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透视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_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从评价透视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从评价透视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徐乃赛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出现,由于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改革力度较大,使得任教这门学科的老师很难适应。经过这几年实践和探索,一线教师对于历史与社会课到底应该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才是一节优秀的课?还是感到比较困惑。下面就从课堂评价的角度与大家共同交流——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内容标准:深入研读、准确把握

我们常说,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内容标准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需要研究的。研究内容标准最主要是研究内容目标,因为内容目标是规定学生“学什么”和“做什么”,显而易见,了解内容目标是开展教学最基本要求。(从评价角度讲-----)

然而,通过平时的听课、调研,发现不少老师往往忽视了研究内容标准这项重要的工作,而且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从今年开始,凡是比较关注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动态的老师都清楚,省教研室正在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题研究。就是为了有效解决一线教师对课标不熟悉,尤其是内容目标把握不准的普遍性问题。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内容目标把握不准,就难以真正落实教学目标,那“依标施教”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结合案例说明,略)

二、教学目标:全面意识、三维兼顾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般而言,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分别阐述。这就要求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也要做到全面意识、三维兼顾。

所以评价一堂课,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去衡量一节课。“一堂优质的课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不应该有某方面的严重不足或失误”。如果说内容目标更侧重于强调学生学什么、做什么的话,那么课程三维目标意识就是强调,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什么、做什么,还要关注“学与做”的过程中能力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问题。(结合两个案例分析,略)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如达到教学目的,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王策三《教学论稿》。对于一堂课来讲,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方法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学方法最受关注。那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呢?

1、结合实际、灵活选择 教学方法的确定,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教学设备及教师本身的教学特点等因素来考虑的。应该说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①教学目的(结合案例说明,略)②教学内容(结合案例说明,略)

③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结合案例说明,略)④教师的教学特点。

2、综合考量、讲究多样

教学方法运用的大忌就是单一化、模式化。过去以讲授为主、单一化,新课程实施以来,方法改变了,但是不少老师又走向另一种单一化。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或者是“小组合作”一种形式活动到底等等。这样做有两点不足:一没有体现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特点;二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案例说明,略)

3、继承传统、局部出新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且是体验课程。而要让学生体验就必须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但是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方法,并不等于全盘否定和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每种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优越性。新课程强调的是能对传统方法的改进,或者说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四、教学流程

在一些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大家都能看到教学结构或教学过程的量化标准,而且占分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这就说明课堂教学中,结构安排或过程的设计是相当重要的。教学结构(教学过程)一般是由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组成的,传统结构主要由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提问,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五个部分组成。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改革和创新,教学形式多样化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五个五环节,不再界限分明了,而更注重的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在此姑且把它称之为教学流程。一堂优质的课,在教学流程上应该做到:

1、思路清晰,线索明了(解释和案例,略)

2、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解释和案例,略)

3、时间分法,分布合理(解释和案例,略)

五、教师素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提倡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所以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既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学生的群体自由舞。其实在很多时候,评价一堂课,虽然是评课,其实也是评教师,评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尤其是评比课。所以课堂上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平时学习积累和临场表现有着很大的关系。优秀的课堂,教师的必须做到:

1、厚积簿发,游刃有余(案例分析,略)

2、善于引导,灵活调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发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辩明方向,寻找正确的答案。(举例:略)

灵活调控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智慧,因为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总是按部就搬地、预设地进行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上容易出现很多想不到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灵活的调控。调控能力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意外表现时,二是未能按时完成某个教学环节时。(举例,略)

3、发挥特长,展示个性(举例,略)

六、学习状态与效果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要关注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即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因为一切的教学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良好的效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反思一个问题: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活动,一些老师就片面地理解成为只要课堂热闹,学生活动多,就是一堂好课。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学生高兴,东拉西扯,下课之后却一无所获,那决定不是好的课堂教学。所以,课堂不仅要关注学习状态,还要关注学习效果。

1、学习状态——动静结合,有效参与(解释+案例,略)

2、学习效果——学习目标,有效达成(解释+案例,略)

从课堂紧张度透视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课堂紧张度透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高一级部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4更新时间:2011-1-21文章录入:bgs ]“课堂紧张度”一个词真正走进自己的视野源于最近的一次学情问卷,在这次......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特点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特点余林 主编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 (一)定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广义......

从《摩登时代》透视剩余价值

从《摩登时代》透视剩余价值所谓的“摩登时代”是一个十份特殊的时期,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完成,工业社会彻底取代了农业社会,人类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生......

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

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一、图书信息书名:从奥斯卡透视西方文化 作者:高岩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版次:2010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一次印刷平装:499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7......

从孔子透视中国文化

从孔子看中国文化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孔子》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褒贬之议,电影主要情节是描写他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隳三都、周游列国......

《从评价透视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从评价透视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 透视 评价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 透视 评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