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Microsoft Word 文档_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
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Microsoft Word 文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
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我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对何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一忌忙乱,二忌简单,三忌虚假,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所在,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学生实验是物理考查的重点,不管是学期考试还是中考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方试,一是理论考试,二是实验操作考试。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1)注意力分散。在教师讲时,学生只管自己边看边玩。导致一些学生在十分基本的知识点上也要发生错误。(2)仪器无端损坏。在教师介绍实验原理时主要是因为教师只利用静态的示意图及板书,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有不少学生在自已摆弄仪器,导致实验器材无端损坏。(3)热闹而无序。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及积极参与是在“仪器安装及调节”“操作并记录数据”“数据分析及处理”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实验效果较差,这是由于前面几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学生的操作无序。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变视听信息相互干扰为协调一致,笔者认为在开始讲解器材作用与介绍实验原理时可以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效率大大提高。(2)用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动作技能是比较缺乏的,由于教师不熟悉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的缘故。有的教师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学习,认为我己经把它讲清楚了,你们也就会了。有的教师由于自己已经掌握了动作技能,而认为动作技能的学习很简单。其实既使是比较简单的骑车、游泳等动作技能,哪个人是一学就会的呢?只有通过教师很好的示范作用,(示范的可见性非常重要)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率才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3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好课本知识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对知识更进一步的领会和掌握,探究实验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实验探究教学。
首先探究性实验的活动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并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活动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实践,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步骤来进行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协作精神,要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不宜对学生制定统一的要求,规定相同的方法。尽量让学生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实验器材,选择自已的实验方法,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制作好实验的记录表格。根据各自的猜想和假设来相互协作地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总之,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教法学法各有不同,功效不同,但他们之间有必然联系。实验教学是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实验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但物理概念的教学同样重要,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正确领会概念,抓住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物理知识。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要正确地理解概念,就必须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正确地掌握概念,切不可只进行文字说明,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密度”这一概念的教学,通常用公式ρ =m/v 来定义,倘若不讲清楚其本质意义,学生会受数学公式的影响,认为ρ与 m 成正比,从而形成错误观念。教师只有抓隹“密度”概念的本质特征,讲清其只与自身的性质有关,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密度”这一概念。
2、要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物理概念,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的,但教科书往往只从正面以单一方式叙述,教师倘若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片面性,缺乏立体感。如果教师在讲概念时,能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方面多角度地去剖析,阐述,定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压强”这一概念时,除按教科书上叙述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其大小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大小的改变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进行比较与归纳,加强物理概念的教学
有些物理概念,既有表面上相似的一面,又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防止混淆的作用。例如,对“压力与重力”的辨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⑴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⑵力的作用点。⑶力的方向。⑷力的大小。⑸力的示意图。通过以上对比,可让学生正确区分压力与重力。
4、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定义式和导出式
物理概念的定量描述是通过数学公式来实现的,我们常称之为定义式。例如,电功用 P=W/t。但从这些定义式往往导出另一些公式来。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些定义式和导出式进行辨析,弄清它们的适用条件,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大有好处的。
5、通过解题训练强化物理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设计一组选择题或判断题,通过解题训练,加深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磁场”这一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下列一组判断题供学生分析判断:(1)磁场看不见,但我们可从它表现出的性质来了解它(2)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曲线。(3)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4)磁场中某点的方向和放在磁场中小磁针方向一致。⑸磁感线可以相交。通过判断分析,学生对磁场有了清晰的认识。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的教学一定会取得成绩。
《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多种方法,科学记忆概念;巧设问题,灵活运用概念”五步开展......
初中物理实验与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心得体会学习了《初中物理实验和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体会很深。认识到了很多的问题,拓展了我在这方面的教学思路。如:新课程标准的......
聋校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吴玉花【摘要】: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的基本组成元素,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必备知识。聋校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聋生对......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概念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多种方法,科学记忆概念;巧设问题,灵活运用概念”五步开展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