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涉税相关规定简析_业务招待费的税法规定
业务招待费涉税相关规定简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业务招待费的税法规定”。
业务招待费涉税相关规定简析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经营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但其超标扣除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所得税汇算时涉及调整最多的成本费用项目。对其不能税前扣除的部分直接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对于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应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如何把握双重扣除标准、如何划分与业务招待费易混淆的几种费用两方面进行简介。
一、企业所得税中双重扣除标准的设定:60%与5‰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一)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把握
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却没有作出详细的解释,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中指出:业务招待费支出的税前扣除的管理必须符合税前扣除的一般条件和原则,如企业开支的业务招待费必须是正常和必要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一般要求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必须有大量足够有效凭证证明企业相关性的陈述。另在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合理的支出”中也指出合理性的具体判断,主要是看发生支出的计算和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一般经营常规,如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与所成交的业务额或者业务的利润水平是否相吻合等。
(二)计算基数的设定:销售(营业)收入包括哪些收入项目
根据国税函[2008]10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的补充通知》附件中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的规定:“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该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从申报表上可以看出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很明显,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但不包括营业外收入。同时企业计提招待费时必须是当年的销售(营业)收入才可以作为业务招待费的计算范围,企业查补以前年度的销售收入不能计入当年业务招待费的计算限额。
另外企业在季度预缴申报时按《关于印发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填报说明的有关规定进行填报,待年终汇算清缴时再予以纳税调整。
(三)发生额的60%
出于商务招待与个人消费难以明确区分的特性,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四)示例:
企业对业务招待费进行纳税调整时,可以分三步操作:
第一步,就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或者无法证明其真实性的业务招待费,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步,就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总额的40%,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步,就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总额的60%,与销售(营业)收入的5‰进行比较,如果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5‰,则应当就大于的部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如: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30万元,当年按税法规定确认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甲公司2010年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额计算如下:
第一步,调增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的40%,即12万元(30×40%);
第二步,计算税前扣除限额,即2000×5‰=10(万元);
第三步,比较实际发生额的60%与销售(营业)收入的5‰部分大小。实际发生额的60%为18万元,而销售(营业)收入的5‰为10万元,所以税前扣除限额仅为10万元,应纳税调增8万元(18-10)。
综合来看,业务招待费合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8=20(万元)。
二、常见与业务招待费易混淆的费用处理
在税务执法实践中,税务机关通常将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饮、住宿费、香烟、食品、礼品、正常的娱乐活动、安排客户旅游等项目。但是有的财务人员见到餐费发票就作为业务招待费处理,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应仔细分析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避免将不属于业务招待费的内容列入业务招待费核算,给企业增加不合理的税负。下面将几种常见与业务招待费易混淆的费用进行比较。
(一)差旅费:
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企业所得税规定计入差旅费的支出,属于正常的经营支出,可以在税前全额扣除。《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 84号)文件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面对业务人员出差报销的大量票据进行划分,哪些是出差人员的正常餐费支出,哪些是招待客户的支出,哪些是为客户购买礼品的支出。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出差人员的餐费支出都是一定标准的。然后,按照分好的费用,将属于个人正常差旅餐费支出计入“管理费用——差旅费”等科目,将招待客户的餐费及赠送客户礼品计入“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科目。
(二)会务费:
会务费是因为召开会议所发生的一切合理费用,包括租用会议场所费用、会议资料费、交通费、茶水费、餐费、住宿费等等,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为方便省事或公司没有大型的会议厅,而租用综合性酒店,即住宿、就餐、会议均在一个酒店,会议结束由酒店统一开具会务费发票。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为经营而发生的会务费允许税前扣除,但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 84号)文件规定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也就是说根据企业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只要是与会务费有关的支出,且能提供相关资料证明的,应按其费用实质,作为“管理费用——会议费”或“销售费用——会议费”核算。
会务费可以税前全额扣除,财务人员要正确划分,并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明材料备查。但值得提醒的是要注意合理性及真实性,且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
(三)业务宣传费:
业务宣传费是企业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主要是指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包括企业发放的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 在订货会或商品展销会结束后作为礼物无偿赠送给客户等。账务处理应借记“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贷记相关资产类科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虽然业务宣传费也不是税前全额扣除,但其扣除比例比业务招待费高且可年度结转扣除。
(四)员工餐费:
一些企业为解决职工的午餐问题,统一由某餐厅供餐,由公司统一结算,结算时餐厅开具的餐费发票,此项费用属于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间接人工费用,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其他相关支出,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应做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核算,同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认为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员工工作餐与接待客户无关,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间接人工费用,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
总之,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要注意与本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且必须具有正常性、必要性、数额合理性,同时财务人员对证明资料的收集对税前扣除也很有帮助。
业务招待费的涉税风险提示业务招待费概念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
业务招待费使用管理办法(暂行)一、为加强本公司费用管理,控制成本开支,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有利工作的原则,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二、只有为公......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文件编号:YLJT/GD/CW//02 版 号:[B/0]编 制:财务管理部 审 核:张占强 复 审:赵成霞 审 批:潘 刚日 期:2011年12月31日1.目的为进......
天津春发管理模式设计稿XZ-BG/ZD---04 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业务招待费的合理使用,提高效能,增加透明度,培养勤俭自律的工作作风,特制定本规定。第二......
河南中房威泰置业有限公司业务招待管理规定一、公司本部所有业务招待均由集团工作部统一登记、管理和结算。二、业务招待坚持对口接待、提前申请。1、各部门来客接待需经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