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_湘潭市地理中考试题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湘潭市地理中考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1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共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 “中国政区图”,回答1~3题。1.我国领土最西端在()A.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2.我国南北跨纬度()

A.约49° B.约69° C.约80° D.约57°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小部分领土位于__________。()

A.热带 北温带 B.北温带 热带 C.南温带 热带 D.北温带 北寒带

4.关于我国地理环境及国情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③领土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5.读我国满族、彝族、壮族和朝鲜族四个少数民族分布图,下列选项中,图序与民族分布对应相符的是()

A.①彝族 ②壮族 ③满族 ④朝鲜族 B.①彝族 ②壮族 ③朝鲜族 ④满族 C.①壮族 ②彝族 ③满族 ④朝鲜族 D.①彝族 ②满族 ③朝鲜族 ④壮族 6.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右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某网站有这么一个帖子:北京人说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民族多,“甲人”就笑了;“甲人”说地势高,“乙人”就笑了;“乙人”说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据此回答8~9题。

8.“甲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下图中的()

9.下列对联中所描述的省级行政区与“乙人”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相同的是()A.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B.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C.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D.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10.亚洲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四幅图中,与江汉平原的气候最为接近的是()

11.关于图中分界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 界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B.B界线是我国地势

海口由27.5减少到24。15.黄河之所以含沙量大是因为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因此要减少黄河的泥沙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16.C 解析:水能、耕地、太阳能都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并且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闪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目前还不能为人类提供福利,故不属于自然资源。1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的水果。菠萝属于热带水果,而河北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

18.D 19.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因地制宜。18.东北平原气温低,北部地区应种植春小麦;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不适宜种植热带的农作物;海南岛位于热带,而棉花是温带作物,故海南岛不能发展棉花生产。19.发展农业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我国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对农业发展不利。

2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合理使用。A项 2010年,我国“两会”所有用纸是用石头做的再生纸,笔是废物综合利用制成,符合资源的合理利用。B项 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寄了好多张贺卡,会浪费资源,因为贺卡的来源是森林资源。C项 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灯具。D项 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均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2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经过大兴安岭,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经过横断山脉,昆仑山—祁连山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22.B 23.C 解析:本题考查南方与北方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差异。A为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B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地也受冬季风影响,但比A地受影响小。A地以种小麦为主,B地以种水稻为主。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水运仍是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4.C 解析:本题考查对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知识点的理解。这是一道因果关系选择题。做这类题目要求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要逐一弄清各选项与题干知识有无内在联系,然后按要求取舍。尽管此题各选项内容都属于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但C项与“高”“寒”无内在联系,而与本区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有关。其他三项都与“高”“寒”有关:“高”“寒”导致多雪山、冰川;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由于“高”“寒”,河谷低地便成了人们居住和发展农业的主要地区。

2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北方(即秦岭—淮河南北)的地理差异,就本题而言,受气候因素影响,南方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降水丰沛,耕地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二至三熟;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 ℃;因南方降水丰沛,为利于排水,屋顶坡度应比北方大。26.(1)北温 太平(2)日本 蒙古(3)渤 黄 藏族 蒙古 马头琴(4)海口 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民族等。(1)从图中看出,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边缘,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2)我国北部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3)山东省既临渤海又临黄海,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集中分布区,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的民族乐器是马头琴。(4)从图中看出,完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省区为海南省,其行政中心为海口。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海省,其简称为青。

27.(1)青藏 黄土 华北 太行(2)一 4 000 高原 盆地 三 500(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4)降水 东西 内地 水能资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剖面线所处的纬度、典型城市及海拔可以判断出A是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B是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这里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C是华北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D是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多急流、瀑布,水能资源丰富。

28.(1)内流 1/3 5%(2)季风区(3)松花江 淮河 珠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青海湖 鄱阳湖(4)① ③ ④ ⑦ ⑧ ⑨(5)②(6)京杭 黄河 长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各自的显著特征。(1)由图例可知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内流区。(2)由外流区所处的位置来看,外流区主要是我国的季风区。(3)有关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可以根据所在的位置及河流轮廓进行判断。河流: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是松花江、淮河、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湖泊⑧是青海湖,湖泊⑨是鄱阳湖。(4)我国河流结冰期的规律是:只有最冷月气温低于℃的河流才有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汛期的规律正好相反,纬度越低,河流的汛期越长。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5)我国冬季有无结冰期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6)图中⑩为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29.(1)A、B、C、F A、B、D、E(2)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量的差异 小麦 水稻(3)种植 畜牧 降水(4)地形复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植被发生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分布。(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A、B、C、F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A、B、D、E位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2)由于水、热条件不同,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种类不同。作物熟制情况也不相同,A地为三江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F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3)A地是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位于内蒙古东部,降水稀少,草原广布,适合发展畜牧业。(4)C地为横断山脉,地形复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植被发生垂直变化,生物资源种类丰富。

30.(1)拉萨(2)2 牦牛 布达拉宫(3)黄河 长江(4)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河谷地带有灌溉水源(5)海拔较高,大气稀薄,氧气含量少(6)玉树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玉树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青藏地区的知识。(1)读图可以看出,B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日光城”之称。(2)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最能说明该特征的照片是第2张照片;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B市宗教建筑为布达拉宫。(3)“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①黄河、②长江、③澜沧江。(4)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而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5)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缺氧,所以有的成员出现不适。(6)玉树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14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4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图1中四幅景观图片分别......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2004)雨刑初字第6号案宗编号:200607320001公诉机关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黄淑华,女,1951年6月27日出生于......

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

案例2: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问题背景]雨湖区是湘潭市的两个城市区之一,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四乡两镇,八街道。全区有37.02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4.82万人。2002......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湘潭市地理中考试题 湘潭市 湖南省 湖区 湘潭市地理中考试题 湘潭市 湖南省 湖区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