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态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_关注常态课打造高效性
关注常态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注常态课打造高效性”。
关注常态 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摘要】常态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真实写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常态课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是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常态教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正常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事先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在满足学生对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有效地教学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位置,信息技术教学正不断兴起,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优质高效的课堂,让高效课堂平实化、常态化,本人根据自身实践,反思、总结得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常态化的一些策略。
一、课前准备——构建高效常态课的前提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殆。作为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很重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教学软硬件的准备,而是包括以下几点:
1.备好课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将义务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学段的训练重点和要求,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备好教材:深度地解读教材,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老师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熟知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每个单元的内容,更要掌握其重点、难点。简单地说,只有教师潜心地解读教材,用心地与文本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堂的真实交流。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才会有扎实的基础。
3.备好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接手一个新班,都要对本班级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包括学生组成情况,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习惯、水平,新旧知识的掌握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保证高效性,教师必须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由浅入深,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二、课堂教学——构建高效常态课的关键
古人云:“凡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凡天下大事做于细”。信息技术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获得什么,都在课堂。课堂上既要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更要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真正做到高效率的课堂。
1.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任务驱动法、讲解演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在突破知识的难点、重点时,教师应探索针对学生实际的特别方法。对待不同学生的指导,有时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键是教学方法是否对某些学生有特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才能帮助绝大多数学生愉快、高效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参与其中引导、指导,与学生互动起来。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师生的关系融洽能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充满关爱的微笑、耐心细致的帮助、真心实意的鼓励,都会为他们驱除心中的阴霾,融化心中的坚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形成和谐、高效的教与学环境。
2.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活地利用课堂评价好比“春雨”“润物”,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可以使学生重拾自信。比如在课前设计好“作品评价内容”,在作品展示、评价阶段,让学生围绕“作品评价内容”讲解制作的过程(即自评),看完所有展示作品之后,其他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即互评:作品好在什么方面?哪张还不足,若再加以„„的修改,效果会更好。)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使评价更加具体化、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泛地给予“这个作品做得不错”、“做得挺好”这样的评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及时表扬
和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创新作品。
三、课内学练——构建高效常态课的保证
1.课内确保有练评。有些课堂教学,在一阶段时间以后的评估结果、实际效果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所授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训练、评估,是出现此类情况的关键原因。有些内容学生当堂课上好像掌握了,时间不久又会迅速遗忘,必须经常巩固和练评。为确保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能让学生牢牢地正确掌握,课堂教学中必须及时训练、评估、反馈和巩固,根据评估的情况反馈,有时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安排,确保每一个知识点和方法的教学落到实处,不能指望在后面的复习时再去回顾。
2.学练过程有归纳。许多学生每章每节的内容好象掌握的不错,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较多的遗忘,这本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看起来已掌握的内容,由于没有及时地归纳和整理,很快就有了陌生感或仅仅是似曾相识,在考试时根本不能灵活运用。实际上许多学生的学习,只会跟着老师走,自己不注意及时地整理和归纳。因此说,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地进行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归纳和总结,让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及时地、有条理地存入学生自己知识体系的“仓库”,使之能牢固掌握、举一反三。
四、教学语言——构建高效常态课的催化剂
1.语言要用词准确规范,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表达方式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要善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操作。如在Photoshop图层的教学中,借助课前自制的教具我这样解释图层:可以将图层理解为透明胶片,可将图像中的不同内容画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上,最终将这些透明胶片叠放在一起就形成一张完整的图像。再通过我的现场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图层的概念了。
2.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心情,从而走进高效的学习氛围之中。比如我在《海底总动员——画笔工具和橡皮擦工具》一课的教学中,当学过了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后,有少部分学生还沉浸在画笔工具的深层次探索中,为了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新的探究学习里,我没有采用简单的“停止操作”命令,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气说:“同学们,小鱼儿在岸上急得快喘不上气
了,让我们快来帮助小鱼儿回到海底吧。”话一出口,大家都开心地笑了,继而开始了橡皮擦工具的探究学习。
五、课后反思——构建高效常态课的正能量
事实证明,经常在课堂教学以后反思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很快地提高。在教学的同时,养成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一段时间后,就会在某些知识领域和方法上有独特地见解,就有可能成为教有所长的学者和专家。反思让人避免重复失误,反思使人进步,经常反思必有收获。
1.不因反思而反思,做到有感而发
反思要服务于课堂,成为常态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师必须要做到有感而发,有人可能会问,胸中无物,感从何发呀?对,要做到有感而发,心中必然有物,要使心中有物,课堂是关键。因此,反思要做到有感而发,首先,要认真上课,教师只有认真对待平常的每节课,关注课堂中的每一细节,才能在课后正视并找出这节课的成败得失。其次,了解学生需求,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毫无收获,那这节课定是失败的。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将他们的意见融合到教学中。
2.反思要有深度,做到科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种随意性的反思往往主观性过强,反复纠结同一个问题,忽视了教学中的其它问题,教师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很难再有所进步。反思是课堂问题的反映,教师在认识问题、总结经验的同时,还需让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智慧,所以,教师在写反思时应具备科学的方法。可以分别从目标达成度(教学环节的达成度,课堂任务的完成度),学生评价,教师教态、教学语言等方面着手进行课后反思。
常态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的回归,也是课堂教学本色的显现。关注常态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新课标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在常态课堂中落到实处,满足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需求。让常态课呈现出魅力与精彩,是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与时俱进,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中,能构......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根据学校“高效课堂”的计划和方案,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制订本学年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方案如下:一、基本理念1、以人为本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
善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通......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关键词:有效教学课时目标文本解读学生解读提要:常态课堂的有效教学源自于准确的课时目标定位,源自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源自于对学生的......
关于组织召开临港区小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教学现场会活动通知各小学: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定于11月20 日上午在坪上中心小学举行“关注常态,聚焦高效”有效教学现场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