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的发展_花鸟画发展史
花鸟画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花鸟画发展史”。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工笔花鸟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它兴起于魏晋,成熟于五代北宋,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而发展,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的花虫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
要了解工笔花鸟画,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发展历史。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五千年前,人们就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描绘游鱼、飞鸟、走兽等动物图案,这可以说是花鸟画的最早雏形。这些花鸟纹样多是几何图案,主要是用于装饰。
魏晋以后,花鸟画逐渐淡化以前的工艺装饰作用,加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效能。六朝诸大家中,顾恺之、陆探微、顾景秀等都曾以花鸟作为绘画题材。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花鸟画由最初的工艺装饰发展成独立的画种。特别是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文人思想活跃,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呈现出绚丽辉煌的面貌。对于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尤其是用色和晕染的技法也空前发展,日臻成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知名的花鸟画家就有十余人,如“画鹤”的薛稷、“画蜂蝶、蝉蝇”的李逖和“善画竹石、飞禽走兽”的刁光胤等。他们注重实际观察,对物写生,能够真实地再现自然,他们笔下的形象,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杜甫曾在《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中赞薛稷:“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可见薛稷画鹤之精妙。另外还有中晚唐时期著名花鸟画家边鸾,据说他能“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他被美术史家称为花鸟画之祖,对五代花鸟有很大的影响。汤垢在《画鉴》中评论“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低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边鸾的画,先以墨色勾轮廓,再以色晕染,最后有重色勒,这种画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笔重彩的画法.正因为唐代大批的花鸟画家奠定了花鸟画的规模,显示了无穷的生命力,使工笔花鸟画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和两宋,可以说从成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一方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以黄筌为代表的工整精细的“勾填法”和徐熙逸派的“落墨法”。以黄筌父子为代表的黄派,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花鸟流派,它继承了唐末刁光胤的画法,双勾填彩,用色浓重艳丽,追求一种富贵的意趣。黄筌因才艺高超,深受西蜀统治者赏识和重用,他掌握画院的大权,使黄氏画风成为画院的典范,对以后的宫廷花鸟画影响深远。江南的徐熙画派,继承了晚唐殷仲容“用墨色如兼五彩”的表现技法,以墨为主,用水墨晕染,它是和“以色晕染”相对又有相同效果的表现方法。他重视“用笔”和“用墨”,追求生机与天趣,反对雕琢,画法活泼洒脱,不枸一格,以“野逸”著称。徐体和黄体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他们相互排斥而又相互影响,能于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可以这么说,五代两宋的花鸟画坛是在“徐黄异体”的相互竞争中发展进步的。两宋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美术为政治和生活服务,大兴绘事,建立了皇家画院,广泛招募绘画人才,从而大大地刺激了花鸟画的发展,使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画家有赵昌和崔白,他们是在徐黄二体的基础上各有所发展。元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退居次位。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家继承了宋末形成的水墨画传统,大多以墨竹、墨梅、墨兰等为主题,表现一种简约、野逸、空灵的情趣。当然也有一些画家如任仁发、钱选等精于设色,画法工整严谨,继承了院体画的风格和传统。任仁发的主要代表作有《二马图》,画中描绘了两匹雄健的马,一肥一瘦,神态副真,栩栩如生。此画构图简洁,用笔有力,着色工细,不愧为传世之作。另外还有钱选,他能诗善画,有委肮的艺术造诣,他所绘声绘色的《花鸟图》卷,以色彩渲染为主,形象生动,清新典雅。
到了明清,工笔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初画院一度复兴,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主要经画院为中心,院体花鸟在当时的花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当时最有名的院体画家有边文进和吕纪,他们继承了南宋院体画的传统,双勾填彩,画法工整妍丽。边文进和吕纪的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与《雪景翎毛图》等,他们都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都在花鸟画的„娇小巧丽‟有着不同的情调”。入清以后,花鸟画风格多样,既有水墨淋漓的写意画法,也有追求院体的精细工整,在明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当时最突出的花鸟画家是恽寿平。他自创“兼工带写”的“没骨法”,用笔轻快,色彩妍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另外还有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中西和璧”画风。他以西画的观念和方法,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来作画,虽然工整毕肖,形同摄影但神采欠佳。纵观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结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不断充实与出新,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这里着重谈谈宋代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手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花鸟画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笔花鸟画的顶峰时期.宋代花鸟在审美取向上有两大特征:一是追求客观的真实性;二是追求诗意的含蓄性。如上所述,两宋时期的统治者十分活注重绘画和美术教育,设立了皇家书画院,广招天下绘画人才,画院在学科和考试方面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制。由于当时画院里大力提倡对景写生和命题考试,使得宋画在对客观形象的把握和刻画上更注重自然的本体及其生命气息,刻画物象细腻、传神,追求一种自然美。宋代花鸟画里的花多采用折枝形式,布局讲究参差错落、疏密虚实,给人一种单纯、优雅与和谐的美感。无论是一株花还是一只鸟,除了让人感到清新、自然之外,无需太多的匠心雕凿。宋代花鸟画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强调画面诗的意境。画家提倡“请中有画,画中有诗”,再现自然进而借物抒情,强调作者主观情意的抒发。自然中的花与鸟不再是简单的客体,而成为画家抒发情感的载体。可谓人看花,人到花丛去;花看人,花为人代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浑然境界。
在技法上宋代花鸟画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首先比较注重画面的构图布局,注重构图的完整性和空白的经营。在宋代花鸟画中无论画面简单或复杂,对于画面中宾主的搭配、枝叶的穿插、疏密的组织以及留白的形状、大小,都有一番苦心经营和思索。虽然有的画幅不大,却能呈现出高度的完美与和谐,这也是宋代花鸟画长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另外宋代花鸟画还强调笔墨的表现力,无论双勾填彩法或是色彩的和谐与统一。色彩多沉稳凝重、典雅清新,使人感到单纯而不呆滞,统一而富有变化。这一切构成了宋代花鸟画突出的艺术特色,使之不但成为我国绘画史上辉煌的一页,而且为我们在学习上提供了珍贵的典范。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学目标:1、分析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的区别,简要了解花鸟画的发展过程。2、通过观察、讨论,初步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3、理解......
小学五年级美术第十册 《花鸟画》说课稿安阳县柏庄镇东方红小学董文娟小学五年级美术第十册《花鸟画》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董文娟,是柏庄镇东方红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如......
张守世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张守世, 现担任天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并且被授予“全国书画名家”、“中华艺坛名家”等荣誉称号。他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很深的了解。中国工笔......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与当地发展的论文一、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工笔画是一种不同于写意画的画种,它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绘画手法表现所描绘的物象。工笔花鸟画历史悠久,在色彩表......
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3、了解花鸟画的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