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_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崔相

一、许建安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 我国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引导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引导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改革。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是围绕育人中心工作,为了实现教学、科研、育人及社会服务为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ine “Double” Teachers

Cui XiangYi, Xu Jianan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315100)Abstract: China's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a good quality,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part, characteristic, relatively stable “Double” teachers.Combined engineering talent to guide the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course in medical reform, also leading pharmaceutic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 the reform.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eam is working around the cent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search, educ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to the people, strengthen the “Double” of teachers, enhance the “Double” teacher ratio, not only to the profeion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flect,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cale, speed and quality of talent.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dual qualified education;staff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本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操作技能培训上,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上。“双师型”医药专业教师不仅仅应掌握专业技术,还应具备能将技术分解、再现给学生的能力。不仅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药学涉及的技术操作,还应对学生相关实验、实训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学生这种适应能力的培养,非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实难胜任。医药类高职院校目前所讲的课程大多都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娴熟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些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1]。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

1、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为保持医药类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稳定、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对青年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实行试讲制度,通过教研室内试讲、系内试讲,最后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教师教学竞赛,说课竞赛,学校专家组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对中青年教师讲课台风、方法、内容等进行实时修正。教师才能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为其尽快成长奠定了基础。指导教师制度。对每位新教师,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教学作风过硬、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多的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上课后指导教师要对新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指导,使之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教学检查和听课制度,每学期,课程组都将在学期初、中、末对教师进行教学检查与评估,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其快速提高和成长。每学年由院系组织的专家组和学校教学督导组定期对青年临床教师进行听课检查,其中课程授课情况中“备、讲、辅、批、考”各个教学环节执行情况,参与实验、实训教学情况是重点,对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与教改课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其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校级课题,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教改研究等学术活动。“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自觉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必须具备丰富的行业职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技能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2]。

2、以产、学、研为教学团队建设的任务为导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产学研结合使高职教师有机会深入第一线进行长期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向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以便提高教学能力。设置合理的、有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和教学大纲的制订要融合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将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达到上岗要求。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通过产学研过程的参与,学生将会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及企业的共同发展[3]。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扩充比例

有计划地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大量聘请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达到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有效方法。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已接近或超过1∶1,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恰恰是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由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并使得专业易于调整,同时还可以降低培养成本。学校应有一整套严密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4]。

4、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由于受教育经费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限于鼓励专任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相关硕士研究生学位,这就对导致“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的经费短缺,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要求国家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资力度,同时学校最好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以书面的形式规定出其在学校总经费中的百分比,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有效地把钱花在教师培训方面。政府应将为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年指标额度增加10%,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专项基金,用来扩大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增添实验设备和实训耗材,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巩固校外实习基地,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等[5]。

5、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团队合作”的培养理念。

要使教学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物质上的激励,可以在专门的津补贴和奖金、职称评聘、外出培训、人才选拔、科研立项、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精神上的激励,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全力营造团队建设的浓厚氛围,给团队以精神的优越感。在物质激励方面,要注意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针对中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可塑性、流动性,在培养观念上认真考虑教师成长的内部和外部需要,创造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安心工作、迅速成长、施展才华和脱颖而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教职工团队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中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造就[6]。

三、结语

随着产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展开,医药类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并且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目前在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困难,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的扶持,医药类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现有的实际情况,应更加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等紧密联系,及时发现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云,王红军,张恩龙等.高职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2):57~58.[2] 高红艳.谈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科技信息,2009,(36):504 [3] 万长东,胡清,董晓兰等.高职院校基于产学研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成人教育,2009,1,(264):38~39.[4] 肖冰,罗永武,刘毓等.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8,(218):96~97.[5] 欧阳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09,(31):590.[6] 李翠芬.“团队合作型”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32):58~59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张露摘 要:近年来,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纳入到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识,但......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专题

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摘要]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但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张君闫巧枝(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1)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研究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说明,在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很有必要,这也......

谈中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谈中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张涛英摘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适应中职院校以就......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浅谈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医药 教师 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医药 教师 队伍建设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