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花鸟画繁荣与发展的原因_两宋花鸟画风格主要以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两宋时期花鸟画繁荣与发展的原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宋花鸟画风格主要以”。

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繁荣与发展

摘要: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虽然上承唐朝的五代与下启元代的南宋都在绘画发展中具有继往开来的特点,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绘画领域许多变化是前所末有的。皇家画院以致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以及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的兴盛,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美术现象。山水、花鸟画的成熟与地位的上升,水墨画的发展,各科画家对“真”的致力与“形似”能力的提高,诗歌、书法对文人以至宫廷绘画的渗入,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地展现主体,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发展变异。

关键词:两宋 花鸟画 北宋画院 繁荣与发展

一,两宋时期花鸟画繁荣的时代背景

1.花鸟画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城市阶级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形成。

2.两宋花鸟画坚实的政治基础是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并有大批皇室成员参与其中。3.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极大程度上解放了文人大士的思想。4.北宋画院的建立

二.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花鸟画正式产生并形成独立的画科应始于中唐以后,五代时期是中国花鸟画逐步发展时期,宋代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就花鸟画而言,五代两宋三百余年可说是这一画种臻趋高度成熟、名家荟萃的繁盛时期。特别是五代花鸟画的两大宗师:黄筌和徐熙对花鸟画不同表现形式的形成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以徐熙和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争鸣于南唐和西蜀,他们同为后世花鸟画鼻祖。由于他们或以师徒父子的形式相传;或以朋辈之间相互竞争、影响,把花鸟画推到了一个高峰,成为风范后世的楷模。“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说的就是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徐熙,出身江南名门,但一生却没有做过官,也没有进入南唐画院。他个性淡泊宁静,衷于田野之乐,他的画直接用墨笔画出物体形态,略施色彩,以不掩去墨线为度,墨线和彩色在画面中相互映发,使所画神气迥出,得生动之意,因而有人认为他是“没骨法”创始人。徐熙作画题材甚广,但大多为江湖水鸟、岸花汀草、野竹渊鱼之类,表现隐逸者对田园风光的精神向往。由于上述原因徐熙被称为“于画院外独树一帜”。他的代表作品有《雪竹图》。

黄筌,是一位自幼聪颖而终生勤奋的画家,他一生供奉画院,写珍禽异卉,妙能夺真,风格富丽,他的绘画倍受皇室的宠爱,“黄家富贵”的风格影响了北宋前期的百余年,不愧为工笔花鸟画的一代宗师。他的花鸟画承袭了唐代以来工笔重彩的装饰风格,所绘题材多为宫廷中的奇花异草。他的画法是先以细线勾出轮廓,然后着色,层层渲染,色不压线,线不碍色,后人称为“勾填法”,也就是今天我们在工笔画绘制中运用的勾勒填色法。黄筌作画,注重写生,笔下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妍丽。现存的《写生珍禽图》是他绘画艺术风格的见证。在仅长七十厘米的绢幅上,画了20余种昆虫、禽鸟、动物。所绘形象刻画精致细腻,用笔细劲,笔痕不明显、设色艳丽。这是他为儿子黄居宝学习花鸟画所绘制的范本,这件传世之作也成为了后世学习的经典楷模。

历史进入了北宋,皇家画院的花鸟画以黄体为标准。黄居寀,黄筌幼子,画史上与其父齐名,画艺甚至超越其父,是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黄筌工细写生的勾勒赋彩法,现藏《山鹧棘雀图》是他艺术风格的体现。蜀灭之后,黄居寀随父归宋,深得宋太宗的礼遇,委以搜访前代名画之任,鉴定品目。北宋初黄体独盛的时候,徐熙之孙徐崇嗣初画花鸟,卓有祖风,但世多趋好,也被迫改变画风,只以色墨塑造形象,创“没骨”法。徐崇嗣的没骨法主要是受黄家画“殆不见墨迹”的启发,进而省去墨骨,直用彩色,后经发展,成为花鸟画的一种重要法式。至此徐黄走向融合,打破黄家独盛局面。

中国工笔花鸟画也被称为“帝王艺术”,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黄金时代。当时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画家,可谓人才辈出。宋代以来不断完善画院体制,提高画家地位,按职位设立画学士、艺学、待诏、祗候、供奋等名目。宋徽宗时设立画学,正式成为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部分。徽宗朝兴“画学”,在封建社会里是空前绝后之举,因为此前和此后绘画都没有被列入国家科举制,它培养了许多画家,提高了画家绘画能力和文化修养,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在宋代花鸟史上,宋徽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北宋后期工笔花鸟画的领导者。徽宗赵佶,北宋末代皇帝,书画家。政治上昏庸无能,艺术上却是一个真正的行家,对宋代书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徽宗登基之后,大力经营画院,推动了宫廷绘画的发展。赵佶一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艺术作品,如《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芙蓉锦鸡图》是赵佶富贵风格的重要代表作品,作品描绘了芙蓉花、菊花盛开的时节,一只美丽的锦鸡与蝴蝶戏舞、追逐,落在一株盛开的芙蓉花上,树干被压弯,隐然有摇曳的动感。画面富丽堂皇,形神兼备,诗趣十足,设色华丽鲜艳,整幅作品以锦鸡为贵,画面充满生机,有贵不可言的端庄与雍穆。《瑞鹤图》与此画相似,是帝王霸气的体现,画面中描绘了宫殿上方有十八只丹鹤呈内弧状飞翔盘旋的形态,又有两只栖于殿顶,是吉祥好运到来的象征。画面背景天空的蓝更是衬托出了仙鹤圣洁的白,突出此画寓意的华贵。

在工笔花鸟画繁盛的两宋时期,还有很多重要的工笔花鸟画画家。如赵昌、崔白、李迪、李嵩等。他们以自然为师,以写生为宗,具有精细不苟的写实精神。中国花鸟画向来注重写生,以写生作为创作的基础。这种写生不是对现实花卉禽鸟的简单模仿,而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表现出花鸟各不相同的特征和生命力,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更重视传神。就是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把整个宋代院体花鸟画推向了高峰。

赵昌,擅长花鸟画,他非常注重对自然生物的真实描绘,自称“写生赵昌”。《写生杏花图》是赵昌的代表作品之一,画中描绘了一枝盛开的杏花,花瓣茂密,姿态纷繁,花朵饱满,花枝从右下角伸出,整幅画以白色为主,却又不过分渲染。细细体味我们仿佛看到整个园子里的杏花都在竞相争放。苏轼曾写诗称赞说:“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写生杏花图》是这句话的最佳验证。《岁朝图》、《写生蛱蝶图》是赵昌的另两幅佳作。

崔白,宋仁宗时未经考试直接入画院。他的花鸟画,在手法上将徐黄二体结合起来,以墨为骨干,勾染结合,色墨融合。他的《双喜图》,描写了寒冬来临前的花鸟情态:深秋的晚风肆虐的劲吹,枝草枯黄,树叶随风舞动,两只喜鹊仿佛感到严寒将至,扑翅惊鸣。树下的土坡旁,一只山兔则轻举一足,蓦然回首,且警觉仰视。在技法上,画家对自然环境中鸟禽竹树的形象由逼真而趋于生动,大笔触画成的山坡,树干的勾皴点染灵活娴熟、竹叶、杂草用笔劲挺巧妙,与禽兔细腻工整的笔法相映成趣。《寒雀图》也是崔白的代表作品。

李迪,曾为宣和画院待诏,《枫鹰雉鸡图》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此幅画在以小品画盛行的南宋,可谓是巨幅力作。画中描绘了在一棵绿叶繁盛的老枫树上,有一只苍鹰站在横出的老干上,对闻风逃匿的雉鸡虎视眈眈,眼神锋利,紧盯雉鸡。雉鸡仓惶逃窜,两足前后分开,周身毛羽悚然而立。在构图上鹰与雉鸡位置呈对角线,上下呼应,右边的巨石、老树、茂叶和杂草与左边空旷的山坡形成疏密有致之感,右边构图的严密恰巧表现出雉鸡身处险境的危急感。整幅画生动有趣,富有情节性。李迪的作品还有《雪树寒禽图》、《风雨牧归图》等佳作。

李嵩,供职于光、宁、理宗三朝画院。代表作《花篮图》,此画的构图,是南宋院体花鸟画中少见的风格样式,近于西方的“静物画”却早于西方静物画的产生。在一只藤编的花篮中满盛着梅花、山茶花、水仙花等名类花卉。虽为插花,但花、叶团簇有致,婉然如生。

三、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两宋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在黄家风格影响下,特别是各代皇帝的推崇和宋徽宗赵佶的倡导、规范之后,黄家画派花鸟画,成为了当时宫廷花鸟画学习创作的样板。这与当时的审美观念和需求有很大的关系。两宋院体花鸟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严谨的态度,真实的形象。两宋院体花鸟画画家都非常注重写生和观察自然物象的真实形态。《东斋记事》卷四载赵昌“每晨朝露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色写生,自号写生赵昌。”,所画的花果,得到“写生逼真时未有其比”的赞誉。宋徽宗赵佶远承黄派的富贵风格,并将之推向极致。不论是对月季花在四季和早晚的花、叶、蕊形态的严格区分,还是对孔雀升墩先举左脚还是右脚的仔细观察,都可见当时对于真实生活的考究之深。再如易元吉,为表现描绘对象的“天性野逸之姿”、“动静游息之态”,他经常深入山林观察猿獐鹿的生活习惯,在自己家里植养花草,蓄养鱼虾水禽,每天细心观察,以此提高自己的写实技能,经过长期不断地积累,终于能“心传目击之妙,一一写于毫端”。两宋工笔花鸟画作品中,不论是对鸟群或是花木的描绘都非常地写实入微。崔白的《寒雀图》卷中,那些情态各异的麻雀飞鸣跳跃于树梢,没有两只情态完全相同的,他们各具姿态,生动逼真且自然,丝毫没有做作之态。有的梳理毛羽,有的回首仰望,有的静栖枝头,还有的来回飞旋。还有《宣和画谱》中载道黄筌奉命于蜀宫为淮南送来的生鹤写真,其生动的程度,竟往往引得生鹤在画前站立。

第二,工致周密,笔精色妙。从两宋院体花鸟画可看出,当时以工整细腻为美。画家们的笔力都很深,因此线条都比较雄劲,但又恰到好处,从来没有草率轻漫之举。这些应源于他们严谨的绘画态度。石头的硬朗,花瓣的轻薄在他们笔端显露而出,再加上设色之妙使得画面生动有趣。

工笔花鸟画中的设色是其较为重要的方面。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南朝的宗丙的“以色貌色”,概括了传统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原则。“随类赋彩”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物象之色,一是随画家艺术需求之色。“以色貌色”的原则也表明了中国画以物象固有色的“色”与艺术需求的“色”来貌色用色的规律。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最终必须受到线的限制,线是骨干,色是辅助。同时线的界定也为色彩的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使色彩的诸多变化有了依托。花鸟画中线与色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两宋富丽鲜艳的院体风格。色不盖线,线不离色,浑然一体,所以作品完成后,墨线依然清晰、有神。敷色也极讲究,层层渲染,循序而成,用色秀润无火躁甜俗之感。

宋人作品如《出水芙蓉图》、《罂粟图画》、《果熟来禽图》、《雏鸡待饲》、《山鹧棘雀图》等等,无不是由写生中的来,生活气息十分浓厚,工整细致、设色秀润,是不朽的优秀佳作。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曾说到:宋初有一种画法,“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说的是《出水芙蓉图》,此画用浓重的墨绿染出荷花的叶面,留出浅色的叶茎,荷花的花瓣渲染明丽但艳而不俗。娇嫩雅洁的荷花几乎占满了圆形构图的画幅,浅粉色的花瓣,嫩黄的花蕊,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第三点,院体花鸟画中意蕴的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院体花鸟画追求的境界,不论大幅和小品,全景或折枝,都有其特定的意蕴和内涵,这就是经营的巧妙,匠心的独运。以《写生杏花图》为例,整幅作品只画了一枝盛开的杏花,图中准确地画出杏花各组成部分的自然的微妙色彩,以及斑驳苔点老枝的百年古杏沧桑感,但细细描写的老枝新芽,高古宁静中有生机出落,仿佛那圣洁的杏花开了满园子都是,其间有蜂蝶飞舞,让人有欣欣向荣之感。在给我们满园春色的感觉的同时,着意表现一朵掉了一片花瓣的缺瓣杏花,暗示了盛极必衰行将凋零的物意。又如《寒雀图》描绘隆冬时节一群麻雀在枯枝上自由嬉戏,不知严寒为何物,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留恋。真可谓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国。中国的传统绘画,历来都希望在具象中表达具有人生哲理或伦理道德观念意义上的抽象精神与情感,因此,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客观自然物象的再现,更是画家审美理想和情感的表现。花鸟画中的题材常常被赋予了人格,用花来表达艺术家对美好未来的良好愿望,鸟为和平安宁之意,也常是情爱的象征。

四、两宋院体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两宋院体花鸟画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其严谨的作画态度为历代绘画继承者所传颂和继承,还因其细致、工整精妙的画面效果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以及其自然的题材极能寄托人的情感。综合以上因素,两宋院体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致深,元明清至近现代诸多画家都深受其影响。两宋之后的绝大多数工笔花鸟画画家的艺术创作都从不同方面显示出宋代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的影子,他们都深受宋代院体画重视写生、精细不苟的审物精神的影响。将自己的学识修养、身心体悟融合各代优秀的画家或流派的艺术精神、艺术理念以及绘画技法,再与黄筌为代表的两宋院体画的风格特点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许多不朽之作,极大地继承发扬了两宋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精神。如元代的王渊,所绘花鸟画虽为水墨画,与两宋院体画中设色艳丽的作品从视觉上迥然不同,但其鸟禽造型画法、构图语言、画面的空间处理等都受到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启发。明清重要花鸟画画家如边文进、吕纪、华喦、恽寿平、居氏兄弟等在宋代院体花鸟画精神指导和熏陶下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花鸟画作品。近现代的工笔花鸟画画家们也在继承院体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扎实的基本功,把握时代气息,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工笔花鸟画杰作。当代许多高校对工笔花鸟画的学习,往往也是通过对宋人作品的临摹,从而领会和体悟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内蕴,学习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并以此指导提高自身的创作和审美的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对了两宋院体花鸟画的题材表现、代表画家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使我们年轻的一代学习者深刻地体悟到中国“帝王艺术”的艺术美,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宋代繁盛时期的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等方面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继续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画派研究丛书—黄筌画派》作者 孔六庆 吉林出版社 版次:2003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两宋院体花鸟画教学与研究》作者:金纳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国美术.五代至宋元》作者 薛永年、赵力、尚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国宫廷画院绘画艺术》、《中国工笔画绘画艺术》主编:张书珩、鄢爱华 出版社: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666号 版次:2006年第一版

【历史】论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市的变迁看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与明代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商品经济都呈现出极度的......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之原因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之原因继隋朝之后的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最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帝国。文学在这一时期,更是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灿烂......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之原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试论唐诗繁荣发展之原因,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两宋时期花鸟画繁荣与发展的原因.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两宋时期花鸟画繁荣与发展的原因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两宋花鸟画风格主要以 花鸟画 繁荣 时期 两宋花鸟画风格主要以 花鸟画 繁荣 时期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