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_微格教学法
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格教学法”。
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声乐微格教学法,通过对微格教学法在其他学科运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声乐课的特殊性和声乐教学原则,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微格教学在声乐教育中的应用,使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更加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师声乐 集体课教学 微格教学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声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是向社会输送普通乐教育的合格师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师范声乐教育专业受音乐专业院校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从思想、学习到实践中,均不同程度地形成了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而忽视教学技能学习与训练的习惯,这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高师声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高师声乐教育领域引入微格教学,使学生对声乐课堂教学的研究进入到更加微观的层面,使每种教学技能的培训内容、范围、效果和质量更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教学技能的培训和评价更具有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微格教学的引入,在沟通声乐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实践上能够有效、便捷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高师声乐课教学一直深受音乐院校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作为师范生的授业能力的培养,这导致高师声乐课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声乐师范教育工作者感觉到传统声乐教育实习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后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逐渐越来越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近几年来如何突出,声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完善实习环节一直是各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建设改革的动力,而微格教学的反馈及时、准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和信息沟通,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强化等优势恰好为高师声乐教育实习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
二、高师声乐教学中引进微格教学法的实用性
把微格教学引进声乐课堂教学中,给各种教学技能训练带来了便利,也给教学研究与实验带来了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比如声像纪录分析法、师生相互作用分析法等都为我们认识、研究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手段。在中学声乐课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应用微格教学只需要建立一间微格教室,一台摄像机、一台录音机即可工作,普通中学都有条件建设微格课堂,开展微格教学和教研活动。
三、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的运用
(一)传统的教学法培训主要是指声乐教学法课,这种大课通常是学习理论只是,试讲机会本来就很少。即便试讲,面对整个班级的同学,由于人数众多,心理压力大,而紧张、手足无措。有时一次失败都可能给该生后面的实习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师范生都还没有熟悉教学技能运用的情况下,让他们直接去中小学班级教学,面临的将是在45分钟内如何陌生的环境中指挥一个陌生的团体,于是他们极易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驾驭教学内容,变得焦虑和无措,往往就无暇顾及教学技能的运用和教学目标了。
(二)微格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和组织者,这样就能拉近指导教师与师范生的距离,学生模拟授课时间只有7分钟左右,练习时面对的是小群体,这就减轻了师范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学生既是角色扮演者又是评价员,其他学生在试讲者授课时只需要观察试讲者授课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授课者在心理上不会有很大压力,也不易产生紧张情绪。微格教学应用当堂摄录当堂回放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在授课后立即看到自己的授课情况,顺应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对这种授课形式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反馈非常及时,学生印象深刻清晰,易于评价和主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师范生的心理能够非常放松,可以思维活跃、轻松充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示范录像,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观看有经验教师优秀的教学示范,有利于师范生形成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上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心理图式。
四、结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按照微格教学的方法,把课堂教学全过程分成若干个部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研究、解决,然后再把各部分综合起来整体考虑、设计、操作,将必然使人产生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中学音乐教育日益显示出了其重要的作用,在科目繁多、任务繁重、心理负荷过重的中学生生活中,音乐是调节学生身心、美化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良药。音乐课堂教学无疑应成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直接窗口,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求实。
参考文献:
[1]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版
[2]宣桂新,《德国的微格教学》,《高等师范教育》,1995年第5期
[3]郭友 毕小白,《对日本微格教学发展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4]陈传锋编著,《微格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童春燕,(1974.1.29)女,福建连城,本科,讲师 研究方向:音乐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浅论高师声乐教学法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摘要:声乐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重任。在现实中高师院校对美声、民族演唱有深入研究,但对中小学声乐教学中的教法研究却很少......
浅论高师声乐教学法论文摘要:声乐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重任。在现实中高师院校对美声、民族演唱有深入研究,但对中小学声乐......
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汪振海 河北大学教育系 河北保定 071002 张东慧 任丘市教委 河北任丘 062500 摘要 微格教学法是一种新的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它是随着......
论微格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师的合唱教学的课堂规模过大,声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如何解决此问题许多高校合唱课程做了很多有利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