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详解重庆稳增长_重庆黄奇帆
黄奇帆详解重庆稳增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黄奇帆”。
黄奇帆详解重庆稳增长:“这件事算是做对了”
2015-05-29 16:5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祖芙分享
摘要:黄奇帆详细解读了“重庆为何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GDP增速名列全国前茅”,以及“重庆下一步将如何带动内陆扩大开放”。
5月29日上午,紧接第十八届“渝洽会”开幕式之后,在主题为“互联互通,全球合作”的论坛上,重庆市长黄奇帆以“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内各个省区市互联互通”为题,以“回顾过去十八年”开始,作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黄奇帆详细解读了“重庆为何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GDP增速名列全国前茅”,以及“重庆下一步将如何带动内陆扩大开放”。
以下为,本报第一时间独家整理摘录的黄奇帆演讲要点(后附演讲全文): 金融机构不良率维持低位
全国各种商业银行90万亿贷款形成的利润,去年是1.6万亿,重庆的银行贷款量是全国的1/47,但重庆全部银行的利润是全国利润的20几分之一,这个意思就是,重庆的商业银行贷款利润率高于全国近一倍,原因是不良率特别低。重庆的银行4月底不良率是0.5%,全国2%,重庆的不良率是全国不良率的1/4,已经连续4-5年不良率全国最低之一。企业利润占GDP比重高于全国平均线
整个重庆GDP当中的企业利润,包括外资企业、中资企业、民营国有企业、第三产业企业、工业企业,各种企业的总利润在GDP里边有3000多亿,大体上占20%几,全国的GDP当中各类企业的总利润不到20%。讲这段话的意思,如果企业利润较高,说明这个地方有好的投资环境,更多的企业会到重庆来投资。“千做万做赔本生意不做”,企业万商云集的地方,一定是市场比较好,利润比较高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庆效益好是一个基本面的趋势。50%外商投资在工业上
最近四年,外资每年到重庆投资到位的数字都超过100亿美元,每年引进外资的数我们处在全国第八、第九位。去年一年,外资在重庆投资的资金50%投资在工业上,也有25%投资在房地产上,剩下20%几在服务业、金融业,投资结构比较好。整个重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12000多亿,有4500亿投在工业上,有1000多亿投在商业,所以工商企业投资占总投资50%,还有25%投在房地产,25%投在基础设施。所以重庆的投资结构比较好,同时投资增长率也比较快,今年1-4月,我们这儿的投资增长率17.6%,高于全国差不多5.7个百分点。这件事现在应该算是做对了
凡是我们想干的产业,一定让它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集群。重庆最近几年发展了汽车产业,去年重庆生产了263万辆汽车,位居全国汽车产量的第一位。今年1-4月全国汽车(产量)增长2%,重庆的汽车(产量)增长20%,我们预计今年重庆汽车产量可达320万辆。能做到这个效果的原因就是这五年来,我们按照产业链把汽车的上游、中游、下游从整车组装到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零部件都能搞上。同时,上千个零部件厂全面匹配,这是产业链的集群。与此同时,我们也推动除了重庆长安集团以外,全国五家主要汽车厂商到重庆下单造车,也推动国外的福特、通用、意大利的依维柯、日本的五十铃、铃木,现在还有韩国的现代汽车等等,这五、六家外国重要的汽车厂商也到重庆生产汽车,这样重庆这个地方有11家知名汽车整车厂在重庆生产汽车。所以,我们这件事现在应该算是做对了,也做成了。没有口岸的功能,这955亿美元有个300亿都谢天谢地了
重庆有了三个“三合一”,就是三个水陆空的枢纽港,国际的枢纽港,又有了三个国家的一类口岸,同时又有三个保税区。这个开放特征在中国国内各个省绝无仅有。总之,重庆三大交通枢纽得到了三个一类口岸。所以重庆因为有了这样的口岸高地建设,我们的进出口才会从一年六、七十亿美元,迅速的在这五、六年里面增长16倍,去年达到955亿美元。这是口岸的功能,没有口岸的功能,这955亿美元有个300亿都谢天谢地了。PPP使重庆的债务下降
这几年我们按照PPP的方式,去年搞了1300亿的基础设施投资转给了社会投资者,政府就减少1300亿的投资,今年我们又推动了1000亿的项目,整个重庆这六、七年会有18000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10000亿的投资还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有8000亿准备通过PPP转给国内各类企业。PPP使重庆的债务下降,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继续。重庆去年债务减少了1100亿,预计今年还会再减少一部分,现在整个GDP中的财政债务是22%,那是全国比较优秀的。债务余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比例我们叫负债率,这个负债率重庆就是67%,也是合理的,一般要求不超过100%。今年重庆在资本市场融资将突破3000亿
去年我们在资本市场融资了1700亿,今年重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会突破3000亿。
这里面包括1000亿的IPO上市的融资,或者定向增发的融资,或者一些企业高位减持的融资,还有一些资产重组配套的融资。还有,我们也会发1000亿的企业债权。这就是在资本市场有2000亿。
另外还有1000的股权基金,就是财政总的这两年拿了300亿的资金,吸引了700亿的私募基金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基金,形成这1000亿,这1000亿用来投资科技类的、支柱类的各种产业发展。
这三个1000亿都是资本金性质的,这个资金链一多,银行贷款会减少,同时小贷公司、各种各样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融资量会进一步减少,因为优质企业、好的企业市场融资多了,银行的贷款就会更多给中小企业、给三农、给工商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得到较好服务以后,向影子银行的借款就下降,所以目前重庆整体贷款利率低于其他地区,总体上情况比较好,这也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给重庆经济带来的发展。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发展是重庆的未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的产业效益再好也只能保持三、四年的发展,真正的五年、十年以后的发展要靠现在培育,要有新的产业结构来不断的推进。科技创新、创新驱动,高科技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是重庆的未来。所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去年推出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核心电子零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包括3D打印都算在机器人范围,另外还有石墨烯、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另外跟重化工有关的综合精细化工产品和页岩气,另外还有环境工程、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包括航空飞行器件。所有这十大产业都属于中国制造2025产业目录中的,也是和欧洲版的4.0产业关联的。战略性股权投资基金是撒手锏
重庆去年推出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设想,今后五年投资6000亿左右在这十个行业,到2020年形成1万亿的产出,使得重庆的工业在今后5年有1万亿新的产业。这十个产业在去年是600亿产值,今年我们测算了一下有1500亿,到2020年形成1万亿。这些产品往往是市场短缺,全球市场都需要,其次是高技术,第三都是大资本。这种项目块头比较大,不光是依靠企业,也要用资本市场。所以,我们最近成立了一个800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重庆市政府出255亿人民币,吸引了全国16家金融投资机构出资545亿,形成800亿。我们设想,这800亿跟投到十大行业中,跟那些投资企业,他们可能是1500亿投资,我们跟投800亿,形成两千多亿,这两千多亿资本金再跟银行借两千多亿就是五千亿,这五千亿一循环,我们刚才说的6000亿投资,1万亿产出,到2020年基本能形成。所以,战略性股权投资基金是我们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撒手锏、一个工具。到2017年渝新欧实现每天对开
重庆已经是内陆口岸高地,下一步抓开放就是抓开放的高度、开放的广度、开放的深度。高度就是要把上海自贸区、沿海自贸区搞的那些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以及服务外包这一类新的开放政策,在重庆全面的复制,按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可复制、可推动,首先引到重庆。第二,我们要成为“一路一带”的支点、节点、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渝新欧的更好发展形成基础,渝新欧现在是一年250个专列,我们认为到2017年会每天有一对,就是开出来一个、进来一个,这样一年就会有700个专列来回,形成200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量。(编辑 肖欣欣)附:黄奇帆演讲全文
黄奇帆: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刚才我们共同参加了第十八届渝洽会俭朴而隆重的开幕式,进行了巡馆活动和签约活动。回顾过去十八年,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坚强有力的步伐,渝洽会在国家商务部、国务院三峡办、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等部委和兄弟省市的齐心推动下,服务内陆开放,推动中西合作,日益成为国内跨地区展示交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渝洽会的主旨论坛也按例举行,我们高兴的看到盛会众商云集,论坛集思广益,引资、引技和集智、共谋相辅相成,使渝洽会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务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区市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以上就作为我的一个致辞,欢迎大家的致辞。下面就论坛互联互通,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内各个省区市互联互通这么个主旨,我进行一次发言。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直辖市,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山区、大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并存的一个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我们最近的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战略方针,推动重庆的经济社会持续有效的发展。最近几年,我们重庆的GDP都能够名列全国前茅,去年我们增长10.9%,今年1-3月份增长10.7%,特别有意义的是除了GDP增长以外,我们有6个经济指标,比如进出口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工业利润的增长率、财政收入的增长率,还有商业零售的增长率、金融不良资产的不良率,我们这6个经济指标也都和GDP的增长率一样,在全国名列前茅。重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四个结构向好的趋势:第一,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三架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去年消费零售增长13%,同时进出口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都是高位增长,所以“三架马车”协调并进,动力结构比较平稳。
第二,产业结构比较好。在重庆的工业产业中,汽车、电子产业快马加鞭,发展快于一般的工业增长率。在服务业里边,金融业和服务贸易增长都在20%以上,快于一般的服务业,这样整个产业结构趋势看好。
第三,效益结构特别好。重庆的规上工业利润2012年增长了30%几,2013年增长了42%,去年也增长了30%以上,今年1-4月份增长了28%,应该说工业利润的高比例大幅增长,使重庆的工业销售利润率名列全国前茅。另外一方面,我们的金融业效益也不差,全国各种商业银行90万亿贷款形成的利润,去年是1.6万亿,重庆的银行贷款量是全国的1/47,但重庆全部银行的利润是全国利润的20几分之一,这个意思就是重庆的商业银行贷款利润率高于全国近一倍,原因是不良率特别低,重庆的银行4月底不良率是0.5%,全国2%,我们的不良率是全国不良率的1/4,我们已经连续4-5年不良率全国最低之一。所以金融服务业的效益好,工业的效益好,整个重庆GDP当中的企业利润,包括外资企业、中资企业、民营国有企业、第三产业企业、工业企业,各种企业的总利润在GDP里边我们有3000多亿利润,14000多亿的GDP,大体上20%几,整个国家的GDP当中各类企业的总利润百分之十几,二十不到。讲这段话的意思,如果企业利润较高,这个地方企业就感兴趣,就有好的投资环境,更多的企业会到重庆来投资。千做万做赔本生意不做,企业万商云集的地方,一定是市场比较好,利润比较高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庆效益好是一个基本面的趋势。
由于这三个效益好引出了第四个效益,就是投资结构更为合理。全社会的企业,国内外的企业对重庆投资看好,也更愿意到重庆投资。所以最近四年,外资每年到重庆投资到位的数字都超过100亿美元,每年引进外资的数我们处在全国第八、第九位,所以外资投资比较发达。去年一年外资在重庆投资的资金50%投资在工业上,也有25%投资在房地产上,剩下20%几在服务业、金融业,所以投资结构也比较好。整个重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12000多亿,有4500亿投在工业上,有1000多亿投在商业,所以工商企业投资占总投资50%,还有25%投在房地产,25%投在基础设施。所以重庆的投资结构比较好,同时投资增长率也比较快,今年1-4月,我们这儿的投资增长率17.6%,高于全国差不多5.7个百分点。总体上说,重庆的经济出现了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发展,整体经济结构,四个结构都比较向好的趋势。促成重庆经济结构向好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按国家要求主动强有力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工业领域按照三个集群的原理,进行了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所谓“三个集群”就是凡是我们想干的产业,一定让它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集群。同时,想干的产业也不能一个企业独家来干,而是有一群同类产品、同类性质的企业一起来干、扎堆的来干,比如有希尔顿的地方就有喜来登,有可乐的地方,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都同时到位,这样就形成了同类项的集群。第三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跟制造业匹配到位,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由于这三个集群的战略措施,使重庆形成了小气候,要发展哪种产品,这种产品的集群气侯就形成,形成了相对的优势,各种物流成本也会比较低,效率比较高、资源配置比较好。比如说我们最近几年发展了汽车产业,去年重庆生产了263万辆汽车,位居中国31个省汽车产量的第一位。今年汽车全国1-4月份增长2%,重庆的汽车继续增长20%,我们预计今年重庆汽车产量可达320万辆。能做到这个效果的原因就是这五年来,我们按照产业链把汽车的上游、中游、下游从整车组装到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零部件都能搞上。同时,上千个零部件厂全面匹配,这是产业链的集群。与此同时,我们也推动除了重庆长安集团以外,全国五家主要汽车厂商到重庆下单造车,也推动国外的福特、通用、意大利的依维柯、日本的五十铃、铃木,现在还有韩国的现代汽车等等,这五、六家外国重要的汽车厂商也到重庆生产汽车,这样重庆这个地方有11家知名汽车整车厂在重庆生产汽车。所以我们这件事现在应该算是做对了,也做成了,所以形成了一种竞争力。另一方面,网络终端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各种显示器、打印机、手机等等,我们去年生产了全球近1/3的笔记本电脑,也就是全世界生产销售了2亿台,重庆生产了6000多万台,我们也生产了1亿多台手机,还有4000多万台平板、台式电脑,还有打印机等等。这一堆产品我们是11个世界知名的品牌商、制造商,包括美国的、台湾的各个方面的,一起在重庆下单总装。同时我们有860个零部件企业,扎堆的服务。这样就避免了一个地方进出口、生产、就业人数的大起大落,当你是一个集群的时候,东方不亮西方亮,形成一种平衡,所以重庆没有出现进出口大起大落,而是连续几年,每年增长30%、40%,从五年前的六、七十亿美元到现在的九百多亿美元,所以这中间和产业集群有竞争力有关系。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就是用集群的方式形成产业链,形成扎堆的发展、平衡的发展,同时生产性的服务业为制造业的集群进行全面的服务,比如说产品出来以后有个全球销售,全球销售实际上是一种离岸销售,重庆电脑的几百亿美元,全球销售形成的进和出,形成的八、九百亿美元的离岸金融结算,我们是放在重庆结算的,而国内2万亿美元的加工贸易,基本都放在境外。重庆把境外的销售结算拉进了重庆本地进行结算,这样就使得产业链下游销售结算的部分也一起拉到了重庆。重庆的电子产业,不仅是产量今年一季度比如又增长了17%,产量增长了,同时重庆电子产业的利润今年1-4月份增加70%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集群发展既调整了结构,增强了竞争力,也产生了效益,降低了物流,形成了资源优化配置。这是重庆经济发展好的一个原因。第二,重庆推动了内陆的开放。中国内陆开放度要比中国沿海滞后,中国的开放从沿海做起,以至于我们有一种思维惯性,任何开放总要从沿海做起,但事实上开放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文化观念,它本来和地理位置没多大的关系,大唐的时候世界最开放的就是在西安,那它在内陆,怎么能开放呢?这是一个概念。现在来说,整个欧洲欧共体20多个国家都是开放的,各国在欧洲的内陆没有人说德国的开放度比法国、西班牙要差。所以实际上和内陆沿海有关系,也没关系,因为中国开放的试验在沿海先开始,几十年下来大家以为只有沿海能开放,内陆不能开放。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就是中国今后下一轮的开放最大的潜力是在内陆,要狠抓内陆的开放,重庆这几年就在内陆开放上下了功夫。内陆开放最重要的抓手,所谓开放就是口岸,口岸开放,开放高地建设就是口岸高地建设。那么内陆没口岸,中国的习惯是沿海、沿边才有口岸,内陆有什么口岸?好象逻辑不通。事实上内陆是可以建口岸的,重庆这几年开放高地建设的突出环节就是建了口岸,我们现在有国家级的内陆港口枢纽,赋予这个港口国家一类口岸,然后又在港口建了保税区。重庆的机场现在一年吞吐3000万人次,30几万吨的国际航运货物,这个机场国家也赋予了一类口岸,同时在机场旁边建了一个保税区。重庆的铁路,我们为了推动重庆的铁路不仅是内陆的铁路枢纽,而且应该成为国际的铁路枢纽,所以我们搞了个渝新欧的欧亚大陆桥的铁路联运大通道,形成了一个陆路的丝绸之路主通道。渝新欧的起点在重庆团结村火车站,国家现在也赋予了它一类口岸,然后在团结村火车站旁边有一个保税区。这样重庆就有了三个“三合一”,就是三个水陆空的枢纽港,国际的枢纽港,又有了三个国家的一类口岸,同时又有三个保税区。这个开放特征在中国国内各个省绝无仅有。总之,重庆三大交通枢纽得到了三个一类口岸。所以重庆因为有了这样的口岸高地建设,我们的进出口才会从一年六、七十亿美元,迅速的在这五、六年里面增长16倍,去年达到955亿美元。这是口岸的功能,没有口岸的功能,这955亿美元有个300亿都谢天谢地了。所以这是重庆的开放。由于有了这种开放,当然会拉动经济迅速发展,使全球的经济要素、市场需求拉动着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持续发展。第三,抓改革。重庆按照中央三中全会的要求,把改革作为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把改革作为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手段,把改革释放的红利成为投入产出加快发展的动力,通过改革我们的确这几年经济效益、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比如说,财政性的债务怎么想办法减少,更好的发展,这几年我们按照PPP的方式,去年搞了1300亿的基础设施投资转给了社会投资者,政府就减少1300亿的投资,今年我们又推动了1000亿的项目,整个重庆这六、七年会有18000亿的基础设施,其中10000亿的投资还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政府拿钱投资,这一部分不给社会。有8000亿我们准备通过PPP转给了国内各类企业,这8000亿六年时间,每年1300亿,所以今年会继续1300,直到2020年。PPP使重庆的债务下降,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继续。我们去年债务减少了1100亿,预计今年还会再减少一部分,现在整个GDP中的财政债务是22%,那是全国比较优秀的。债务余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比例我们叫负债率,这个负债率重庆就是67%,也是合理的,一般要求不超过100%。也就是说通过PPP的改革,使得重庆政府的债务平台改善,同时经济又继续发展,这就是改革产生红利,改革产生推力,改革产生资源优化配置。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推动投融资体制机制的转变。过去融资一般比较多的靠银行,银行借不到钱了就去借小贷、信托、租赁,这些非银行机构、影子银行的融资利息一般比银行高1-2倍,这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就普遍存在,我们现在努力的推动重庆的金融资产、企业资产跟资本市场相结合,去年我们在资本市场融资了1700亿,今年重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会突破3000亿,这里面包括1000亿的IPO上市的融资,或者定向增发的融资,或者一些企业高位减持的融资,还有一些资产重组配套的融资。这是一个方面。还有,我们也会发1000亿的企业债权,这就是在资本市场有2000亿。另外还有1000的股权基金,就是财政总的这两年拿了300亿的资金,吸引了700亿的私募基金和金融机构的投资基金,形成这1000亿,这1000亿用来投资科技类的、支柱类的各种产业发展。这三个1000亿都是资本金性质的,这个资金链一多,银行贷款会减少,同时小贷公司、各种各样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融资量会进一步减少,因为优质企业、好的企业市场融资多了,银行的贷款就会更多给中小企业、给三农、给工商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得到较好服务以后,向影子银行的借款就下降,所以目前重庆整体贷款利率低于其他地区,总体上情况比较好,这也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给重庆经济带来的发展。
这是讲两个案例,说明改革来推动重庆经济发展。我们去年推动了25项重点改革,今年又进一步推动24项重点改革。总之,围绕着问题,围绕着各种工作的瓶颈,我们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过程中,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抓创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的产业效益再好也只能保持三、四年的发展,真正的五年、十年以后的发展要靠现在培育,要有新的产业结构来不断的推进。科技创新、创新驱动,高科技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是重庆的未来。所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方面,去年推出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核心电子零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包括3D打印都算在机器人范围,另外还有石墨烯、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另外跟重化工有关的综合精细化工产品和页岩气,另外还有环境工程、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包括航空飞行器件。所有这十大产业都属于中国制造2025产业目录中的,也是和欧洲版的4.0产业关联的。总体上,我们设想,今后五年投资6000亿左右在这十个行业,到2020年形成1万亿的产出,使得重庆的工业在今后5年有1万亿新的、无中生有的产业。这十个产业在去年是600亿产值,今年我们测算了一下有1500亿,到2020年形成1万亿。这些产品往往是市场短缺,全球市场都需要,其次高技术,第三都是大资本。一个项目用了100亿、200亿或者300亿、400亿,就说几十亿美元一个项目,这种项目块头比较大,不光是依靠企业,也要用资本市场。所以我们最近成立了一个800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重庆市政府出255亿人民币,吸引了全国16家金融投资机构出资545亿,形成800亿。我们设想,这800亿跟投到十大行业中,跟那些投资企业,他们可能是1500亿投资,我们跟投800亿,形成两千多亿,这两千多亿资本金再跟银行借两千多亿就是五千亿,这五千亿一循环,我们刚才说的6000亿投资,1万亿产出,到2020年基本能形成。所以战略性股权投资基金是我们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撒手锏、一个工具。总体来说,我这么说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抓开放、促改革,努力的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四个工作是我们经济整体向好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我们抓好两件事:一个就是围绕今天会议的主题互联互通,“一路一带”整个互联互通,我们更好的抓开放。我们已经是内陆口岸高地,开放特征比较齐全的一个地方,那么下一步抓开放就是抓开放的高度、开放的广度、开放的深度。高度就是要把上海自贸区、沿海自贸区搞的那些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以及服务外包这一类新的开放政策,在重庆全面的复制,按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可复制、可推动,首先引到重庆。高度上第二个我们要成为“一路一带”的支点、节点、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渝新欧的更好发展形成基础,渝新欧现在是一年250个专列,我们认为到2017年会每天有一对,就是开出来一个、进来一个,这样一年就会有700个专列来回,形成200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量。渝新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车皮,集装箱的货值至少300万人民币,这样的话一个专列50个箱子就是1.5亿人民币,那你如果一年有700个专列,差不多就有千亿,这样就有两百多亿美元。我讲这个话的意思,工具是有市场细分定位的,如果几十万元一个箱子的货,二、三十万元的货别走火车,更不会去空运,就是走海运,运上几个月没关系,资本利息很低。但是到了300万以上的走渝新欧,肯定比海运便宜,因为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资本利息就几千美元,所以就省下来了。我讲这个话的意思,水陆空各有它的市场区分,渝新欧的定位就是运奢侈品、运高档的轿车、运电子的产品、运各种比较贵重的。我们争取让渝新欧成为欧亚大陆桥的一个主通道,真正实现国家赋予渝新欧保税区、一类口岸、汽车整车口岸、邮政班列的通行口岸等等这些功能,这就是我们开放的高度。一是做好渝新欧、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事情,二是把沿海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引入重庆,搞好开放。
第二是广度,重庆现在的开放就在重庆主城,那么重庆郊区8万平方公里,主城才1000多平方公里,十几个海关、检验检疫机构都在主城,我们下一步要让重庆郊区的区县,他们也有开放的过程,那些县城也应该有保税区、有海关、有商检,这样使得他们任何企业报关的距离100公里,也就是一个海关服务100公里的周边。这样的话就需要提高效率和方便,要多设这些机构,有个广度。
第三,深度就是进一步的把服务贸易搞好,在货物贸易里不仅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还有转口贸易,总部贸易。服务贸易里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结算,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的服务外包等等。总之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当中,把原来还没有展开的,有更深的深度的那些业务发展起来。这就是我们为互联互通要做的事。
女士们、先生们,重庆是中国内陆的直辖市,具有好的交通,也有好的人力资源,也有比较好的金融融通的环境,又有比较好的资源配置要素供应的条件,同时重庆政府也会非常竭诚的服务企业,提高效率,我们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欢迎各个国家的厂商、各个省的企业到重庆来和我们共同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谢谢大家!
编者按:近年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发展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除了屡禁不绝的非法集资,小贷、担保等非银行机构频频发生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新兴的互联网......
“金融市长”黄奇帆智谷趋势2015-08-04 10:06 7月31日,题为《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的文章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黄奇帆说的金融本质三句话是: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
重庆市政府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 黄奇帆讲话2月9日,市政府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最近几年特别是去年重庆金融战线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理清思......
《瞭望》文章:农地交易的重庆实验文/黄奇帆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地票”交易和实物交易,重庆市正在尝试破解中国城市化“土地之困”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存在的普遍规律是,......
2004年-2016年黄奇帆发言等材料(2016年1月)目录第四章 2004年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