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_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规律,创造有效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是提高外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外科学知识和技能,是外科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外科教学探索中,笔者认为依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恰当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注重有效学习条件的创造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1.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感情的建立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尊重学生,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到温暖,以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沟通和共鸣。外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外科教学当中,学生会提问一些有关自己、家人或亲戚的外科疾病。所以,从事外科教学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内外以平等的关系经常与学生交谈,互相讨论,给他们传授学习外科学的心得体会,掌握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对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外科病例安排一到两次临床见习,教师亲自操作现身说法,这样既沟通师生情感,为教学活动营造一种轻松良好的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1.2 开启知识储备闸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是新的学习产生的重要内容条件,教师虽然通过讲授启发、引导等调动起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有了学好某一章节的适当的知识准备,但不能激发学习这一章节的愿望或积极性,还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外科学是以医学基础学科为基础的,因此不论讲述哪一章节内容,都要注重解剖生理概要的复习和有关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容的回顾,使学生对该章节新知识学习有了适当的知识准备后,联系学生提问,找出学习该章节的主线;紧扣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结合专业特点,例举现实生活中与本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例证,巧妙设计患者揪心撕肺、痛苦呻吟、急待救治和作为医生如何妙手回春的意景,激发学生对该章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直观教学的意义已被教育心理学研究所证实。外科学尤其是外科手术学是一门与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科学,它需要教师在有限时间当中,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外科学及外科手术学知识的全面理解,需要教师在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外科知识的同时,掌握熟练的动作技能。这就要求每位外科教师不但要遵循教育心理学中的变式原理,而且要熟知学习动作技能的有效手段[1]。利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说明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是变式。利用视听手段进行指导,则是学习动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所以,笔者认为在外科教学中,应合理搭配使用各种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将一种学习内容多通道、反复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比如,讲述胆石症和胆囊炎时,我们先结合板图、挂图讲述有关内容,再利用电视录像、临床见习、参观手术等手段,加深对胆石症、胆囊炎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对胆石症、胆囊炎治疗手段的选择应用。

3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

教学心理学认为,调动人的意识性、目的性、能动性,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集中趋向于一个目标的有意识记,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识记,主体对输入信息的深加工是有效识记的必要条件,主体对输入的知识信息分析思考得越深,识记效果越好。因此,外科教学中,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利用现代心理学中有关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知识来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其次分析教学任务,在备课时,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并通过合理编排与设计,贯穿于教学目标中。然后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以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为基础,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六步、三阶段、两分支。六步分别是

一、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

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三、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四、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五、引出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

六、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其中前四步为第一阶段,第五步为第二阶段,第六步为第三阶段。两分支即陈述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与教。比如在“烧伤”一节的教学设计上,从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提开水烫伤的事例开始,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展示目标,然后复习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重点回忆什么是生发层和皮肤的生理功能,再讲述烧伤后的临床表现。病理过程的治疗,其中穿插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与临床表现、病理过程及治疗关系的内容,并利用病例让学生计算烧伤面积,估计烧伤深度,确定治疗方案,最后安排见习和实习,实施治疗方案,这样既发展了学习主体的有意识记,又促进了主体对输入信息的深加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高教学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2]。

4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教师完成了教学设计之后,就要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提高教材的可懂度可运用先行组织者技术,即在授课时运用具体模型作为先行组织者来帮助学习。如讲授“心肺复苏”一章时,利用心肺复苏模型人来帮助学生学习心肺复苏的抢救,这样就可促进学习和迁移。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则可以应用发现教学法,如“肠梗阻”一节的讲述中应用塑料软管及其它辅助材料做成各类肠梗阻模型,让学生利用模型叙述出肠梗阻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此外,外科教学中的酌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亦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摘要】在外科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规律,创造有效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遵循记忆规律,合理设计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

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一、 书法教育的“萌芽期”(学前班年龄段)这一年龄阶段为学前年龄心理学反应阶段。这时幼儿学习书法的态度取决于外界的因......

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

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正如我们所知,作为学生,记忆在我们的学习中一直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作为师范生,在我......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在外科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浅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 在外 科教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 在外 科教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