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阶段考试_高三物理一阶段考试题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三物理阶段考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物理一阶段考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班级: 姓名:.1.(多选题)以v0=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6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A.3 s内的位移是12 m B.3 s内的位移是9 m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为多少()A.1.5s B.8s C.16s D.24s 3.如图所示,是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A大于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物体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同

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多选题)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

: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D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

=v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6.(多选)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7.(单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s B.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s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s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s

8.(多选题)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x=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D.在x=1.0m处甲乙两车相遇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0.02 s的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1)读出距离:d1=1.20 cm,d2=______cm,d3=________ cm;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我可以用光电门来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回答下列问题: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2)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11.客车以v=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道的正前方s=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v0=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若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做匀减速运动,问:(1)客车是否会与货车相撞?

(2)若会相撞,则在什么时刻相撞?客车位移为多少?若不相撞,则客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12.正以v=30m/s的速率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min,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先以大小为0.6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恰好停止,停车1min后再以大小为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运行.求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秒时间?

13.一辆大客车正在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50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到开始制动客车的反应时间为Δt=0.5s,设客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1)客车在反应时间Δt内前进的距离.

(2)为了保证小狗的安全,客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假设这个过程中小狗一直未动)

14.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m,BC长97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AB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m/s2,进入BC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为a3=2m/s2的加速度制动减速后,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

试卷答案

1.A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A、则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x=,故A正确,B错误.

C、1s末的速度v=v0+at=12﹣6×1m/s=6m/s,故C正确.

D、因为汽车2s末速度减为零,则3s末的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2.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质点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x==24t﹣1.5t2知,初速度v0=24m/s,加速度a=﹣3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t==8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以直接读出出发点的位置和时刻;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解答】解:

A、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起,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速度均沿正向.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A>vB.故A正确.

B、由图知,A从原点出发,而B从距原点正方向上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B错误. C、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故C错误.

D、由上知,前5s内A通过的位移大,因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4.B 试题分析:由图象知,在前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前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误;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图象与时间轴

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故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0—2s和0—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考点:v-t图象 5.ABC

解: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B:tC:tD:tE=1::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

1:

:,故A正确;

B、因为v=at,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tB:tC:tD:tE=1::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为1:

:,故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

tC=

tD,故B正确

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vB,故C正确;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所用时间不同,故其速度增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C 6.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解答,如:,△x=aT

2等.

解答: 解:A、A点为该过程中时间的中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该点的瞬时速度等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故A正确;

B、由△s=aT

2得物体的加速度为,故B错误,C正确;

D、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其中s2=3s1,所以有,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很多推论公式,对于这些公式同学们要会正确推导和熟练应用.

7.A 8.A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由图可以由速度位移关系判定甲乙的加速度关系,判定A,且可以看出速度相等时对应的位移,判定B,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平均速度大,故通过相同位移乙用的时间少,由此可以判定C,由甲乙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解得两次相遇时的位移.判定D【解答】解:A、由公式,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在x=0.5 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知在x=0.5 m之前,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当甲到达x=0.5 m处时,乙已经在甲之前了,故不再此点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甲的初速度为0,由,得加速度为,乙的初速度为1m/s,由,得乙的加速度为:,当位移相等时两车相遇:,解得:t=2s,故位移为:,故D错误

故选AB 9.(1)5.40,12.00;(2)0.21;(3)0.60。

试题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规则——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由毫米刻度尺的刻度可知d2=5.40 cm,d3=12.00 cm。最后一位“0”必须有。

(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可用“1”、“3”间的平均速度表示,打点周期为0.02 s,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vd2d122T0.21ms。(3)同样,可以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vd3d242T0.33ms,则小车加速度avtv4v22T0.60ms2。考点: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2dd10.(1)ttBA2s(2)系统误差.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名师点睛】由速度公式求出物块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然后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的加速度;由于实验设计造成的误差是系统误差,由于实验操作、读数等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11.(1)不会相撞(2)22m 试题分析:(1)设经时间t客车速度与货车相等,则:由v=v0+at,解得t=14s.此时客车的位移s客=vt+at2,解得s客=182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货车的位移s货=v0t,解得s货=84m.因为s客<s货+s,所以不会相撞.

(2)客车速度与货车相等时距离最小,Smin=s货+s﹣s客,得Smin=22m.考点: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名师点睛】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到追击、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①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研究;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③列出位移方程;④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⑤解出结果,必要时要进行讨论. 12.100s

试题分析:列车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0v2090012am750m

11.2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10va030s50s 10.6v2列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90022am450m

2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2va30s30s 21这段位移若以30m/s速度运行所需的时间tx1x2vs40s 这段位移实际所用的时间tt1t2t3503060s140s 耽误的时间ttt100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求出列车减速到零再加速到原来速度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在这段位移内若以30m/s速度运行所需的时间,再求出实际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两时间之差为临时停车所耽误的时间。13.(1)10m;(2)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知道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14.解:AB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vB2=2a1xAB vB=a1t1 解得:t1=5s;

设滑行者在D点开始减速,从B到D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vD2﹣vB2=2a2xBD vD﹣vB=a2t2

从D到C的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vD2=2a3xDC vD=a3t3

根据题意可得: xBD+xDC=97 联立解得:t2=4s; t3=7s 故从A到C的总时间t=t1+t2+t3=5+4+7=16s; 答: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为16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分别对各过程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及速度公式列式,根据已知加速度及位移,联立即可求得各段的时间,则可求得总时间.

高三物理冲刺阶段学习方法

高三物理冲刺阶段学习方法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会有学习的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正确的学习方法。你知道都有哪些学方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物理冲刺阶......

高三物理冲刺阶段学习方法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高三物理冲刺阶段学习方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三物理阶段教学计划(优秀22篇)

一个全面的计划需要考虑到时间、资源、人力和风险等方面的因素。第九步,建立反馈和监控机制。通过监控和反馈,及时了解计划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

高三物理阶段教学计划(实用23篇)

计划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它是我们成功的基石,没有好的计划,我们很难有明确的方向和实现目标的步骤。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高三物理阶段教学计划(专业13篇)

计划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大胆制定计划,我们将更好地生活。一个完美的计划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拥有一个完美的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划的核心要素......

《高三物理阶段考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三物理阶段考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三物理一阶段考试题 考试 物理 阶段 高三物理一阶段考试题 考试 物理 阶段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