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商战论文_孙子兵法与商战实例
孙子兵法与商战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孙子兵法与商战实例”。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孙子兵法与商战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专业
09级
孙子兵法与商战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古代军事著作,西方军事家誉之为“百世谈兵之祖”。据史书记载,它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为春秋末期齐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录了孙子同伍子胥辅助吴王经国治军,对于吴国的崛起,“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起过重要作用。《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曹操称赞《孙子》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则有“观诸兵书,无出孙武”的感言。毛泽东《论持久战》中说,“孙子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下面,我就来谈谈孙子兵法在古代战争中的实例运用。
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一番言论显得尤为精辟,将战争中所遇到的情况做出了十分好的应对方法。
战争,本来就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
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记得在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接受了楚怀王的建议,谁先进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刘邦假意向项羽示好,要等项羽灭掉章邯后再让其先进入关中,可是由于项羽的执着,一定要灭掉章邯,替叔父项梁报仇,与20万秦军周旋了不少时间,让刘邦提前进入了关中,导致了刘邦的名声大振,为日后消灭项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就是兵不厌诈。不能不说刘邦是以仁义夺得的天下。在刘邦攻打关中的途中,虽说他有10万之众,而且项羽牵制了章邯的20万秦军主力。但在关中的秦军依然很强大,并非很容易对付,函谷关也有强大的秦军驻守,强攻肯定不行,此时的刘邦选择了绕过函谷关,直指咸阳。对于咸阳城来说,函谷关一破,关中无险可守。避开了秦军的精锐之师。当赢婴听说刘邦绕过了函谷关,并且一路上的县城均纷纷投降。直接就向刘邦投降了。就这样沛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了关中。在此次夺取关中的过程中,沛公选择了避其锋芒,绕过重兵把守的函谷关,直指敌人的心脏——咸阳。
如今,商场如战场,许多的商家都在学习与研究关于孙子兵法的有关内容。在我国,蒙牛和伊利的商业竞争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案例: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因为管理方式、为人处世方面与伊利总裁郑俊怀相左,被郑俊怀取消了“兵权”。牛根生一气之下带着从伊利分得的一笔资金,及冷饮事业部9名核心人员,开始另起炉灶,共同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当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已经是几十亿,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家公司在人事政治、天时、地利等几个
方面的不同,蒙牛能够崛起,最终可以和伊利抗衡,应该是可以预知的事情。第一,牛根生的管理风格比郑俊怀开明,牛根生懂得用人、容人;第二,从一个洗碗工干到副总,能力方面比起郑俊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因为父亲就是养牛的,自己又从事了几十年,对周围的环境相当熟悉,论资历不比郑俊怀差;第四,牛根生知道“散财”之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伊利的三四百名有15年以上经验的乳业专门人才;第五,蒙牛的人才在薪酬和待遇方面远远超过伊利,而且只要有能力很快就能被提拔,企业的各项制度非常先进和完善。所以,除了资产方面,当时的蒙牛和伊利不能比之外,其余各方面均超过伊利。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解释: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案例:当年牛根生离开伊利是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制度阻碍。熟知这一切的牛根生显然不会再在蒙牛当中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在蒙牛初创过程当中,牛根生就尽量避免了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使得蒙牛自身的发展环境绕开了伊利当初的许多弯路。在整合各种资源和开辟市场的过程中,因为蒙
牛中层90%以上的员工都是从伊利过去的,所以,他们对伊利的“一举一动”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寻找起伊利的“软肋”来简直“易如反掌”。但蒙牛的运作模式,伊利却毫不清楚,两方的人马一交锋,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
在美国,美国人用《孙子兵法》打造“战略家的头脑”。著名的鲍威尔将军在任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务卿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家中就收藏了好几个版本的《孙子兵法》。美国士兵几乎都读过《孙子兵法》;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国防部在军官中举办过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孙子兵法》是高级军校学生的必读书,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高等学校,都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排在被列宁称为“非常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一书之前。前几年,曾经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一位看不见的中国人指挥美国人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这是因为在海湾战争中,《孙子兵法》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人手一册;就连老布什的办公桌上也放着一本《孙子兵法》。当回忆起是年的海湾战争时,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将军感言: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位美国电视制作人福克斯对新华社记者说:学习《孙子兵法》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避免战
争,可惜许多美国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见,这位美国人,不仅读懂了《孙子兵法》,而且还掌握了精髓。以上是我对孙子兵法的一点看法与研究,通过学习了本课程,从小对军事爱好的我对此又有了更多的看法。孙子兵法虽说是几千年前的作品,但它如今的用处依然很大,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可以更深层次的研究孙子兵法。
“避实击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用关键字:孙子兵法 避实击虚 市场竞争 竞争者 攻击摘要:“避实击虚”是《孙子兵法》提出的重要策略原则之一。《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
孙子兵法与商战谋略 计网1034班 46号 马思远孙子曰:“夫兵形像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避实击虚”,正是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所在。所谓“实”,是指企业有钱、......
《孙子兵法》读书心得《孙子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黄金虹专家评语:[作者在通读《孙子兵法》全文的基础上,将书中的精髓与自己的管理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
孙子兵法: 商战中的古为今用提起《孙子兵法》,也许大家都并不陌生。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如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单选题1.按照兵法的原理,成功管理的三大要素除料敌、取人外还有: √ABCD人才资源谋略并力正确答案: D2.《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成为全书纲领的一篇是: √ABCD谋攻篇计篇势篇军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