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作文训练5(推荐)_高三作文片段训练
届高三作文训练5(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作文片段训练”。
2018届高三作文训练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弹性处罚”外卖小哥难逃“法外情”嫌疑
冲锋衣、电动车,后座绑着泡沫箱,飞驰中的外卖小哥,悄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近日,杭州交警面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下称《手册》)。手册与驾照式样相似,申领人通过专项考试后获得。持证后,如果送餐人员因交通违章,需要现场接受处理,警方考虑到“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可要求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
这个《手册》看似较为“人性化”,但细读就会发现,它好像就是为“特殊群体”快餐小哥们发放的“特殊驾照”,而说它是“特权驾照”都不为过。虽然其中也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上看似与普通人无异,如闯红灯、越线、超速、逆行等,但在处罚的时间规定上就是在搞特殊化。例如,其他人违章必须延误行程接受处罚,而外卖小哥却可以在取得《手册》后延迟接受处罚,目的是为了照顾快餐小哥不耽误送餐。可是,照顾了外卖小哥,那对其他人公平吗?如此仅照顾外卖小哥,就可视为“法外情”。即便是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也解释不通,怎么看都是“法外开恩”。
如今,人们对外卖小哥频频违反交通规则怨声载道,逆行、闯红灯、随意变道、见缝就插、超速等成了小哥骑行的常态。市民见到骑行的外卖小哥基本上都是躲着走,因他们对交通规则总是置之不理。如果再给他们发放“特殊驾照”,那又与纵容违法何异?如此做法势必给外卖小哥违章驾驶带来更多底气,却给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无论是通过考试取得《手册》也好,7天内自行到电动自行车现场教育点参加接受教育也罢,看似都与其他人不同,这就是在享受特权
那么,谁给了外卖小哥的“法外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情外卖小哥,那么收废品小哥,或同样赶时间的快递小哥谁同情?快递小哥与外卖小哥的人数同样庞大,快递包裹的数量看似比送餐量更大。谁敢说吃饭重要,快递包裹就不重要?它们同样都是民生。在规则乃至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即便是外卖小哥可以免除“当场处罚”,允许他们自由支配时间,选择认为合适的时间再去受罚,但为何仅规定“外卖小哥”有这样的特权?因此,无论以何种借口,都无法排除为外卖小哥“网开一面”的嫌疑。
外卖小哥的辛苦几乎人尽皆知。他们一年四季在酷热、严寒、雨雪中不停地送外卖,如此才能赚来一点辛苦钱,对他们的辛勤付出人们理当报以同情。但“弹性受罚”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而是要从背后挖掘外卖小哥为什么要如此玩儿命地“多拉快跑”。最常见的借口就是“接单”后如不按时送达就将被投诉,小哥被老板扣钱。然而,就是再“饿”,也不能以破坏法律规则或以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代价,再想赚钱,也不能以破坏公平的方式获得特权。
其实,外卖延误后受损的不仅是外卖小哥,更是期背后的快餐老板。所以,让快餐老板想办法,才符合道理。表面上,“弹性受罚”是对外卖小哥的理解和宽容,实际上受益的是资方快餐老板。多跑几分订单的快递小哥确实是弱者,多挣一点钱也不容易,但这背后是快餐企业对外卖小哥收入的无情挤压,甚至是对小哥的无情盘剥所导致。同情外卖小哥,就该从根本上找原因,而不是以破坏社会公平为前提,再为外卖小哥制定一个特殊政策,为其发放“专属驾照”。
由此,若想让快餐小哥避免遭受经济利益损失,就要从源头上,即从快餐经营者那里着手,采取措施倒逼经营者充分尊重快餐小哥的权益。而不是以保护快餐小哥经济利益的名义,破坏规则,在法律上为其网开一面。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的作文,可以从交警的角度分析“温情”的一面,可以从“小哥”的角度分析“违规”的一面,可以整体分析“情”和“法”的关系。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从交警的角度分析“温情”的一面,从“小哥”的角度分析“违规”的一面,从整体分析“情”和“法”的关系。
2017届高三作文训练1.【原题回放】李宇春进北大据报道,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讲堂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句话,就让在场的1500名大学生为之疯狂和尖叫,以致场面失控,人群骚动。此......
2018届高三写作训练一 (审准题意)写作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 审准题意[专题引语]考场优秀作文,第一要领是符合题意。而现在的作文命题是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方兴......
2015届高三专题训练(病句)1.(大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
用生花妙笔,抒写如诗篇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1.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2014届高三作文训练( 6)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四——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