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_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肯定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多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对策
误区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资源
有些教师不知取舍、不辨真伪、不加整合,只顾一味地把搜索到的网址和网站的资料展示甚至灌输给学生。他们始终认为多媒体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这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能一味地认为资料越丰富越好这只会导致,学生或一片茫然,或无所适从。如在教学《赠刘景文》时,有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瞻”“洵”“辙”等都为生字,而“一字”“名世”等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唐宋八大家”又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知识点。将这段摘自网络的资料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其初衷是促进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但事实上学生反倒稀里糊涂,难以消化。而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一会儿出示作品鉴赏,一会儿又出示创作背景,令学生目不暇接,听得一头雾水。对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教师应有“弱水三千水,只取一瓢饮”的清醒意识,通过取舍、整合,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资源为已所有;而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对相关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适合学生阅读。以课文《钱学森》为例,因特网搜索到的钱学森的资料是应有尽有,视频,文字资料有其的成长历程,有其回国历程,有其丰功伟绩等等,视频资料有新闻采访,有钱学森的记录片,有发摄导弹成功等。音乐也有为其量身定写的歌等等,面太大,如果要包罗万象,把这些资料都制作进课件的话,不仅费时费力,想必播放课件的时间也很长,试问如此的话,课堂上学生除了观看课件外,还有时间交流,探讨吗?所以我决定围绕课文中心只索取和钱学森回国后介绍功勋的部分资料,视频方面,只要一个回国的画面就可,音乐方面让学生回家去搜索来听,课件里更多的幻灯片只出示文章中钱学森所说的话,通过朗读,分析走进人物内心,感受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这样整个课件,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紧扣文本,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才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学习的目标。误区二:课件里来百花开,花红柳绿宴浮桥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对教材缺乏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动画、音乐、录像等将其直观化,出现了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表面上看来这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实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无意间剥夺,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多媒体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字所提供的想象远大于图像,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更有教师把一节课是否运用课件、课件是否精美当做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课件制作时间远远多于备课时间,可谓舍本求末。对策:“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要改变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能简不繁。故事性强,景物描写生动细腻,而且书上配有彩图的课文,学生感知其基本情节和内容并不困难。对于这类课文,让学生诵读,留空间给学生想象和思考,不仅需要,而且必须。这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春色满园的美丽画面,教师就没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二是当“艳”不让。适用于远离学生生活,凭借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瀑布缺少直观感受,如果精选一段瀑布飞泻直下的视频,有声有色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感受。误区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有的却是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求得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可是,令学生眼花缭乱,一节课在学生们的惊呼和感叹中过去之后,又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这样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课堂,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对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课件要简洁实用又赏心悦目,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追求这种效果,要做到两方面:一是追求和谐宜人的视听感受。文字规范醒目,插图美观大方,音乐清晰悦耳,界面一目了然。我曾听过一堂中学语文课《背影》,执教教师精选了两张背景图,配上恰当的音乐背景,整个课件清清爽爽,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追求简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花样繁多的课件,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平时的书面备课。因此,制作课件势必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大部分心思和时间都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有时制作一个高质量的精美的课件往往要对求助于或委托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但这样容易造成制作的课件针性差,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如将之应用于教学中,则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制作上应追求简捷方便,操作上简单快速,保证教师不被课件所羁绊,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误区四: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板书换课件
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整节课除了黑板上出现的课题之外,其它的一字未写,真正做到了惜字如金。这种情形除了教师本身书写功夫不过关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忽视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性作用,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忽视了教师作为人师在汉字书写上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大大削弱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策: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管使用了什么多媒体,都不可忽视板书,“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些极富个性的板书在教学上也是有很大利处的,决不能把它做进课件就能替换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有文字参与的被几千年文化浸润的独特艺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如:《落花生》一文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像花生。”这一纵式板书能立体的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上至下的流线式视觉感悟,让学生一目了然,为学生理解记忆文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如:《詹天佑》一文中的图画式板书“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人字形路线”,这些板书如果事先做进课件的话,就使得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容易让学生过眼就忘,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究文本后,再共同绘出的话,学生就印象深刻,从而发自内心的佩服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教育中国——当代优秀教育论文集粹》,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3、《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张万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4、《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多媒体的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吉林出版社 2009年4月
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东阳市巍山高中陈伟东[摘要]:本文从为用而用、削足适履、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五个方面透视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多媒体语文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策略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师都想通过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淇县高村镇实验中学 郭赞梅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误区淇县高村镇实验中学 郭赞梅电脑多媒体的诞生与使用,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向前迈......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摘 要 多媒体走进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件大事,它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对于语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之误区武 保(蒙城县漆园中心小学 邮箱wbksq.2007@163.com)【摘要】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确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