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_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然而领导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地顺势而变,需要不断创新。领导艺术应该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企业的朝气、活力,甚至生死存亡都和领导层是否得力密切相关。对于一个亏损企业,领导班子的更换往往会使企业起死回生。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企业;领导;员工激励;思想政治

1.管理心理学

1.1 管理心理学简介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以组织中以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 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1.2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

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2.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

管理心理学是指对组织内人的行为和态度所进行的系统研究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帮助我们解释控制人的行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及员工。企业的创建、壮大、发展和团队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拥有一个好的团队,企业才能从中得到发展的动力。而一个好的团队更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领导心理和行为、工作动机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管理心理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1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怎样运用于企业中

2.1.1、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

重视员工、了解员工的需要,把组织目标变成每个员工自己的需要,把企业的利益与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人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邓小平同志说过:只讲革命不讲物质,那是唯心主义!

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价值观。因为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它可以影响其个人态度。马克思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而做事,就什么也不能做。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应当录取不仅有能力,经验和工作动力,而且要与组织相一致的价值观的求职者。

(1)薪酬激励传统的人力资源认为薪酬是用来满足员工较低层次需要的,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论及只有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传统认知上的低层次需要,薪酬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础,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的根本保证。

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薪酬的内涵己经发生了变化,它不仅能够用来满足人们低层次的需要,而且薪酬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人所拥有的身份地位及成就的标志,高薪意味着事业的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将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的激发作用和巨大的推动力。从这一深层次的意义上讲,薪酬也就成为知识型员工满足自己高层次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薪酬激励能够充分的带动员工的积极性。

(2)由于知识型员工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企业应意识到单纯的薪酬难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而应该考虑更为丰富的报酬激励方式,如机会、职权、信息分享、股票期权和荣誉等,尤其是股票期权被认为是最具有激励作用的长期激励方式。

(3)股票期权奖励是指公司授予其员工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权利,这种权利的持有者可以获得股票市价和规定价格即行权价之间的价差,是一种基于经营结果的奖励形式。股票期权包括经理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计划等,通过股票期权,企业所有者可以利用一种长期潜在收益激励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股票期权可以使企业不必向知识型员工支付高薪,知识型员工可以通过行权获得收益,由于知识型员工的薪水大多很高,需缴纳很高的税,而以期权支付薪水,知识型员工就可以享受减税的好处。

股票期权是一种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股票期权使企业的发展与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息息相关,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4)工作及发展激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良好的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等,只能使员工的不满意感消除,但只有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才能产生激励作用。对员工来说,保健因素是其基本需要,但是工作、成就、成长等面的需要更重要,也就是说,只有靠激励因素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

根据员工的自身特征,对其进行工作激励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从工作本身人手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企业应该为他们安排恰当的工作,并尽可能地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同时要授予他们与其职责相适宜的决策权和行动权,并及时对他们的工作效果进行反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这样,他们在工作时会乐在其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得完美出色。同时,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和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需要,总是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希望对工作承担责任,喜欢适度的风险,希望获得有关其工作绩效的迅速且具体的反馈。

(5)其次,培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员工对高层次的需要比较迫切,在工作中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很强,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满足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知识型员工在自我充实的同时,很容易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6)最后,还应该满足知识型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等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的目标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人的生存需要越来越得到满足,对人和人关系的需要和工作成就的需要就越强烈。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为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发展作为内在激励因素,对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很少有哪种需要会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价值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员工十分关注自身的发展,有着发挥自己的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企业如不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就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甚至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外流。

2.1.2、增强员工归属感的作用

人群关系学派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可以增强归属感,使企业领导的意图便于贯彻执行,对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有利。因此沟通这一点对于管理者与员工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积极倾听,克制情绪等方法来提高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家对人群关系的看法是搞好人群关系是为了更好的部属贡献出自己的才智,汇集各方面的知识、意见、经验与决策技能,使公司的决策品质能获得改善。

(1)允许员工参加群体决策,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增强员工的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满足他们被尊重和信任的需要,产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可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有了发言权,进一步增强自豪、自信、自强、自制的能力。企业员工参与决策的人数越多、次数越多,对群体的认同感就越强,因而越有利于群体作出正确的决策。

(2)对企业员工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特点,提高其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注意把员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企业或组织的集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至于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知识型员工在自我充实的同时,很容易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3)另外,企业要通过赢得人心来满足员工的社会交往需要。马斯洛认为,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这类需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中,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比如,可以建立职工之家,组织旅游或娱乐活动等来增加团队的友谊和凝聚力。同时,关心员工生活和疾苦,不仅要关心员工本人,还要关心员工家庭和亲人。员工的生老病死、红白喜事企业都要有所表示,营造亲情管理的氛围,给员工以“家”的温暖。其次是制定并宣传企业奋斗目标和长远发展愿景,鼓舞员工士气。管理者必须告诉员工,他们正在追求什么和正在干什么,公司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是激励人心的,共同的愿景会使企业上下团结起来,使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战胜困难,创造辉煌。

2.1.3、提高员工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与气氛,让员工加强讨论、勤于学习和思考,让员工了解企业,有助于员工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活动。

2.1.4、能有效化解投诉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表示出一定的态度或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属于情感过程,也可称为情绪过程。当人们发生了某种欲望或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心理学上称为动机。了解和掌握人的情感和动机的发生,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能有效地 “ 冷却 ” 愤怒者的情绪。

(1)所以首先管理者对人格差异最大的理解的价值也许在于挑选员工。如果注意给不同的人格的人匹配与其相适的工作,你就可能得到表现更出色的员工。更少的减少了投诉的机会。

(2)同时理解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管理者大大提高对个体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3)注重与人的沟通,注重处理谈判技巧,努力达到双赢的效果。考虑应变措施。发生矛盾和冲突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够及时控制,保持谈话能够继续下去。谈话中要端正态度,先要平等相待,要注意交心。要控制情绪。最后谈话要讲究艺术,不同内容的谈话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为缓解员工与顾客的矛盾,不妨可以开展各种载体活动,在为顾客提供方便、优质服务问题上,改进方法。又如部门间或部门内由于工作上的不协调也会影响顾客的心理和对企业的形象,及时主动做好工作,协调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关系,对工作的正常运转、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安全感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发扬民主,会上能协调好的就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组织职能部门人员深入一线利用晨会、座谈会等方式做好协调,另外,组织部门负责员工、骨干外出学习,每年组织企业员工旅游,开阔视野,增强部门之间、同志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等等。

2.1.5、提高员工思想觉悟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用正确的思想内容、正确的工作方式,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为组织实现目标、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的一种活动。

(1)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社会企业群体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花大力气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从而能够准确地测、正确的引导和严格地控制员工的行为,使管理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2)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渗透到业务中去,在充分发挥对企业业务工作的引导、保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工作条件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来模糊分散的群体心理变为明确系统的群体一致观念,人人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而努力。

(3)个别谈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个别思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获取思想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需要与人谈话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把“话”谈好。有的人很会“谈话”,一谈常能迎刃而解;有的人却不会“谈话”,一谈反而变复杂。因此,要做好谈心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把握好管理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3.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通过对管理心理学效用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分析,对管理心理学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时目标一致的管理心理学效用、群体决策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个体谈话的管理心理学效用、职工生活方式管理心理学效用、协调关系的管理心理学效用以及加强管理心理学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进行探索。因此管理心理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无处不在,意义重大。

4.参考文献

1.《管理心理学》

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2.《管理精英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润宇

3.《领导艺术与管理心理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MBA教材 4.《读心理,会管理》 胡国栋

5.《管理心理学》

卢盛忠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美国)彼得·德鲁克

7.《做最好的执行者》

吴甘霖,邓小兰 著

8.http://wenku.baidu.com/ 9.21.http://zhuanti.psychcn.com/zhuanti_text/11/06/28/1156324e0950f124a73.shtml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浅议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摘 要】管理心理学最早起源于西方,发展于20世纪,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导组织管理方向的发展,同时帮助组织分析员工的行为规......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管理心理学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管理心理学在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掌握好管理心理学,开辟一条企业管理新途径,对于......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 浅谈 企业管理 管理心理学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 浅谈 企业管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