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教学法_音乐教育教学法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音乐教育教学法”。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复习
1、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
P5 第一段
参考: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环境)
2、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四点)
P1043、音乐课程的价值的体现
小本
P24、音乐教育的性质
(两个层次)
P4—5 参考:音乐教育从属于美育。
与美育还有自身的特征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人格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
诱发性指人、事、物自身产生的成分,诱发人去说出其美的条件。美育必须要有情感,没有情感的话就称不上美育。
音乐的特征包括:
1、音响艺术
2、时间艺术
3、表演艺术
4、创造艺术
5、和声艺术
6、旋律艺术
5、国民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
(4点)
参考: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继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音乐文化,使学生逐步了解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激发爱国热情,接触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4、通过音乐教学,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6、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
(4点)
参考:国民音乐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国民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场地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在校学生都必须接受国民音乐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专业音乐教育是指专业院校中的音乐教育。
区别:
1、教育对象不同: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国民、在学校中是全体学生;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少数音乐人才培养。
2、教育性质与目标不同:国民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音乐审美修养,属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职业音乐人才。提高音乐技能,是特殊人才的专门教育。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国民的素质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技能性和训练成果。
3、教育手段与方式不同:手段,国民音乐教育的基本手段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对象学习音乐的热情,吸引更多的教育对象参与音乐生活;专业音乐教育,是大量强化的技能训练,并通过淘汰大多数人来选择少数音乐人才。方式,国民音乐教育的主要授课方式是集体授课以及通过集体的音乐活动,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采取个人课,一对一或一对少数人的个别授课。
4、评价标准的不同:国民音乐教育,体现在社会对音乐的参与程度,越广、越多、越好;专业音乐教育在于技巧掌握程度,其始终局限在少数人才及其音乐才能方面,通常是通过各种竞赛来实现。
7、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变化
参考: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变化,特别是初中,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思想论成熟不成熟,但是论不成熟却又是成熟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处于叛逆期和危险期,在心理上应该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要注意以下四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思维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向深层次反方面渗入。
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是会有波动。
3、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自觉性也有明显增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意志、品质开始形成,世界观也开始形成。家庭、学校的环境对青少年的品质、意志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应给予正面的引导,否则就会产生情绪,情感扭曲的反面效果。
4、个性正在初步形成,单发展史不稳定的,是反复,螺旋式的。个性,在心理学上,个性与人格具有相同的内涵,个性是智慧、德行、气质、技能等个人品性的综合。这个时期,人的气质、性质,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形成当中所以要从正面进行引导。
8、音乐心理能力结构(音乐能力的构成)P49(5方面)
9、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5点)P10610、课程音乐标准
参考
1、基本理念 小本 P3
2、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小本 P25
3、分学段目标 小本 P811、美育的概念 回答时要回答定义P6加性质P4(两个层次)
12、审美教育的概念 P3613、课程总目标(内涵)小本 P614、音乐教学领域(音乐教育种类)第七章P115—12415、音乐教育学的概述 P9—1016、美育问题的主要观点 美育的定义、性质、特征 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P38 最后一段)
参考: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看:我们接触新事物都是按“从接触到喜爱再到更深入接触„„”这样一个循环来进行的。那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音乐也是一种事物,一种能使人产生情绪反应、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事物。接触多了自然会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和精神愉悦,从而使人能感受和体会到它内藏的那份美感,并产生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又会使人更多更广的地接触音乐从而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周而复始,那么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欲望。但如何使学生步入这个规律发展的轨道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去接近音乐,接触音乐,致病感受音乐中的美,以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再者,在接触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17、为什么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说明、举例、方法(课程理念、课程标准)
参考: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在其作用,而主要是人自身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总忍不住想要积极地获得它,探究它,并能创造性的完成这项活动。兴趣具有积极地、肯定的情趣特征,因此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2、举例:儿童学习钢琴要怎样调动积极性、要怎样培养及保持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二、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儿童学习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一种很强烈地兴趣及愿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遍的的情形。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过程中,我认为三方面的立足点,即教师、学生及家长是缺一不可的。在整个钢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而家长作为其纽带,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才能成为现实,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1、教师的语言
2、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3、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4、教材的选择
(二)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1、让儿童体验音乐的“喜悦”
2、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带来兴趣
3、巧提趣味话(问)题,激发儿童自主的学习兴趣
4、琴童们互相观摩学习以增进其学习热情
(三)注重家长的“纽带”作用,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气氛
2、在练琴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3、家长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
综上所述,在整个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教师、学生、家长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这三方面融洽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当然,上述提到的一些情况是有针对性的,儿童具体的情况问题因人而异,要采用不同的教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来适应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教师、家长共同的耐心启发和正确指导,使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钢琴从而充满兴趣地演奏钢琴,并在优美的琴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名词解释学生本位原则:学生本位原则就是强调学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选择的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位......
第1篇: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复习1、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P5 第一段参考: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 (......
学前音乐教育唱歌教学法探究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的艺术,优美的旋律加上富有内涵的歌词,使其成为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最佳载体。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
博、精、新――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版)论文(精选2篇)由网友“哼唧”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博、精、新――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版)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
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育的启发作者:吕 春 艳 单位:龙口小学摘要:奥尔夫教学法赋予音乐教育反传统的教育体系,强调以育人为前提,一切的教育方法手段都为人服务,提供其从个体到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