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的教学方法谈_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谈
历史课的教学方法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谈”。
历史课的教学方法谈
科洛学校历史教师 蒋尊平
这个学期我校倡导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改革备课,改革课堂,改革习题练习。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
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二、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
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我坚持看书学习,特别是注意收看电视新闻、专题报道,阅读报纸杂志,以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上课时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材料。我收集资料的办法多种多样,或做索引,或剪报,或抄录于卡片和笔记本,或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做得好的我也保留下来。我把这些资料归纳分类,使用起来很方便。比如,关于“苏联的形成和解体”的历史资料,我整理为一册,上“世界现代史”讲到这个问题就感到左右逢源,轻松自如。可见,教学者,欲教必须先学,作为教师,应该教到老,学到老,教学相长永远是个真理。
无论是会考还是中考,历史选择题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而且分值很高。选择题属于客观题,能够准确、公正地考查考生的记忆、比较、分析、阅读理解材料等历史思维能力。正因为如此,它也是考生失分严重或拉开分数差距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考查功能被不断发掘,出现了顺序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程度选择题、比较选择题、材料选择题等,此不多言。那么怎样才能答好历史选择题呢?
首先,在日常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记忆和理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历史学习中尤为重要。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细,有的甚至在教材的小字中,如果平时不仔细阅读教材并有意识地对重要知识点加以记忆,考试时就会茫然无措。在学习中要多动笔,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对答组合选择题、比较选择题很有帮助。
其次,在日常练习中,要遵循解题的基本步骤,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答题能力,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独立思考做练习。其目的是考查自己的记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看书籍资料,也不能看其他同学的答案。要求从头至尾一口气做完,即使有生疏的题,也应该猜测一个选项。
2、对照答案找差距。其目的是发现思维误区,更正历史思维。必须对照答案找出不同之处,针对它们认真思考,有的未必是自己错了,要敢于质疑历史资料或权威,历史思维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3、针对差距来看书。其目的是查漏补缺,检查自己的记忆和思维问题。看看在第一步中历史基础知识记错了没有或错了多少,若是记忆出了问题,应加强记忆。但是,全部记住了未必就能全部做好。如果看着历史书就不能答对题,那只能说明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必须加强思维训练力度,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4、围绕问题再思考。其目的在于巩固练习中的知识点,理清历史思维过程,真正弄懂不清楚的问题,形成历史自学能力。在上述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甚至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思考自己能够解决,有的可以询问同学得到解决,还有的必须请教老师才能得到解决。一定不能让存在的问题悬而未决,那只会使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远。
第三,不断总结不同类型的选择题的答题方法,认识其解题规律。顺序选择题可以确定首尾看中间;组合选择题应明确肯定或否定一个和两个组合项,再看备选项的组合情况来作答;程度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可以采用优选法;比较选择题要细心找相同或不同,反复比较才不会出错;材料选择题只要结合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或古文阅读的相关能力要求答题即可。
最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并总结练习中的心得体会。这对于形成历史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建立在刻苦与勤奋的基础上。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再加上合理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世上没有万能的良方。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要因人、因学习内容来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心得体会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通过认真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尤其是其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之后,深有感......
讲座(二)作文教学应知的理念及对策孙宝琴2015、10、14一、作文教学应知的三种理念。(一)降低难度回归原点1.“真”是儿童作文的最大特性。学生作文难的原因肯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总结是一个对自己的检阅和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以下总结范文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历史课教......
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河南省温县南张羌镇第二初级中学 田保红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上历史课。从历史的成绩看,多数学生的历史成绩不及格。究其原因,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