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中国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会_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官网
【直播】中国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官网”。
【直播】中国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发布
会
中国网 宗超
06-26 13:34
中国社科院发布会即将开始
赵天晓
06-26 14:00
欢迎大家莅临本次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也代表社科文献出版社,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新闻所赵天晓,今天会前一部分还是由我来为大家主持。走进这个会场,我有一个感觉,可以用一句古诗词来形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给改成“年年岁岁书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今天中午,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智能互联近几年发布会主题,2014年6月25日发布会的主题是:安全、融合、创新。2015年6月24日发布会的主题是:新战略,媒体新机遇。2016年6月21日主题是:新契机、新挑战、新实践。去年的今天,主题是:共享、智能与创新。今天,我们如约举行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的发布会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智能互联·数字中国”。
赵天晓
06-26 14:02
在正式开始之前,看到今天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集聚一堂,大家都如约来到了会场,我代表新闻所对明年的会再次提前预约。现在预邀请,明年还是6月下旬,大约在24-27号之间,希望大家把这段时间留出来。
中国网 宗超
06-26 14:0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
赵天晓
06-26 14:09
下面,我简单介绍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党组成员李培林;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微传播处处长张琳;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出版社,也是出版社的社长谢寿光;新媒体发展报告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所长唐绪军;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季为民;新媒体发展报告的副主编、新闻所新闻研究室主任黄楚新;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崔保国教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单学刚;清博大数据轮值总裁兼副总裁黄丽媛;央广网副总裁伍刚;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研究员侯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副院长,漆亚林教授无;美国密苏里大学新传学院副教授Ryan;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分设社长邓泳红;新闻与协作杂志主编李蕾;新闻与写作杂志编辑章淑贞;传媒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安芹;传媒杂志编辑部主任左志新;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于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陶赋雯;天津市国资委信息化工作处调研员肖玉强。
中国网 宗超
06-26 14: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致辞
赵天晓
06-26 14:12
莅临发布和研讨会的媒体朋友们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深圳特区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法治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南方日报、解放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广网、中国青年网、社科网,以及《新闻与写作》、《传媒和传媒教育研究》以及新闻所的各位研究人员。大家一起鼓掌,向我们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党组成员李培林致辞。
李培林
06-26 14:13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第九卷正式发布。新媒体蓝皮书在九年的时间里不断成长,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皮书一等奖,这在社科院皮书成长发展中是非常罕见的,已经成为我院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蓝皮书,社科院有蓝皮书几百种,最长的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这本书虽然短短九年,能达到现在这样一个评价水准,应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主创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协编单位、数据支持单位、出版单位、诸位作者、以及关注这本皮书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新媒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过去我们理解的传统媒体无非就是报纸、广播、电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承担信息传播职能的新闻媒体层出不穷,无处不在,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网络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好企业、科研院校、智库的作用,汇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推动网信工作。新媒体蓝皮书就是这样的智库成果,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每年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力图在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李培林
06-26 14:15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对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有了新一轮的规划、重点和布局考量,不仅限于媒体融合,更侧重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网络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紧密相连。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互联网被视为我国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发展的强力助推器,网络传播手段和技术自主创新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通过体系化布局与产业化建设,切实发挥好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力和驱动力。在过去一年里,以互联网产业、电信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基础的信息通讯业,与传统行业融合带来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27.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2.9%。同时,数字技术与医疗、教育、养老、治安、交通等行业的融合加速了数字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中国智慧国家的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李培林
06-26 14:16
数字丝绸之路、中国传统文化IP数字化、数字城市服务共享等多领域数字化发展能力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生产力。在过去一年里,以语音与图像识别、云计算、机器人为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全球取得重要进展。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了216.9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52.8%,我国提出的智能化标准提案也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向智能互联时代转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将产业应用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融合,促使机器人、智能生活助理、自动驾驶、新闻分发、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国家科技创新力和网络竞争力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聚焦社交媒体发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进行网络技术创新发展,是中国和全世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对新传播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也不例外。新技术同时也成为我国提升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新契机,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所有国家的新媒体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创新成为唯一的出路。
中国网 宗超
06-26 14:17
中国社科院《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
李培林
06-26 14: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国全党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经过四年发展,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业界对于媒体融合的概念经过多方实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互联发展是媒体融合进行系统性创新的关键,一方面媒体间通过互联推动资源整合与协调,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与媒体界互联形成了新理念与新技术的优势,加速了媒体业的转型发展。在过去一年里,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实践中找到了发挥优势的突破口,即以重大主题报道为契机,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正能量宣传效果显著,舆论反响积极热烈,广大网民通过新媒体平台热议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砥砺奋进五年,党的十九大、沙场阅兵等都掀起了全网传播的热潮。中央和地方媒体,各级政务新媒体矩阵成为新闻宣传和网络正能量传播的主力军。如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超过34亿,互联网全球渗透率达到了46%,新媒体深刻影响全球媒体的生态格局,推动着全球传播新秩序的构建。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出世界情怀与实践意义。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相信,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信息化建设将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我也相信新媒体蓝皮书可以在其中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借这个机会,对新媒体蓝皮书提几点建议:
李培林
06-26 14:23
一,新媒体的研究分析和预测中,希望能够积极的引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哲学社会科学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发现我们传统的数量分析方法所不能发现的新的东西。新媒体在这方面,大数据分析是一个优势,所以希望新闻和传媒研究所能够关注这个问题,也以及引进人才,采取多方合作,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所谓大数据,还不仅仅是数据很大,就是简单的思品分析,这方面要加强研究,如果方法上突破,也会对整个蓝皮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界对蓝皮书学术价值的评价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希望能够积极的和企业合作。因为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真正的创新还是在企业界,也希望企业能够向学界开放后台数据。当然,我们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网络分析往往是分析表达了什么看法、什么意见、消费倾向,但是我们不知道表达的是谁,如果不开放后台数据的话,研究界没有办法来做更深入的、有价值的分析,所以这方面希望能够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三,进一步集中优势力量,写好总报告,使总报告成为业界、学术界每年翘首以盼的一个报告,大家希望通过这个报告能够知道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传播未来的趋势、特点、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等等,如果总报告成为业界向社会很好的宣告,整个蓝皮书就会更加成功。
中国网 宗超
06-26 14:23
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李培林
06-26 14:25
最后,预祝新媒体蓝皮书越办越好,祝此次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赵天晓
06-26 14:26
谢谢李培林院长。李院长对我们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对明后年蓝皮书努力方向也提出了三点具体的意见。希望在明年的发布会上,能对李院长的指示有一个回应。谢谢。下面,请我们的合作者也是我们报告的出版者,社科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致辞。
谢寿光
06-26 14:28
尊敬的李培林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传媒界的大咖、专家和传媒业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在这儿发布新媒体2018年的蓝皮书是第九本。正如刚才主持人对自己这本包含着的厚爱,对每一年皮书的发布会以及皮书的总结那样,也像刚才培林院长对这部蓝皮书给予的充分肯定那样,我首先代表这部蓝皮书的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及以唐绪军主编的蓝皮书研发团队和所有的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这部蓝皮书研创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的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说到,一部新研发的皮书,最长的经济蓝皮书已经走过了28年的历程,到2020年就30年了,新媒体蓝皮书研创的时间9年,开创了在皮书研创的先例,有一些还没有最后公布,现在是4年都是一等奖,成为皮书整个分类里,在我那里出版的皮书7年超过420种,几大类别。在文化传播这个大类里,它始终排在第一的位置,像培林院长主持的社会蓝皮书,永远排在社会政法类皮书的第一。资格最老的皮书——经济蓝皮书,市场表现也是最好的,但是它的质量不是永远第一的,我们有一套评价系统,完全是用客观指标的,已经排在19位之后了,所以非常值得总结。从研发的体制上,我们可以进行探讨,但是很多经验,我们也在每年的皮书年会上都让其他的课题组进行分享。
中国网 宗超
06-26 14:3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
谢寿光
06-26 14:32
我在这儿要公布一个数字。皮书本身就是中国的一个传媒现象,我曾经说过,如果后人看待中国这段的发展历史,自从皮书诞生以来到今天的历史,如果离开这个产品形态,肯定是不可能完善的。皮书本身这种现象,当然我们也希望传播研究所和我们共同合作,它是一个新的形态,承载的功能已经很值得去总结。到今天
微信多中产 微博多草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时间2014-06-25 16:31:46 公众帐号2014 年6月25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6月14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权威发布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发......
中国社科院 《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2010年住房调控增加保障房比例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住......
预计2010年全年增长10%以上,餐饮业收入将达2万亿元2010年6月20日-21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谋划管理创新·接轨现代产业......
2013年中国社交媒体舆情发展报告刘鹏飞 卢永春 邱若辰摘要:2013年,我国社交媒体舆论发生重要变化。无线舆论场中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三足鼎立之势初步形成。国际国内舆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