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道德与法治《扬起理想的风帆》德育一体化课例_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初一道德与法治《扬起理想的风帆》德育一体化课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德育一体化教学课例

教材分析:

《扬起自信的风帆》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认识自信的来源,掌握获得自信的方法,认识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自信的品质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白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努力做一个自信的人。本节以生活主题为统帅,对心理健康、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卑的危害和自信对成功的重要作用;在道德方面,教育学生要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一个自信的人。学生分析:

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遇到的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在自立能力上,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因为不能妥善地处理,使自己的自信心遇到了挑战,甚至发生了动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做一个自信的人。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关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和探究创新,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因而教学中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运用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学习、创新,使自己成为充满自信的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有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在生活中增加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让学生弥补不足,增强实力,认识到轻视自己或过高估计自己是错误的,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学习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找到自信的“支点”,树立充分的自信。能够以自信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感悟、讨论、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学会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信的“我”。

3、知识目标:了解一个人要树立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明白正确认识自己在树立自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自信品质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自信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必须掌握培养自信品质的基本方法,进而树立自信心,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教学难点:自信的重要性。理论性较强,结合生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准备:

网络、小品、教师课件、学生提前搜集的有关自信的小故事等 教学流程: 读故事,导新课

(在生搜集的自信的故事中选取一个故事分享)

云帆沧海——翟墨是个画家。他原本与航海无缘。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2007年1月6日,翟墨从山东日照起航。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他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终于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这两年半,他历经艰险,不断地挑战自身的艰险。他路过拿破仑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岛。上岸后,他直奔拿破仑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没有中文。翟墨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而震动。这次我来,就是告诉你,中国这头睡狮已经睡醒了。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得翟墨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放弃? 学生交流:略

点评:这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教师总结:自信是人们成功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拥有了自信才能走向成功,那么什么是“自信”?它到底有怎么样的神奇力量呢?

一、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相信自己》

请学生谈一谈听了这首歌的体会。介绍这首歌曲,从而指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自己,有自信——引出课题《扬起自信的风帆》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翟墨因自信取得的案例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自信带来的成功体验。再结合相信自己的音乐,调动生的积极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感悟:什么是自信?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 多媒体展示:自信一族的另一案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设计意图 :通过小泽征尔因自信取得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感知自信带来的成功体验,也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使得小泽征尔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放弃? 学生交流(略)教师提问:你有过因自信获得成功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温馨提示:可以是学习、生活、体育、文艺等方面,还可以是只是、技能、特长等方面。

学生交流:略

教师总结:听了大家分享的这么多自信的故事,老师感到很高兴。一个个小小的自信,渐渐积累起来,就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自信”呢?

学生交流:自信就是自我肯定与自我相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做什么事一定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师过度:知道了什么是自信,那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些充满自信的照片吧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2013年6月10号“神州十号”航天员首度亮相,坦言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务。

图片二------没有四肢的尼克、胡哲骑马、打鼓、游泳、足球等样样皆能的视频。

学生交流观后感;略

教师总结:自信对一个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的人会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并发掘自身的潜能;会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详见课本(P84)怎么才能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培养自信的方法。

三、共同探讨:树立自信的方法。

(一)发现自我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教师出示投影:学生阅读下列内容 :

有一个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学得不好,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自信。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点,先不和其他同学比,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得50分,经过努力得了51分。老师鼓励说:“有进步,下次争取60分。”就这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终于跨进了中上等成绩学生的行列。合作探究:

1、老师的话对中学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学生成绩的变化对他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3、上述事例说明什么? 学生欢乐共分享 学生自由谈论。

多媒体呈现:大仲马的照片

教师过渡: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吧?他是法国的大作家,一生写下300多部著作,许多作品家喻户晓,但一个如此辉煌的人成功的背后也有一段凤凰涅槃的故事,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教师放课件(课本P85)

教师引导:一个自以为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是怎么样找到自信的? 学生交流:略

教师点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些突出的优势就是自信的支点。一个人只有找到自信的支点,才能自信起来。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那他就不可能自信的。要善于从不同方面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便找到自信的“支点”了。板书:找到自信的“支点”(设计意图:通过生接近的例子,再到名作家大仲马的故事,让生理解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相信自己,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在生活中积累成功

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和积累。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都有成功的记录。一个人成功的机会越多,就越能获得自信。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去体会这个问题。

刘东生院士说:我的有关“黄土曲线理论”的提出就是多年积累的结果。教师:一个人的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和积累,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社会问题观察:教师出示投影:

1、邓小平的话为什么那样充满自信?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1、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政府有能力恢复香港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实证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

相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台湾问题也会得到圆满解决。

2、我们要发奋学习,把祖国建设的繁荣昌盛。)

学生体验践行:每个学生每天找到一件或几件成功的事情,准备一个成长记录本记录下来,一天天的坚持,慢慢就会发现,这些小成功就会使你变得越来越自信。

教师总结:成功的体验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都有成功的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自信提升一大步。板书:在生活中积累成功。(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成功经历记录下来,从而不断获得自信。课堂上让学生先交流,互相启发,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认识。)

(三)正视不足,变弱为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点和不足是影响自信的重要因素。多媒体呈现课本P86下探究分享 学生畅所欲言:小立的自信来自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要明白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善于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我们将更加自信。若果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积极面对并改正,变弱为强,变得更有实力,更加自信起来。安排学生活动:(可以放到课后坚持记录改进)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月以前 现在 一个月以后 学习 行为规范 交往 处理问题 其他

生大声朗读读一读(P87)我能行 教师格言提示

1、同学们听说过牛顿吧!请记住他的一句名言吧!

(投影出示)“避免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

2、建议学生每天一早对自己大声说说这句话——(投影出示)“你能,我也能!你行,我更行!”

(四)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学生讲故事:握住自信

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

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给你的,是一张白纸,上面根本没有写什么歌词!”她展开手心里的纸卷,果然上面什么也没写。她感到惊讶,自己凭着握住一张白纸,竟顺利地度过了难关,获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这张白纸,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辈说。歌手拜谢了前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她就是凭着握住自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学生感悟:只有克服自卑,才能握住自信,从而走向成功。

教师总结:自卑、自负都是自信的大敌。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我们要客服自卑,超越自负。板书:克服自卑、自负的心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自卑、自负这两种心理,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卑和自负心理都是自信的大敌,如果不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都有可能给个人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树立自信的方法,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法宝。

四、走进生活

课本P88相关链接,有针对性,有具体要求,可操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实践作业:

1、网上查找有关自信的名人名言。

2、10年后,你大学毕业,学业有成,这是你正面临找工作的问题,请你为自己写一封推荐信。

六、教师寄语: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和懒惰。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自如。

自信的人是不一般的,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学习、创新,确实有利于学生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

但因为学生年龄问题,可能对培养自己的自信能力只有三分钟热血,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时时提醒。本节课所有内容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

扬起理想风帆

扬起理想风帆 五(1) 关云想像一张张飞机,带着我们的理想唯美地划过天际;理想像一张张小船,承载着我们的理想出海远航;理想像五颜六色的花朵,带着我们的理想芬芳四季。每个人都有......

扬起理想风帆

主题:理想点亮人生 小组:中学组(初中)扬起理想风帆 理想是风,吹起饱满的帆。理想是帆,带起前进的船。理想是船,驶向憧憬的海 ,理想是海,载你向遥远的彼岸。 ——题记理想是什么?理想......

扬起理想风帆

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励志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班会背景: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确立理想、立志成才,对以后的人生走向有重要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

扬起理想的风帆

扬起理想的风帆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扬起理想的风帆》同学们,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

扬起理想的风帆

扬起理想的航帆理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一生奋斗的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就好似衣服没有灵魂的躯壳,在这个世界上徘徊,来得匆匆,去也匆匆。每个人的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有的相......

《初一道德与法治《扬起理想的风帆》德育一体化课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一道德与法治《扬起理想的风帆》德育一体化课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风帆 德育 法治 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风帆 德育 法治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