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担保法_第7章担保法
第六章担保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7章担保法”。
第六章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1995年6月30日通过,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0年9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3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2月13日起施行。
*目的及适用:
第一条 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担保方式:
一、保证
二、抵押
三、质押
四、留置
五、定金
案例分析:泸县卫生局职工熊某因购房所需,于2007年与中国农业银行泸县支行签订了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由其所在的机关作担保人,借款5万元,并于同年在泸县房监所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熊某共偿还借款15205元。同年6月,熊某又将该房转卖与第三人杨某,未办过户手续。2008年,熊某病故。熊某病故后,因借款未还清,中国农业银行泸县支行将熊某的妻子陈某和儿子以及泸县卫生局告上法庭,要求三被告还款(房屋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购房时熊某之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审理中,担保人泸县卫生局主张其为国家机关,不具有担保资格,其担保行为无效,不应担责。
答: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8条:“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的规定,被告泸县卫生局的确不具有担保资格,因此熊某与原告中国农业银行泸县支行签订的抵押借款合同中涉及其担保的内容无效。
案例分析:徐某承包A建筑公司的脚手架工程,在承包期间,徐某与B公司、A建筑公司下属的河济项目部签订建筑周转材料租赁合同,约定徐某向B公司租用建筑周转材料。合同签订后,河济项目部在合同上加盖印章,为徐某提供保证连带保证担保。租赁期限届满后,徐某欠原告租金等各项费用总计24万元,B公司索要无果,遂将徐某和A建筑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徐某支付租金,A建筑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答:*本案中,虽然河济项目部以担保方名义在合同上盖章为徐某提供担保,但作为A建筑公司为承建工程需要设立的临时机构,河济项目部欠缺保证主体资格,担保行为也未得到A建筑公司的授权,所以河济项目部提供的担保应属无效。
*《担保法》关于保证人主体资格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违反了这些规定就应承担法律责任。保证合同因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欠缺而导致合同无效,合同规定的保证义务虽不再履行,但如果保证人有过错,还应承担相应的无效保证责任。
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
在保证合同无效后,河济项目部仍然要承担民事责任,承担的不再是保证责任,而是缔约过失责任。
河济项目部对外提供无效担保的民事责任最终还是由A建筑公司承担
案例分析:某乡镇企业为购置设备,向银行贷款30万元,企业以自有工具车一辆作抵押(评估价10万元),另由乡财政所作保证。贷款到期后,企业仅归还15万元,其余贷款及利息无法偿付,为此,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乡财政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问:
1、乡财政所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为什么?
2、法院对此案应作如何处理?
3、如果保证人不是乡财政所,而是B公司,但保证方式没有约定,该案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保证期间没有约定,又该如何处理? 答:
1、乡财政所不承担保证责任,属于无效担保。根据《担保法》规定,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担保者外,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
2、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本案中主合同有效,债权人应当知道担保人财政所不具备担保资格,属于有过错,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为30-15-10=5万元,所以乡财政所承担民事责任最多只有2.5万元。
3、保证方式未约定,视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未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案例分析:甲、乙于2007年10月5日签订一借款合同,丙作为担保方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合同约定乙的还款日期为2008年2月5日,到期未还由丙对借款本金5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2007年12月1日,甲、乙双方经协商将还款期延至2008年4月5日,并通知丙,丙对此未置可否。2008年5月1日,甲因乙未按期还款而首次要求丙偿还借款本息。根据上述案情,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就保证范围而言,丙对本金的利息不承担保证责任。
2、由于丙对延期还款期未置可否,故丙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根据约定的保证方式,甲应该先向乙主张权利后才能向丙主张权利。
4、若丙不同意变更还款期,则甲向丙主张权利的保证期间止于2008年8月5日。
5、若丙书面同意变更还款期,则甲向丙主张权利的保证期间止于2008年10月5日。
答:
1、正确。根据合同约定,到期未还由丙对借款本金5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2、错误。根据《担保法》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为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
3、错误。合同约定的是承担“连带责任”。丙承担的是“连带责任保证”,而非“一般保证”。只要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4、正确。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5、正确。理由同上。补充一条:保证合同应当以书面订立。根据此规定,丙书面同意,变更有效期有效。
案例分析: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近日审理了某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与胡某、张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由于某公司未在保证责任期间向担保人主张保证责任,担保人张某则免除担保责任。胡某于2007年9月11日向某公司购买钱江牌摩托车一辆,且向公司负责人吕某出具欠条一张,约定所欠购车款3600元分两次支付,当月19日前付1000元,余款须在当年11月11日前付清并约定了违约金。张某作为担保人在欠条上签字(未约定保证方式及保证期间)。尔后吕某将车给付胡某,但胡某一直未向公司支付任何欠款。当2009年3月,吕某向法院起诉时,才发现胡某已经下落不明。
答:荣昌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与胡某基于购买摩托车买卖合同关系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该欠条的内容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因而合法有效。张某自愿以保证人的名义在该欠条上签字,与某公司形成保证合同关系,但双方对保证的性质约定不明,应视为连带责任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案例分析:陈某因生意经营需要向其朋友梁某借钱。梁某于是同意借给陈某二十万元,借款期一年,但要陈某提供借款抵押。陈某于是找到了另一个朋友张某帮忙作担保,张某愿以自己的房产作为陈某的借款抵押物,并与梁某签订了以房屋作为借款抵押物的合同。由于经营不善,一年期满陈某无钱归还借款,梁某持借款抵押合同找到张某,要求张某按合同履行,张某认为借款人是陈某,与本人无关。无奈,梁某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陈某归还借款、张某承担抵押担保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一、陈某向梁某借款二十万元,有陈某与梁某签订的借款合同,双方认可,并已实际履行;
二、为向梁某借款二十万元,张某将自己房屋抵押给梁某,并签订了房屋为抵押物的借款合同,但未进行登记。判决:
一、陈某在判决生效十日内归还梁某借款二十万元;
二、张某不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案例分析:甲为某市运输个体户,因经营需要向好友乙借款10万元,乙言明必须提供担保。经协商,甲以自己的平房三间(价值9万元)担保8万元,又以红木家具一套(价值3万元)担保2万元,双方就平房抵押办理了登记,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逾半年,甲因车祸给他人造成损害15万元,为了偿还债务,甲遂将平房三间以5万元出卖给丙,虽然丙知晓该平房已经抵押给乙,但贪图价格便宜,且甲同意一起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就欣然买受;甲又将家具出卖给了丁,得款2万元。出卖平房和家具,甲均未通知乙。1年后,因甲无力还款,乙欲行使抵押权时才发现平房和家具都已经他属,愤而诉至法院。
(1)乙是否有权就平房行使抵押权?为什么?
(2)乙是否有权就家具行使抵押权?为什么?
(3)如果该案件发生在2007年10月1日以后,又该如何处理?
答:(1)有权。分析:A该抵押权已经有效的成立了;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动产采登记成立主义,甲乙抵押办理了登记,故已经有效地成立了;B经登记的抵押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依《担保法解释》第67条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但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本案中,平房抵押已经登记,甲作为抵押人在与买受人丙签订买卖合同时未告知抵押权人,受让人丙已知晓该平房已设定抵押,但贪图价格便宜,仍签订买卖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损害抵押权人乙之利益,因此,抵押权人乙可以追及受让人丙而对该平房行使抵押权。对于丙因该房屋被乙行使抵押权而遭受的损失,其只能向甲进行迫偿,当然,丙可以先行偿还乙之债务,以使乙的抵押权消灭,而维持平房的所有权。
(2)无权。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依(担保法解释)第67条规定,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害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甲在将家具抵押与乙以后,又将该家具出让于丁,乙对该家具享有抵押权,丁对该家具已取得所有权,由此,发生抵押权与所有权的冲突。但因乙对家具的抵押未办理登记,乙所享有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丁所享有的所有权.故乙无权就家具主张抵押权。
(3)2007年10月1日以后,该案件的处理要受到《物权法》的影响;依据《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要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而本案甲的两个转让行为都没有经过乙的同意,因此,甲将平房和家具转让给丙、丁的行为无效,丙丁不能取得平房和家具的所有权,甲仍旧是平房和家具的所有权人,因此乙对平房和家具均可以行使抵押权
案例分析: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是好友,甲因扩大店面急需资金向乙借款10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将自己的奥迪车出质给乙,乙因自己不会开车,要求甲将该车开回。后甲向自然人丙借款10万元,又将该车出质给丙。丙对该车进行了占有。该奥迪车的价值为50万元。在丙占有期间,因丁向丙租用该车,丙未经甲同意,即与丁签订了租赁合同。丁因违章驾驶造成该车灭失,为此引起纠纷。
(1)本案中,甲乙之间的质押合同是否生效?为什么?
(2)甲丙之间存在何种法律关系?丙是否有权出租该车?为什么?
(3)甲可就该车损失向谁主张权利?为什么?
答:(1)未生效。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
依《担保法》第64条规定,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本案中,甲与乙之间签订了质押合同,虽然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不损害他人利益,质物价值超过所担保债权数额.但该质押合同只具备成立要件.不具备生效要件,因为质押合同的生效以质权人占有质物为要件.乙放弃了质物的占有,故乙的质权未生效。
(2)甲丙之间存在质权法律关系。丙无权出租该车。质权为担保物权,质权人对质物不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除非是为了保存质物价值的需要,因此,乙无权将该车出租。如同上述.出质人甲以自己的财产为债权人丙提供质押担保,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且将质物典迪车交付于丙占有,甲与丙之间的质权生效,甲与丙之间存在质权法律关系。在质权法律关系成立以后,质物的财产所有权仍归出质人所享有,质权人仅享有质物的占有权,依照《担保法解释》第93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处分质物,因此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以推论,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对质物不享有使用权、出租权和处分权。本案中,丙作为质权人,未经出质人甲的同意,不享有将质物奥迪车出租于丁的权利。
(3)向丙主张权利。质权人擅自出租质物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同上述,质权人在质权关系存续期间,对质物只享有占有权,不享有使用权、租赁权和处分权。擅自使用、租赁、处分质物的行为是侵害出质人权利的行为,因该行为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丙擅自出租该车,致使承租人违章驾驶造成该车灭失,丙应对该车的损失向甲承担责任。丙承担责任以后,可向丁进行追偿
练习一:2006年3月20日,上海的甲公司与北京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0吨化工原料,总价款为200万元;乙公司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后7日内付款。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以其办公用房作抵押向丙银行借款2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由于办公用房的价值仅为100万元,甲公司又请求丁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了保证担保。丙银行与丁公司的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及保证范围,但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至借款本息还清时为止。
4月10日,乙公司准备通过铁路运输部门发货时,甲公司的竞争对手告知乙公司,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将要破产。乙公司随即暂停了货物发运,并电告甲公司暂停发货的原因,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告知乙公司:本公司经营正常,货款已经备齐,乙公司应尽快履行合同,否则将追究违约责任。但乙公司坚持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急需这批货物,只好按照乙公司的要求,提供了银行保函。5月25日,乙公司收到银行保函,当日向铁路运输部门支付了运费并发货。货物在运输途中,遇泥石流灾害全部灭失。借款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没有偿还丙银行的借款本息。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乙公司暂停发货是否有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
(2)在买卖合同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如何交付标的物?。
(3)丁公司应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还是一般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4)丁公司的保证期间为多长?并说明理由。
(5)丙银行可否直接要求丁公司承担200万元的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练习二
2007年1月l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CAT320B型挖掘机5台,每台40万元,共计20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甲公司向乙公司付款100万元,余款自挖掘机交付之后每月5日前支付l0万元,10个月付清;甲公司任何一个月未按期付款,乙公司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货款付清之前,乙公司保留该5台挖掘机的所有权。乙公司在收到100万元货款后3日内交付挖掘机。
甲公司依约支付100万元货款,乙公司在约定时间内向甲公司交付挖掘机时,因合同未约定履行地点及履行费用负担,双方发生争议。在争议未决的情况下,乙公司委托运输公司将挖掘机送到甲公司,为此支付运费l万元。在乙公司保留挖掘机所有权期间一发生以下事实:
(1)甲公司发现一台挖掘机有重大质量问题,无法使用;(2)一台挖掘机因被突发洪水浸泡受损,送丙修理厂修理,因未支付修理费而
被丙修理厂扣留;(3)甲公司将一台挖掘机出租给丁公司,租期3个月,获得租金1 0万元;(4)甲公司连续3个月没有支付货款。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该买卖合同的履行地点?并说明理由。
(2)如丙修理厂不知保留所有权的事实,丙修理厂能否对挖掘机行使留置权?并说明理由。
(3)在甲公司连续3个月没有付款的情况下,乙公司能否要求解除合同?并说明理由。
(4)在甲公司连续3个月没有付款的情况下,乙公司享有什么权利?并说明理由。
练习三:A企业为了控制合同风险,明确规定其法定代表人郭某对外签定合同的最高限额为200万元。2005年4月1日,郭某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代表A企业与B企业签定了一份250万元的买卖合同,B企业并不知道郭某违反了A企业的内部规定。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由A企业在2005年6月5日前向B企业提供货物,B企业收到货物后的10天内支付货款250万元。2005年6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全部货物的生产,6月2日A企业有确切证据得知B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不能支付250万元的货款。6月5日,B企业要求A企业提交货物,遭到A企业的拒绝,A企业要求B企业提供担保。B企业以自己的厂房作为抵押,担保的价值为100万元,同时B企业请求C企业为保证人,C企业担保的价值为150万元。
6月20日,A、B签定了抵押合同,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厂房的所有权直接归A企业所有。6月22日,A、B企业办理了抵押物的登记手续。6月30日,A企业与C企业签定了保证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C企业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双方未约定保证期间和保证担保的范围。7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B企业提交了全部货物。B企业接到货物后,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未提出异议,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7月10日(支付货款的最后期限)不能支付货款。7月12日,A企业向B企业要求行使抵押权,发现该厂房已经被政府有关部门征用,B企业由此获得补偿金80万元,在A企业的要求下,B企业将80万元的补偿金全额支付给A企业。2006年4月1日,A企业要求C企业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其担保的150万元,C企业表示拒绝。A企业于是请求人民法院判定C企业履行保证责任。
要求:(1)A、B两个企业签定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A企业在2005年6月5日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为什么?
(3)A、B两个企业签定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4)在A、C企业的保证合同中,C企业的保证期间是什么?
(5)A企业是否有权要求B企业80万元的补偿金?为什么?
(6)C企业拒绝履行保证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担保法试题一、、判断题1、担保法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 )。2、担保法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
一、填 空 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下列担保的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臵)和(定金)。 2、《担保法》所称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
1某股份有限公司书面授权其上海分公司在40万元以下提供保证。某实业公司因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请该上海分公司为其提供担保。该上海分公司以保证人的身份在借款合同上盖章,后实......
法律题库(主要为物权法及担保法类)一、单项选择题1、机动车在以下哪种情形不需要办理相应的登记( C )。A、所有权发生转移的B、用作抵押的C、进行大修的D、报废的2、担保的......
担保法名词解释什么是担保担保,指以确保债权清偿为目的的行为。特指《担保法》规定的担保,即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