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攸县明阳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湖南学考模拟题语文
湖南省攸县明阳学校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湖南学考模拟题语文”。
湖南省攸县明阳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
答案)新人教版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椭圆(tuó)铁锹(qiāo)静谧(mì)更胜一筹(chóu)....
B.圆弧(hú)竦峙(sǒng)啜泣(chuò)头晕目眩(xuán)....
C.骸骨(hái)枯槐(huái)沟壑(hâ)一丝不苟(gōu)....
D.论语(lún)潜行(qián)脸颊(jiá)忍俊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分歧憔悴行影不离B.感慨截然瘦骨嶙峋
C.遗憾停滞美不盛收D.威慑绰号哑雀无声
3.在横线上写一句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话。(2分)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品德高尚。有一次,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参。就对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不相信.说:“我儿子决不会杀人。”过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不相信。可是。当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他的母亲就害怕地逃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2分)
①1677年,我国茶花由英国医生甘宁引种,开始传到欧洲。②于是,我国茶花成了世界性的名花。(3经过长时期的人工栽培.出现了大量新的品种。④茶花原产于我国,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就有种植茶花的记载了。⑤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人傅礼士又从云南采茶花种子回国,尔后又被移植到美国,A、④①⑤③②B、①②④⑤③C、⑤③②④①D、①⑤④③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6.填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问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滨江花园杂花闪眼,嫩草茵茵,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实在令人留连忘返。我们可用向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8)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7.阅读《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完成下列问题。(2分)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别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狐狸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1)请你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揭示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3题。(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点的词。(3分)
阅十余岁()不亦颠乎()如是再啮()...
9.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5分)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⑤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⑥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⑦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逆节:谋反。⑥孰:熟。⑦从:纵。
1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分)
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与“阴”相对C.外露的D.通“佯”,假装
12.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8题(11分)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4.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分).
钻: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2分).
闹:
15.第一段写草,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草的特征:,突出了春草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6.第一段虽写春草,但写了人的动作行为,目的是()(2分)
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
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
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17.作者写春花从哪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突出了春花哪几个方面的特征?(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轻放
安宁
⑴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⑵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⑶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⑷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⑸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⑹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
门?”
⑺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⑻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⑼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⑽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8.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⑸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文阅读(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4分)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闯进门来。闼。小门。
2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4、请以“唠叨也是一种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事件叙述具体生动;②表达真情实感,主题向上,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③600字左右,字迹工整。
softName黑龙江省克东县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delKongge黑龙江省克东县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doc......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 莅临(wâi) 蝉蜕(tuì) 着落(zhuó) ....B.憔悴......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把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按要求涂于答题卡上,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蛇毒C.病毒......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 试 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 阅读赏析(45分)一、古诗文阅读(13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请用行楷字抄写下列句子。(2分) 舞弊可耻,守纪光荣! 2.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嶙(lín)峋 啜(chuò)泣 收敛(liǎn) 忍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