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惟贤——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1、惟贤——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眾善奉行——佛教思想與企業的和諧發展
惟賢
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
一〃善的定義
善者以利他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純淨此世後世均得饒益,故為善。
二〃善的類別
1:人天善,以淑世善民為主,如五戒十善,儒家的五倫八德等。2:解脫善,以清淨三業,解除煩惱為主,如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等。
3:菩薩善,以四弘誓願度眾生成佛為主,受持菩薩三聚淨戒。先說人天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一個完人,完成人的人格。即首先要做一個完人,提高人的道德,太虛大師有兩首詩:第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第二首“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把這些做好了,就是一個好人。中國儒家的道德標準相當於人天善,追求在人格上的完善,修養身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心思想是仁愛。人天善包括了五戒十善,在欲界天的範圍內,修人天善的要點是要孝敬父母,恭敬師長,報四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國土的承載之恩,眾生的互濟之恩)。
再說解脫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一個超人,中國道家的追求類似於解脫善,例如:少欲淡泊,清淨無為,求得身心解脫,達到天人的境界。以佛教來說,它已超出了欲界天,到了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四空天,但還是在三界之內。
第三,菩薩善就是太虛大師所說的做超超人,就是菩薩。菩薩發大乘心,發四無量心:慈悲喜舍。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見善隨喜,平等待人,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一,身和共住。身和就同在一貣住,共同生活,互相關懷照顧。二,口和無諍。大家彼此之間,不貣爭論,不看別人的短處,看別人的長處,以長補短。
三,意和同悅。大家內心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彼此友愛,心性愉快。
四,戒和同修。大家共同修持遵守戒律,規章制度,互勉共進。五,見和同解。大家都具有正知正見,得到佛法修持上的提高,享受法益。
六,利和同均。在生活上、穿衣吃飯、參學旅遊、交通等各方面,共同享受,不搞特殊。
在當今來講。六和僧團的建立要加強三個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
思想建設包括信仰、道風、正見,要有正確的信仰,樹立道風;堅持正確的見解。
組織建設就是加強領導、工作班子的組織,建立制度,共同遵守,分工合作,互相團結。
作風建設就是以戒為主,要有品德,行住坐臥,待人接物,實現廣大清淨、正直慈悲,要有品格,必須以這三個建設實現六和僧團。
假如家庭實現和合,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企業有這個精神,就是一個和諧的企業,一個優秀的團隊,就能和諧發展,以六和僧團為榜樣進行企業管理,進行內部建設,就可以達到和諧發展的境界。企業在良好的流程機制中運轉,員工在一個和諧良好的氛圍中工作,工作效率高,工作心情愉快,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複次,據《大乘法華經》講:一切世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順正法,企業也是面向人民大眾的資生事業,若以依佛法和合思想為指導,企業不但發展,而且順于正道。
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座谈会发布时间:2011-07-18 浏览次:159次 累计分数:5分2011年7月8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了2011年度1-6月份新进员工座谈会,本次座谈的主题是“企业与员工和谐发......
我与企业共发展做为一名企业员工,不管在什么企业,都应该做到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个人发展的前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前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呢?我认为,企业就是一棵树......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调研报告)安庆石化劳务公司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党政班子认真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落实,在劳务公司全体党员中加以正确引导,及......
简析企业文化与企业和谐发展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倡导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注意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通 过文化......
营造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氛围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追求的主题,国有企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员工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