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_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编写:高二历史组使用时间2013班级姓名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课标要求】 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注意事项: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理科班探究题不做。【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打上问号,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题目。【预习学案】

一、孔子1.简介:___时期鲁国人,著名的____家、政治理论家和___家,__ _学派创始人.2.思想内容 核心思想:(1)“_____”和“___”,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仁”——“仁者爱人 ”①反对____________和任意______________.②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___________,稳定_____________.③实现“爱人”必须遵循“__________”之道,要求做到“,”

(3)“礼”——“克己复礼”

①实质:西周的_______________制度,维护奴隶制.②实现的途径: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按

照_____的制度矫正社会秩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孔子政

治思想中_____的一面.政治主张:“德”——“”

爱惜民力。实行“礼”治的同时,逐步_________。

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思想:

①教学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③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学习方法:学与思结合,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_________________ ”

等.3.地位影响孔子思想在社会变革时代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步形成完整的_______ _ __,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

二、老子1.简介:______时期楚国人,思想家,_____学派创始人.2.《_______》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3.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①世界本原:“____”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②天命观:他还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③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__________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转化.(2)政治思想:倡导“_________________”,以“无事取天下”。(3)社会理想:向往“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始社会。4.地位影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2)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______、______以及中国人的___________、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链接】孔子的思想:

【合作探究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合作探究二】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礼”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

【合作探究三】

结合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合作探究四】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

(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

(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知识体系】完成下列表格

【预习检测】

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 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3.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A.创办私学B.因材施教C.学思结合D.温故知新 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 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B.伦理道德的贡献C.哲学思想的贡献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6.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体现了他哲学中的什么思想

A.道为万物本原B.辩证法思想C.天道自然无为D. 无为而治 7.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分)

【课堂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仁者爱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 2.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仁者爱人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4.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B.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较大 C.孔子倡导“天法道,道法自然”D.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7.答案要点:【合作探究一】

含义:仁者爱人;途径:忠恕之道;治国:为政以德。【合作探究二】 “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实现:“克己复礼”、“正名”。【合作探究三】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6分)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4分

《孔子与老子》知识梳理型导学案

《孔子与老子》知识梳理型导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相想的形成。 【自主......

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学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必修(III)导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学生姓名:_________】【使用时间:2011-9-1】设计人:宋小敏【学案编号:①】第1课孔子与......

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思想家孔子1、孔子的救世药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他以“仁、礼”思想积极救世,力图维护统治秩序。2、“仁”的思想:①含义:“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

《老子》二章的导学案

《老子》二章的导学案《老子》二章的导学案课题一五 《老子》二章课型授课时间累计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

《老子》二章的导学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老子》二章的导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孔子 老子 学案 孔子与老子导学案 孔子 老子 学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