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研究解题报告_分层布置作业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研究解题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层布置作业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施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现在教育的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分层严重,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不听讲、睡觉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学生对传统的数学课堂作业不感兴趣,拖拉、应付、抄袭等现象相对严重,这严重影响数学成绩的提高。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时,比较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没有指导性,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个性发展。基于这种状况,作业布置和评价的统一性值得我们深思。
二、研究课题理论依据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1、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评价学生。然而,这样做的结果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但没有得到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的失败而打击。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2、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数学作业批改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的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内容(1)学生差异和需要的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划分成甲(基础组)、乙(提高组)、丙(拓展组)三个组。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此层次应是动态的,教师要根据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2)作业分层,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作业的内容与要求也各有不同,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作业要求。
(3)作业评价多元化,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这样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讨法:对个别学生数学作业进行研究。
(2)、行动研究法: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在作业分层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数学作业分层后反应和作业评价的多元化前后产生的变化。
(3)、文献研究法: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实施数学作业分层措施后的成果。
(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8--2011.9)
1、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有关的教学现象,明确研究方向。
2、拟定课题操作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1.10--2012.1)
1、学习曹才翰、蔡金法:《数学课程标准》,《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吴建荣);《有效的教学方法》(柳斌)、《新课程教学设计》。在此期间,定期翻阅相关杂志、报刊,了解最新教育讯息。
2、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目前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分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举办“作业自助餐”活动,作业评价切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的发展。
3、在全校开展作业评比活动,召开总结交流大会
4、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及时记录实施过程,撰写读书笔记、案例分析等。
(三)总结阶段(2012.2--2012.8)
1、整理研究资料,完善课题材料,总结研究过程,撰写研究论文。
2、撰写结题报告,迎接专家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
在设计作业时,深入的钻研教材,编制出一些相关的变式题和一些有新意的题,既丰富了学生题库,也使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班级同学不再有拖拉、抄袭作业的现象,作业质量比以前大有改观。多样化的作业和评价方式激发着学生生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数学的喜爱及学生的数学品质和学业成绩得到提高,也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在科研方面:
课题立项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有关研究作业问题的资料,跟专家、学者学习研究课题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记录研究过程,整理教学日志。
围绕本课题,课题小组成员认真钻研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教学心得,写了一些文章,其中我所撰写的《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论文在省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工作,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能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学会用教育理论来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在研究本课题时,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真正含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从数学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1)教师对学生分组时,有些学生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产生消极情绪。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分组的前期工作和思想工作,及时做好分层流动的调整。
(2)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时,有个别学生懒惰自动降低目标,或缺乏自信而低估自己的能力,选择较低层次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很自负,为了在老师面前表现,而选择较高层次的作业。
《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课题进展报告一、课题背景: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
小班化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一、分层布置作业的理论依据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朱熹明确提出“圣......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心得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新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王芳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提倡分层作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
小学数学中年级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背景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不足,两级分化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