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鲁迅[推荐]_还原鲁迅
再读鲁迅[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还原鲁迅”。
再读鲁迅
以前念书的时候,课本上有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先生看起来不苟言笑,永远都是那么严肃,也常常以笔为刀对社会的阴暗面口诛笔伐,少时读鲁迅常常热血沸腾。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再读鲁迅,更钟意先生那些下笔温情、优美有趣的散文。而《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就是此类精品。在追忆似水年华时,先生少了怒目而视,更多的是个人深沉的情感,但个人情感的表达又不仅限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兼顾这对社会和时代的议论。文章流畅,文字优美,读后引人思考。特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年少时读,只觉得耐度,现在再读,却多生出许多惆怅与想念。
在北京秋季的雨夜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生幼时生活的那一片荒草和书香跃然眼前,百草园中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似乎与我幼时乡间风情相似。我生长在农村,每到夜晚,便与村中伙伴同游,傍晚村中炊烟四起,小动物亢奋起来,又低落下去,花草似乎都有了生命,在晚风中徐徐摇摆。先生把百草园勾勒程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寥寥几笔,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少年心中忐忑。我小时候听大人讲鬼怪故事也有此感觉,不过现在已年过不惑,也没了少年时代的恐惧感,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这或许也是一种遗憾。
在《藤野先生》中,先生描绘了一个这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日本教师形象,藤野先生在与鲁迅的相处中,真诚待之。看着藤野先生的事迹,我也想起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也是一个瘦高、严肃的老先生,在乡间荒僻的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学校,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想必早已被拆了。不过那时的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更有相濡以沫的感情。环境虽然艰苦,老师教学却也一丝不苟。藤野先生为鲁迅改过笔记,我的老师也为我改过笔记。读到此处,心中百感交集,毕业后再也未与老师联系,那个年老孤独的身影,不知道现在在何方,也不知道再见,他还会不会认出我来。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是指先生的少年时代,那是先生意气风发,冲破封建枷锁毅然前往日本留学,“夕”指的是先生已经暮年,这时的先生对生命、对社会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见解。那么,以暮年之心态回忆少年时代,拾起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拾起的是回忆,更是情怀。对于我来说,看这些文章,想起了当年的旧事,也是在找寻自我、还原自我的过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自己、不忘初心,则需要永远留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偶尔学一学先生,朝花夕拾,拾起旧日情怀,岂不快哉?
再读鲁迅初读鲁迅,我无比惊讶,一本没有很多环境描写,没有很多人物描写的书,怎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怎么会得到这么多大文豪的钟爱?今天,我茅塞顿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与其说鲁迅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再读鲁迅优秀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再读鲁迅优秀作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鲁迅。可那时的鲁迅于我,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只是觉得他笔下的人物,都一反常态的狰狞而复杂,仿佛人心中的太阳永远没有升起,世界还处于......
再读《再别康桥》听过无数的歌,品读过无数的诗文,一直留存心中的却只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再读童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