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_仙居杨梅发展现状
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仙居杨梅发展现状”。
景宁县杨梅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朱文佩
景宁县农业局经作站323500
摘要:景宁县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发展杨梅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文章在介绍分析景宁杨梅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景宁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应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走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景宁县;杨梅;现状;问题;对策
景宁县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5℃。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4℃,极端最高气温为40.5℃,一般年份为3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土层深厚,pH值4.5~5.5。良好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杨梅的生长。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景宁杨梅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68—1972年,鹤溪镇鹤溪村茶山脚就规模种植了100多亩荸荠种杨梅。但大规模种植是在90年代后,随着荸荠种和东魁杨梅两个优良品种的成功引种,景宁县掀起了杨梅种植的热潮。1995—2010年新发展杨梅品种基本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主,逐渐淘汰了一批味酸、核大、不耐贮藏的劣种杨梅。使景宁杨梅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也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转变成以农业企业或村集体为主的规模化种植。至2011年,全县杨梅总面积为 4425亩,其中荸荠种杨梅1705亩、东魁杨梅2455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
1.2栽培水平明显提高
景宁的杨梅普遍管理粗放,树体基本不修剪、不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果园普遍存在树冠高大、郁闭、光照不良的问题,导致杨梅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随着景宁农业技术部门开展了杨梅矮化栽培技术、合理修剪技术、疏花疏果技术、保花保果技术、病虫害优化防治技术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的试验与推广,景宁杨梅生产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栽植方式由过去的乔化稀植型向矮化密植型转变,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季节管理向常年管理转变,投入产出方式由过去的低收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方向转变,病虫害防治由过去的有病虫害的防治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转变,果树管理由过去的自然结果型、自生自灭型向人为控制型、适树适法型转变。达到了幼年树提早结果1-2年,成年树树冠低矮、通风透光、采摘方便的目标,克服了杨梅挂果大小年,改善了果实内外品质,提高了单株产量,使杨梅连年丰产、稳产。目前,全县投产园杨梅平均每666.7㎡产量达到500㎏左右,盛产园达到900㎏以上,平均优质果率达到46%以上。
1.3杨梅干加工渐成规模
随着景宁杨梅种植规模的不断增长,鲜杨梅的销售问题日渐突出,如果杨梅采摘后能及时进行加工烘干,就可以给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006年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首先进行初制杨梅干的加工,之后全县各杨梅生产大户纷纷效仿,杨梅干加工技术也不断完善。目前我县有四个杨梅干加工点,2011年全县烘制杨梅干在5吨左右,据亿龙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他的加工点烘制1.6 吨杨梅干,东魁品种的优质杨梅干每公斤售价120元。杨梅干的加工更好地利用了杨梅资源,并且丰富杨梅市场供应,增强杨梅市场竞争力。
2存在问题
2.1营销体系薄弱
景宁目前杨梅的销售还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由于规模小、组织性差,常以农贸市场作为销售点,无序竞争到处可见,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力。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也大多组建时间不长,组织程度尚处于初始阶段,其杨梅销售量占杨梅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够高,带动的农户数量有限。此外,相关部门多年来只注重生产环节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忽略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对产品的销路、对销售环节的支持和投入较少,销售人才、销售网络未形成规模,也严重影响了景宁杨梅的外销。
2.2采后处理手段落后
杨梅的采后处理包括商品化包装、贮藏保鲜和加工增值三个方面。在杨梅商品包装上,景宁目前还只是采用一刀切的塑料篮进行简易包装。与青田、仙居、临海等生产先进县市比,景宁县的杨梅商品化包装还显得非常单
一、落后,还没达到杨梅包装时尚、精美、新颖、轻巧、环保的目标。在贮藏保鲜和加工上,至今还没有一座保鲜冷库,杨梅果实加工也只停留在初制杨梅干加工上,杨梅的贮藏加工业方面亟待加强。
2.3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产业的核心,是质量的基础,是效益的要素。景宁杨梅要实现上档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景宁杨梅种植企业和合作社的市场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周边青田等县市的杨梅知名度已经很大,比较之下,景宁缺乏了创知名品牌勇气,也忽视了品牌宣传。
3发展对策
景宁杨梅产业的发展,将继续加大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发挥杨梅专业合作社在产品营销中的主体作用,以“优质、安全”来获取市场信誉,打响景宁杨梅的品牌,并逐渐形成网络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保证景宁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
实行商品化处理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0年景宁杨梅投产面积为2876亩,占总面积的65%,随着投产面积的不断增加,今后景宁县杨梅必将供大于求,只有加快发展杨梅贮藏保鲜加工业,才能使景宁杨梅整体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要尽快建立杨梅贮藏保鲜库,开展杨梅果实冷藏贮运技术的研究,解决杨梅上市集中,贮藏期和销售期短的问题。要积极改善果品包装,增加果品的附加值,可以通过在泡沫箱里加冰块的方法,达到提高果品档次,延长贮藏期和销售期的目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杨梅加
工项目,建立一家大的杨梅加工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杨梅加工产品,缓减鲜果销售压力,实现加工增值,提高效益,使之成为景宁杨梅产业最后一条保障线。
3.2加强市场的拓展力度
当今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土地面积和产量上去竞争,更重要的是在质量、效益上去拼搏。在开拓市场方面,应在巩固、完善本地市场基础,再去拓展外地市场。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以几家杨梅龙头企业为主,组建一支敢闯市场的杨梅贩销队伍,到温州、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开拓市场,在营销网络建设上,要加强销售体系及信息网络建设,以便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报市场需求信息,指导果农生产和积极参与流通,变生产优势为商品优势,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提高杨梅生产的经济效益。
3.3实施品牌战略
为了景宁杨梅产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广大果农和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放远眼光,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充分利用景宁杨梅无污染、品质好的声誉,把品牌与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相结合。通过参与全省杨梅评比、农博会、精品水果展示会等各评比展示活动,树立自己的品牌,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新闻媒体,宣传、推介产品,建立销售网点,提高杨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宁杨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4结合农家休闲业发展杨梅生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想体验田园生活。可以根据这一消费需求,结合杨梅生产发展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杨梅采摘机会及其他农事活动,把传统的种植、销售模式转变成观光体验的生态农业模式,从而扩大产业增效渠道,提高种植效益。
3.5强化宣传,提高景宁杨梅知名度
一个商品销售量的多少决定于该商品的宣传效果。今年景宁县举办了首届杨
梅采摘品尝推介会,这次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很多游客,邻县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大大提高了景宁杨梅知名度。以后每年杨梅成熟之际政府部门都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举办景宁杨梅节,或在这一时间段组织大型活动,开展杨梅品质鉴评、质量比赛等,通过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介大量宣传、报道景宁杨梅以及与杨梅有关的活动,提高景宁杨梅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作者简介:朱文佩,女,1969-8,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推广技术; 联系电话:0578-5082686
宜都市柑橘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宜都市农业执法大队陈忠柑橘是宜都市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08年,柑橘栽植面积为1.91万(结果园面积1.13万hm2),柑橘产量34.7万t。柑橘总产值4.1......
龙源期刊网 http://.cn江山茶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郑小琴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摘要】江山市茶叶产业历史悠久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结合江山茶叶生产的现状分析......
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摘要:论述了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加快良种繁育步伐,实现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完善繁育制度,提......
连云港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周明(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养羊业在我市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介......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摘 要:近年来,天柱县县委、县政府将油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