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_生活与哲学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活与哲学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分别是:转发500次、土豪、以房养老、五仁月饼、女汉子、第一口奶、社会抚养费、交通拥堵费、5元硬币、中国式放假。这些热词涵盖了时政、娱乐、民生等社会热点。这说明()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十八届四中全会最大的期待,就是全面彻底地清理和废除中国右派的制度性法律成果。这说明()
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③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须符合它所发生的时代和条件
④人能够根据实践的需要废除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始逐步调整完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规律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5.2014年10月16日,由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主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承办的《当从群众中走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展在革命老区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对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有如下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②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③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实践群众观点④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我国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这里的改革()
①能增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活力
②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措施
③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的性质④能够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颗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①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
②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③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④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自古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岜沙苗寨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村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树来庇佑。苗寨里的人无论出生或去世,都会种一棵树表示纪念。在“人本是树”的生命哲学的引导下,村民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更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发挥意识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哲学的智慧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慢慢地升起。”乡村医生周月华左腿残疾无法正常行走,18年来,一直趴在丈夫艾起的背上,“爬”遍了方圆13平方千米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 000名村民服务。他们的事迹启迪我们()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⑦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II.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段对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①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②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③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的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启示我们,面对复杂的社会,要不迷失人生方向,就必须()
A.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努力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完全统一
C.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明辨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曲直
D.摆脱社会历史对我们的制约,永做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志青年
13.五一劳动节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来自全国的不同地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说明人生的价值在于()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D.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14.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5.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说:“追逐梦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擦干眼泪不轻言放弃,就会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要取得成功必须以挫折和困难为基础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江西新余的退休教师蒋国珍老人,在很多人眼里算得上是一朵“奇葩”:自己一生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但是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许许多多的学生读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后来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B.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 c.家庭状况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价值选择有自己的理由,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17.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这则寓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幸福观对人生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③要充满信心t在顽强拼搏中追求幸福④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安徽省的刘恩连,丈夫因病去世,留下20多万元的外债。5年来,刘恩连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将欠款一笔一笔偿还,用诚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赢得了“信义妻子”的称号。她的事迹表明()
①要以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诚实守信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t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我们党关于社会公平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物质对意识具有依赖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写丁·路德·金有一句名盲:“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③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21.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新型城填化应该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蒙.某城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奠定城市定位,以人为核心,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规划村镇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之地,受到市民普遍好评.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该市城镇化建设思路的正确性.(10分)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下中国道德的力量正在强劲涌动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伸臂去接坠童的“最美妈妈”,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不收盲人出租车费的“最美的哥”.放弃了学校期末考试去北京义捐骨髓的“最美大学生”„„他们的义举不仅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也诠释着人性的真善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创造“最美”人生。(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徒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材料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M市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每个区域独立规划;二是围绕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与产业园区互动发展;三是注重传承与发扬相结合,让小镇彰显魅力;四是突出以人为本,把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解决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问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M市的做法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要求。(8分)
(3)谈谈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如何实现系统优化。(8分)
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1.D 2.A 3.B 4.C 5.B 6.C 7.C8.B 9.C 10.C 11.D I2.C 13.A 14.A15.D 16.A 17.C 18.C 19.D 20.A
21.答寨: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该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市的城镇化建设尊重了市民意愿,顺应了市民的期待。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尊重客观规律、以人为核心,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22.答案:(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我们青年学生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3.答案:(1)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③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2)①M市坚持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M市围绕产城融合,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等互动发展,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M市注重传承与发扬相结合,坚持了辩证否定的发展观}④M市要求推进城镇化要把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抓住了主要矛盾.
(3)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矜持因素,被时下......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5×2分=50分) 1.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
2013年高考试题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2013·新课标Ⅰ卷·22题)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2016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2广东).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