程的优化》,学生没有经历相应的实践,流程优化的教学只能浮在表面上,不能对具体的优化措施提出方案,只能对优化的目标如工期优化、质量优化、技术优化等类型进行模拟的无意义的划分。
当课堂教学泛化成案例教学,失去技术应该有蕴味之后,久而久之,学生对案例乃至技术学习失去新鲜感,教师只是在图片、视频上下功夫,期望用精美的图片以及动感、有趣的视频来吸引学生,教学内容越发空洞,课堂变成视觉的盛宴,技术课堂就失去灵魂——技术。
这种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习乏味,缺乏求知欲望,课堂沉闷无生机;学生的构思方案,往往是异想天开,缺乏理性、不严谨,缺乏技术逻辑;学生动手能力差,不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不能制作简单的模型。
总结上述的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没有实施实践操作、学生没有经历相应的技术“过程”与“体验”,逐渐对通用技术课程失去兴趣,也难以实现模块教学目标,背离技术课程本位。
三、通用技术课堂如何立足实践
理想的通用技术课堂,从教学目标上表现为学生在技术素养方面有所获得、有所发展,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这是一门有意义的学科,进而喜欢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是学生有所获得、有所发展的基础,它即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1、技术思想与方法的形成,需要经历实践
以《技术与设计2》的纸桥设计项目实施为例,只有经历了纸桥的设计和制作,学生才能体验到,制作过程远不是当初设计时想得那么简单,要考虑制作结构的选取,要考虑不同的连接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要考虑制作精密度,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工具、要考虑材料的选取、要考虑实用与成本之间的权衡。经历实践,就可以将理论知识部分的设计分析、流程优化、结构强度稳定性、图样的表达、加工方法等内容串联、整合,形成对问题的综合分析、理性判断、和决策能力。这种能力,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感悟、归纳和自主建构,没有经历技术实践,难以形成严谨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2、技术实践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科认同感
布鲁纳曾说过,要使学生喜欢一门课程,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门课对自己是有意义、值得学习。亲身经历技术实践,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技术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提高,学生自然地感觉到自己在通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有所获、有所发展,认识到这门课程值得去学习,从而形成积极的学科认同。
另一方面,技术实践一直都是学生所期待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从事创造性的技术活动,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向情感。每当一项技术任务完成之后,学生的心中就会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正是这些心理因素,促成学生形成积极的学科认同,它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热情投身于技术与设计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3、建立多种实践教学模式的通用技术课堂
通用技术的课堂,其表现形式应该是以设计、活动、合作、创造为主的课堂。也就是说,要以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学习设计,在实践中体验技术,在实践中开启创新思维。而合适的实践项目、有效的技术实践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实践教学中,可根据实践目标采取先理论后实践或者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学习的方式。
在一些设计理论要求比较严格,设计过程相对复杂的项目中,如《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和第四章。第一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识和分析结构,通过对结构稳定性的认识去制作一个稳定的桥梁。第四章则是让学生了解控制的方式后学会利用相关的控制工具进行设计,如自动红绿灯变化控制装置,机器人控制装置。这时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才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和制作。
而一些设计理论和过程相对简单的项目则可以采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模式去教学。如《设计与技术2》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与第三章均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会相关的设计理论。例如第二章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可以选择制作的作品非常多并且不复杂。如发豆芽、磨豆浆、做豆腐花等项目只需要按照流程花一些时间即可完成。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中通用技术课课程对于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去迎接通用技术课程所带来的挑战。只有课堂教学立足技术实践,通用技术的课堂才能表现为设计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学生也必将有所获、有所乐、有所发展,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的通用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364252.htm,2012.[2] 《立足多种技术实践模式 回归技术课程本位》
[3]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2003.
“三五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就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
根据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农村初中生的学情状况,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探索适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是初中英语教师应尽的......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媒体构成的动态过程。本文论述了构建初中英语素质教育阅读课......
浅谈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摘要: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本文分别从 “教学方案的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汉南区育才小学张晓英一、模式的提出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