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_中国官员腐败的原因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官员腐败的原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11级社会工作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层腐败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新闻报道,内地今年前五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870件,而其中有多少是高层腐败犯罪案件呢?我们无从知晓。所谓“高层”,就是相当于单位或者企业的“一把手”或者是重要领导人,他们的腐败犯罪问题,恐怕要比一般的基层干部更为突出。近期原重庆市常委书记、著名全国人大代表***于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确认中央政治局开除其党籍的处分。究竟***犯了何等罪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事件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的中国,高层腐败犯罪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高层犯罪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及个人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并针对犯罪原因给出一些相应的预防对策,最后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层 腐败犯罪 原因 预防对策

目录

引言...............................2一、腐败犯罪的简单介绍....................2(一)概念....................2

(二)现状....................3二、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3

(一)主观原因.........................31、思想道德防线溃败..................32、高层滥用职权.........................3(二)客观原因.........................31、不良的社会风气......................3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43、相关法律建设不够完善..................4三、预防高层犯罪的对策....................4(一)加强官员思想道德建设....................4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5(四)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5

(五)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5

四、结论........................5参考文献........................5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企业,达到国家,都在不断宣传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贪污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当前的腐败现象仍然呈现蔓延的发展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的贪污腐败犯罪大案要案,每每都会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只有廉政才能兴邦,而腐败就会丧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条普遍性规律。且不谈普通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之严重性,本文只是针对高层领导者的贪污现象做一定的分析。只有领导本身以身作则,下面的官员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私欲,企业与国家才能更好的繁荣昌盛。

一、腐败犯罪的简单介绍

(一)概念

什么叫腐败?一般说来,腐败含有三层意思:腐烂,行为堕落,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

混乱、黑暗。我们通常讲的腐败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法律、侵犯他人利益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

(二)现状

近些年来,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和蔓延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深恶痛绝,渴望党和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革除腐败。2012年4月,山东省日照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华森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6亿元,获罪无期;同年5月,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财务部预算处原处长刘林祥因挪用公款3.96亿元,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到6月,昆明市土地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陆锦昌因挪用公款2亿元、受贿4750万元,被判无期。以审判时间为参照,2000年以前此类案件仅六起,这一数字与2001年至2005年间相同。2006年至2010年井喷出现,平均每年就发生六起,2011年上半年刚过,已有五起案例。

但是,国家也在做出不懈的努力,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中共中央有关部委制定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616件,各省、区、市也制定反腐倡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文件规定1538件,形成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2012年1月,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作出的“三个并存、两个依然”的最新概括。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思想道德防线溃败

面对改革开放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经历,有些国家工作人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私欲观念和特权思想作祟,思想变质、道德防线溃败,不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己任,反而处处以权谋私,最终走上腐败堕落的不归之路,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是从思想上变质开始,然后道德上滑坡,最后触犯刑律、落入法网。自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2、高层滥用职权

近代法理学理论的创始人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事实证明,任何掌权者都有可能滥用权力。如今,“走后门”已经成为社会上习以为常的风气,不少高层的达官贵人受贿成风,不给钱不给利不办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太多现实的已经被抓获的犯罪高层会在法庭上忏悔说:自己不应该贪婪。事实充分证明了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腐败。

(二)客观原因

1、不良的社会风气

其实,官员滥用职权也是被不良的社会风气所逼迫。没有哪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走上了高层的领导干部们天生就愿意去腐败去犯罪,一个高层贪婪腐败,身后必然有一群“逼着”他做错

事的所谓“同仁”。再如很多有权的人在一起,利用公款大肆吃喝,旅游,用人方面的“裙带风”,执法部门的“捉放曹”等腐败现象,搞关系,利用节日行贿、联络感情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促使有些人心理萌生了贪污的犯罪动机。

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洛翰·艾克顿说:“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绝对的腐败。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的我国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尽管我国设置了诸多的权力监督机构,但是监督机制并不畅通,尤其是对高层官员的监督,根本无法从实处执行,由于一些体制的影响,高层官员的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没有人敢向其提出不同的意见,因此监督效能不高,甚至形同虚设。同时舆论监督也乏力,表现在群众对贪官的抨击常常很难转化为组织制度的有效制约,从而使得某些握有权力者的无所顾忌。现实中,对一些贪官的看法,群众意见归意见,提拔的还是照样提拔,助长了贪污受贿犯罪行为。

3、相关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贪污腐败犯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各种新型的手段日益增多,并渗透到金融、工商、财税等职能部门以及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等等。凡是在权力缺乏有效控制的地方,就易于产生贪污腐败犯罪,法律制度的不完备滋长了贪污腐化现象。相关的对于腐败现象的惩治法律也在不断的调节与变化当中,导致不少官员就会搞“擦边球”。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不少法律条文,但是依然缺乏一个更具有权威的和能够起实际作用的相关法律体系。

三、预防高层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官员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对高层官员的政治理论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任人唯贤和反对任人唯亲的组织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其从政治的高度审视和约束自已的行为,杜绝腐败犯罪的发生。要让官员明白职权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的。树立为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以身作则,真正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办实事。同时,加强其法制意识,要学习法律、理解法律、运用法律、信仰法律。使他们在行使权力时,能依法办事,杜绝“以权代法”。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高层官员腐败犯罪发生。

(二)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

权力,在封建专制时代,指的是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而今天,权力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国家的权力不论大小,都是人民的政权。不管高官们的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不能把国家的公共权力异化为自己的私有权力。权力的滥用,必生腐败。因此,对于掌权人,应该严格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管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办几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公共事业,都应该牢牢记住:公共权力是绝对不能滥用的。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使贪污腐败犯罪没有产生的“土壤”,社会不良风气的消除,需要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国家、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我相信,现在的“行贿之风”、“公款吃喝之风”等不正之风,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烟消云散,一拂而去,不复存在。

(四)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腐败,这是由权力的本身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首先,监督应从政府内部抓起。因为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政权机关的掌权人应当自觉地接受监督,要克服封建时代的家长制作风,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重大事项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不能个人说了算,坚持正确的,克服错误的,才能掌好权用好权。另一方面,下属人员要敢对高官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坚决抵制其违法违纪的错误做法。

(五)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备,以至许多贪污腐败犯罪人采用各种方法逃避法律的制裁。比如利用国际上的“死刑犯不予引渡”的惯例,逃往国外。因此,完善刑事立法十分必要。在立法工作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做到立法的超前性,从现实情况出发,预见到未来的发展,将其在法律之中反映出来。要不断修改补充,完善现行法律,制定实施细则。

四、结论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不能任由蠹虫繁衍蛀蚀,否则就会趋于枯萎;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终会走向衰亡。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力量来推动,伟大力量需要清廉之风来凝聚。其实,当我们审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社会时,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的高官腐败现象一直都存在,这与中国传统的“人治”化政治体系是分不开的。但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高官腐败犯罪现象无法禁止,但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郭成伟.《中华法系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朱孝清.《论贪污贿赂罪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检察》,1998年第3期。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

[5]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吴煜.警惕“腐败亚文化”的危害{J}.警察风云,2008

[7]郎咸平.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J}.商务周刊,2007

[8]黄纯芳.李大伦怎么一步一步带坏郴州官场{N}.三湘都市报,2009-12-04,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11级社会工作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层腐败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新闻报道,内地今年前五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当面对来自外部或自身的压力时,感到无......

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从14岁至25......

当前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双学位)专业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行政伦理研究》课程结业论文题目:当前我国国家机关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学院:机电工程专业:测控......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作者:侯方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0期【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我国社会将来的主人。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都引起社会......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官员腐败的原因 预防对策 浅谈 腐败 中国官员腐败的原因 预防对策 浅谈 腐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