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_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接触(暴露)报告及
处理制度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HIV、HCV、HBV感染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HIV、HCV、HBV和不明肺炎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这些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被感染的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做好医院感染防护;
1、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2、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严格禁止针头回套操作,以防刺伤。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4、凡新来医院的医、护、技人员,必须检测肝功及乙肝五项,化验结果全部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5、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垃圾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清洁双手、沐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
6、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
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7、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
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
(二)、医院感染应按照标准防护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1、基本防护(一级防护)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
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2、加强防护(二级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等。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医用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严密防护(三级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
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三)、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暴露)后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临床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上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同时指导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暴露部位的处理;并对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评估。锐器伤后应在4小时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五)、医务人员职业接触(暴露)部位的处理原则: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 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酌情预防性用药;
(六)、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详实记载,存档保存。
(七)、追踪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手卫生。手卫生——是指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液、含酒精的手消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分别放置在治疗室、换药......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一、标准预防: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薪......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血源性病原体......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艾滋......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