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园林实训中的应用_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园林实训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园林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在园林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的提出、分析、实现与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
园林实训教学
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园林实训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实际工况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它适合园林实训课的教学,因为园林课程大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由于这些课程新技术发展很快,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园林技术的发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园林实训教学中的实现
(一)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前提。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未来工作的实际工况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园林实训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能根据一个实际需求完成一个任务,它强调要结合园林行业岗位群,未来工作中真实存在的工况,就是一个大的任务,它可以分成一系列小的模块或子任务,随着学习进程分步骤完成。
(二)合理分解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再将子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子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子任务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技巧,即隐含了新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任务)的欲望,教师就得使用各种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以致抵触情绪。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实际工况中学习,在任务的分解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在园林实训教学中,每一个园林岗位群是一个大任务,每一操作程序是一个子任务,又包含若干个二级子任务。如嫁接(切接)繁殖是大任务,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嫁接的含义、嫁接成活的原理、接穗与砧木的选择处理、包扎等子任务。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子任务,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获得初步感性的认识,教师指导,随着任务分析的深入细致,使整个任务不断完整,结构不断清晰。这实际上是将教学的内容拆解为一个个的“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了。然后将每人的“任务”成果进行综合,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切接操作标本。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已完成的实例以供参考,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知道这些任务是可以通过学习完成的。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对完成任务的畏惧感,树立信心,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三)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重点。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实训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完成一个个的任务。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学生可以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完成,比如植物品种识别、病虫识别等。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产生对技能新的认识与理解。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比如插花、花灌木的修剪、园林放样等等。这些内容除了操作技能外,还有其它跨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去处理、解决。对于这些任务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实训中,逐步地理解、改进,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共享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还可以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比如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以利于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四)实训效果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阶段。实训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实训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当学生以个人成果(如插花、丰花月季的修剪)的形式完成某项任务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实训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实训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
当学生完成了大任务后,可以挑选出几个学生的作品或成果,对他们的实训成果进行展示,以鼓励创新。首先,由大家一起来评论其优点,并由作者本人来说明任务实施的过程,其他学生可进行质疑,或提出改进措施,还可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阶段是学生最兴奋也最体现学生智慧与实训成效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大家豁然开朗。当然,有时像插花的艺术欣赏问题也要争论到底,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实时控制,将讨论导入主要矛盾方面,使课堂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最后,由教师总评,着重阐明相互借鉴之处,附带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这样的分析与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与可圈可点之处,也指出了一些缺陷与有待改进的方面,在刺激学生积极性与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会谦虚谨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人以渔”,强调技能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比较适合园林实训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实训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进行动手操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利用实训场地与材料,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鼓励互相合作,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总之,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下,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实训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提高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当然,由于园林工作的特殊性,任务驱动法是将新知识、新技能分解到一些任务中,难免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克服此弱点,首先,任务的提出要把握好,注意从整体上统筹设计,使任务与任务之间、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其次,在一个大任务完成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样,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4080号
邮编:201111
工作单位: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电话:*** 5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摘 要: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构建主义为理论依据的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的方式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线,将课程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隐含于任务......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Acce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任务驱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教......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语】“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师训练”,全国独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语】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 +导师训练” ,全国独创。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 学过程中运用的......
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式任务驱动教学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老师讲解知识点后布置任务,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启发、然后由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任务;每组成员以6-8人最宜。 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