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的分层教学_微课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课的分层教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课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课的分层教学
2013年3月20日
近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使小学毕业的学生全都升入初中,和前些年比较,生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素质,尤其是掌握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样,过去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形势了,分层教学的探讨,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一、推进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工程,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直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双重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学生在层次上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真正的全民素质教育必然是分层教育。具体地讲,就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成绩的差异划分成若干个层次,分层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工作
经过考试与观察之后,将成绩优秀的,智力、技能强的学生划分为第一层次,成绩一般的和较差的,划分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应当向学生讲清楚,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因材施教,是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得轻松,学得更好。其目的绝不是只顾优生,歧视差生,而是面向全体。而且,当前这样的编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根据今后的成绩变化以及今后的表现作出及时的调整的。这样以来,可以增强优生的第 1 页
忧患意识,激发中等学生的上进动力,同时也是对差生的一种激励,最终使班级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分层教学的一般模式
(一)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就是按班内学生的实情况,以课标为依据,结合课本内容,写出分层次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备好课的第一环节,最低层次的目标也应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较高层次的目标应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对于学习能力特强的学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案中应有具体不同的课堂活动程序和不同的课堂练习,并作出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作业 要求。
(二)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对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体现出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课堂组织必须面向中等生,兼顾优、差生。
1、复习引入。
在新课之前,提出几个难度不同的小问题,或出几道小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并由此检查上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经简单的点评之后,相应地提出与本课有关的新的问题,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内容。
2、讲清目标,分层落实。
出示课题之后,首先简要地向学生说明本节课要落实的基本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然后,分层次地布置学生去自学阅读相关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做好辅导工作。同时注意观察动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应视情况逐一答疑,或把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
第 2 页
题,不失时机地提出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讨论之后,教师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小结。以讲授“完全平方公式”一节内容为例。对于公式的引入我是这样处理的。由于前面已经学过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所以本节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在教师的引发下,由学生自学完成,并由一位中下程度的学生上台板演,而教师只作简要地点评。由于难度不大,各个层次的学生基本都能独立完成,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成功的喜悦。例1中共有4个小题:①(a+3)3;②(y-)2;③(-2x+1)2;④(-3x-4y)2。对于①②小题,每个学生基本都能独立做出正确的答案。而对于解③④小题时,许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是运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去做,还是运用两数差的 平方公式去做?这时我抓住时机,把问题明确地摆出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于是,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兴趣极高。经过激烈地讨论和争议之后,我又向他们指明,不论是应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计算,还是应用两数差的平方公式计算,关键都是必须弄清究竟是哪两个数和的平方,或者差的平方。这样,心中的疑问便消除了,对于公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辅导,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启发他们不断地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寓学于乐之中。
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之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化,加强难度,并配置相应的习题,以满足高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更上一层楼。
3、分层练习,检查目标。
新课之后,结合课本设计的练习,并补充一些难度不等的习题,第 3 页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练习订正应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必要的补充或简要的评述。如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对于中等或中下程度的学生的练习配置,要以课本习题为主。同时因为本节习题内容较少,难度不大,若仅限于课本内容,部分优生很快就能掌握了,于是就会产生悠闲自在的感觉,甚至会有自满的情绪滋长,所以,我对这些优等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拟了下列思考题:已知①x+y=5,xy=4,求x2+y2 的值;②已知x-y=,xy=,求x2+y2 的值;③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a+b+c)2。这样为部分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4、课堂小结。
结合自学与练习情况,教师应进一步强调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然后,紧扣教学目标,把本节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
(三)分层作业。
如果作业采取全班“一刀切”的做法,必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的现象。为此,在教学中应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是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着重于双基的训练而设计的;选做题则是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技巧性和趣味性的题目。对于选做题,应引导学生视学习能力的不同,作部分选做或者全选,并提醒学生不要盲目多做,造成负担过重等不良现象。这样可以打消往日怕完成不了作业的顾虑,同时,抄作业或不交作业的现象也会少,甚至没有。
(四)分层测试。
考试是测试、评估教学效果 的一种手段。通过考试结果的分析
第 4 页
和总结,将对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方法起到反馈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习层次的差异,要求一份试卷应具有多种测试功能。例如,卷面设计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同时,改原有试卷“百分制”为现有的“(100+50)分制”,必做题为100分,选做题为50分,但仍以60分为及格分。这样的设计再次体现了面向中等生,兼顾优差的教学方案。使中下水平的学生不会考得太差,甚至于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大部分中等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向优生靠近的决心;由于选做题部分加大了难度,综合性较高,可以使优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又不至于产生自满的情绪。
(五)全面开展“结对子”活动,加快差生“脱贫”步伐。
我所教两个班100多人,我把每班分成17组,每三人成一小组,由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对其它同学的学习的监督工作,为差生排忧解难,当好他们的辅导员;而教师则要做好各组长的参谋。这样以来,差生的成绩 明显地提高了,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了,而且,全班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多了,整个集体变得更加团结,更具有凝聚力了。
我近年的实践证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确实能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 5 页
初中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李俊珍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熟悉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六安市裕安区同兴寺学校2012——2013学年度 2012——2013学年度 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首车职中 李冬艳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风格、个性特长等分为几个层次,老师给予具体的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教研组教研活动材料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毕节十中赵继刚 我校实施分层教学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从现在已经毕业的几届学生来讲,实行分成教学是我校一个......
初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