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_52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52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

40年代的新诗:

艾青 《太阳之歌》 “太阳是美的,且是永生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

《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艾青诗歌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2)善于运用生动准确的意向,寄情言志(3)具有别具一格的散文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

(1)通过典型意象的描写,塑造了大堰河的形象

(2)成功通过排比、对比等多种手法,借以抒发感情,起到了情深意愿的艺术效果

(3)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

(4)语言朴素清新,满含激情,句式自由,不拘一格,具有散文美 《手推车》的艺术特色:

(1)真挚浓烈的情感:表达对民族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人民坚毅品格的赞赏,对造成民族和人民苦难的一切因素的抗议(2)语言朴实(3)结构重复:

(4)运用动静结合、色彩与声音相结合的电影化的表达效果

九叶诗派 :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主要阵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选《九叶集》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他们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九叶诗人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在内容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有超越性的形而上沉思。在艺术表现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代表诗作有穆旦的《活下来》、唐祈的《三弦琴》、郑敏的《金黄的稻穗》等

30年代新诗(现代派诗歌):

戴望舒诗歌创作成就 《雨巷》 《我底记忆》

(1)以诗歌的情绪节奏来代替字句节奏,凸显了诗歌的主情功能,又大大增强的诗歌语言的表现能力。例如《我底记忆》选用了亲切自然的口吻,叙说着诗人幽怨哀郁却真实的心境,注意情绪流动的自然,所有的艺术手段都服从于娓娓诉说式的特定情调。意象物境日常生活化,诗句的排列自由化。

(2)将散文化的句式和现代日常生活融入新诗,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江南“雨巷”的凝视,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的“记忆”,深闭而荒芜的“园子”,相对而视的一盏“灯”《秋蝇》中一只寒风中垂死的“秋蝇”都开掘出了令人深思凝望的诗意。(3)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意蕴(意境,意象)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隐喻,象征)相结合,推动力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例如《印象》连用七个意象组合成一个虚幻飘渺的境界,来暗示某种缥缈恍惚的记忆,情思隐约,意境深邃。在“雨巷”阶段主要受魏尔伦的影响,追求诗的音乐性和形象的流动性,以及主题的朦胧性。《雨巷》的音乐美表现:

(1)大量融入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双声连绵词和叠音词融入其中。例如《雨巷》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寥、巷”等都是采用“a”韵,而“悠长“等重叠词舒缓语气的作用,使诗的节奏更鲜明。

(2)首位音节的大回环。例如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的重复,使诗歌首尾呼应,加重了诗人的哀彷与幽怨,使诗歌传达着诗中主人公彷徨、空虚、寂寥、无助之感。

(3)押韵,不仅每节诗中讲求押韵,而且还使用间韵‘江扬’韵贯穿全篇,全诗二十四行,属于相邻江扬韵的字有64个。例如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巷、香、娘”等字,都是采用押韵,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头到尾不换韵,使全诗流露出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使全诗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诗自由化,不受限制。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关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林庚 《春天的心》

40年代小说

钱钟书 《围城》主题:

(1)显性层面:从侧面表现抗战环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

(2)文化反省层面:通过对这群文人的人物刻画,反省批判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脸面观(3)哲理层面:揭示人生处处皆围城的寓意,并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围城》语言艺术:

(1)讽刺:随意性、广泛性(无人不讽,无事不讽)(2)比喻:新奇、幽默风趣、知识性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他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贫嘴滑舌地能逗人开心。但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爱情上,他都无力处理好,是一个失败者,是他自己性格把他自己送进了人生的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艺术特色:(1)意象丰富、新颖、别致

(2)介乎雅俗、新旧之间的语言风格(文言句式的使用)(3)电影技法、外国语言技法的借用(4)独特的讲故事视角 《金锁记》中人物分析:

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封建礼教制度的受害者。丈夫是个“骨痨”病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七巧还是一个人性扭曲,患有畸形心理的,尖酸刻薄的泼妇,虐待狂.但她也不乏人性善良的一面。

长安: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相较于七巧的疯狂,她的悲剧更让人同情。她的悲剧是母亲七巧一手造成的。她软弱,但她的软弱并不是绝对的软弱,她也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过抗争,只是她的抗争在母亲面前不堪一击。对于婚姻,她是一个很纯洁的人。她希望能有一点幸福,希望能够好好找一个人。

萧红《小城三月》艺术特色:[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美和诗画美。a,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的特点。b,女性意识 抒情特色1.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2.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1)生活化的场景呈现人、物活动(2)童年视角,回忆往事(3)以民情民俗作为人事活动背景(4)设置自我抒情主人公(5)象征隐喻的使用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艺术特色:

(1)借冷静、客观、写实的笔墨描写可憎可笑的人与事,从而进行辛辣的讽刺(2)场面描写充满生活气息、地方色彩(3)精湛的结构特征,明暗线交织 《在其香居茶馆里》人物形象分析:

方治国:国民党政权基层组织的当权者,凭借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敲诈民财,见钱就拿。阴险狡诈,是个“软硬人”:碰见老虎他是绵羊,如果对方是绵羊,他又变成老虎了。邢么吵吵:是回龙镇有钱有势、惯于仗势欺人的地方豪绅,实力派。他的性格特点是粗野。因为有强硬的后台,所以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得粗鲁而蛮横,但也绝非是头脑简单的草包。“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老舍《茶馆》三部: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 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

(1)结构上,吸收评书艺术以人物带出故事、以小故事构成情节的方法。(2)叙述上,多用白描,抓住特征,简约干练。(3)具有故事相缀、结构单线、语言通俗的特点。

赵树理三大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万象楼》 《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

(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吸取其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优点。全文十二章,各有其小标题,它们即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接成文,人物故事交代有始有终。

(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来写,并吸取评书体小说写法,将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融入故事讲述中,简约明快。

(3)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富有幽默感。《小二黑结婚》人物分析:

小二黑、小芹:他们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在婚姻爱情问题上,他们完全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和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公开、理直气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们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为此作斗争。

二诸葛、三仙姑: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和封建思想荼毒、以旧观点旧思想处世、最终有所改变的老农民形象。

赵树理的创作贡献:

(1)以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题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格局。反映了根据地解放区农村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既写了新时代条件下,农村各阶层的冲突,又重点表现了民主思想与封建观念的冲突。

(2)赵树理为新文学小说人物系列中增添的翻身农民的新形象。

(3)在小说艺术通俗化、艺术化方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与民间说唱艺术中有生命的东西,融合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长处,视情节、故事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作品的完整性是和情节的连贯性联在一起的。

(4)他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汇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过程之中,通俗而不庸俗,口语化而又有艺术感染力,看似浅近却耐人寻味。

(5)把现代审美与传统民间审美成分有机融合在一起,把五四文学精神与乡村文化调制在一起,以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性意识、忧患意识写出了中国农民在现代革命中那痛苦艰难的精神变革历程。孙梨该期的的小说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嘱咐》 抗战时期的朗诵诗人:高兰 代表作:《哭亡女苏菲》(悼念病逝的女儿)、《我们的祭礼》(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而作)

田间 代表作 《假如不去打仗》 《给战斗者》

词:光未然(张光年)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抗战初期朗诵诗歌的社会功用: 1.作品多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表现抗战初期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抒情的方式大多是宣言式的战斗呐喊,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议论。这适应了现实性、战斗性的时代要求,容易产生鼓动性效果,却难免空乏,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审美效果。

2.民族的形象、民族的命运和民族的感情与意志在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观:[20年代《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六部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实事求似”观,以求似,传达出真正的历史精神,失事在历史框架内大胆假设(2)借古讽今观,在历史精神和现实精神之间找到契合点(3)诗情观,历史剧中的诗的灵魂,诗的意趣,诗的韵律 《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1)以情用史,将人物理想化,例如:屈原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虚构史实,例如:女弟子婵娟

(2)以情写戏,情节线索与情感线索双向推进,同步发展。例如:第一幕,交代人物关系,第二幕出现冲突高潮由郑袖陷害而激起屈原愤怒情绪,接着城外交锋、南后下毒,冲突层层推进,情节推向高潮,感情也推向大爆发。这里,情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物诗意的展现内心世界。

(3)以情写人,屈原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作者自己,屈原是作者的感情喷火口。《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1)爱国者的悲剧,屈原爱国爱民的坚定立场,合纵抗秦的正确主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主降派的陷害和楚怀王的问罪中遭到了毁灭。

(2)高尚者的悲剧,屈原忠贞高洁,光明磊落,却在邪恶势力的造谣中身败名裂

夏衍《上海屋檐下》现实主义题材 田汉《秋声赋》、《风雨同舟》(多场式戏剧结构)以报告员串起全剧,多头线索有条不紊,灵活归一 40年代国统区戏剧发展特点:(1)风格上,由冷变热(2)形式上,由独幕到多幕

(3)取材上,由以现实题材为主到以历史题材为主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毛泽东分别于1942年5月2日、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是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a,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讲话》从解放区的实际出发,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b.指明“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普及”的辩证关系 c.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证中,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文艺标准第二

影响:1.确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间的文艺走向。2.对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对文艺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晚晴文学改良的主要内容:在文学界掀起了以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改良运动。论述:一,梁实秋的文学基本观点:梁实秋发表《文学与革命》、提出......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

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推荐]

复习资料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矛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

00537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大事件第一次文代会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52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 复习资料 文学史 中国 52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 复习资料 文学史 中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