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想象力让童心在美术教育中放飞想象的翅膀_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培植想象力让童心在美术教育中放飞想象的翅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培植想象力----

让童心在美术教育中放飞想象的翅膀

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李晔 中年级 美术

摘要:丰富的想象力是人类飞翔的翅膀,也是每一个喜欢美术、学好美术的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美术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想象力、形象、幻想、评价

正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科学一样,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今天的想象,明天很可能就会成为事实。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因此,挖掘学生想象力的潜能,是每一个教育者责无旁贷的。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积累形象,培养想象力的必要前提。

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艺术形象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和积累。井底之蛙想象不到世界有多大;没有见过大海的人绝对体验不到它的浩瀚。因此,积累丰富的形象,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前提。形象的积累可以是大脑中的思维储备,也可以是外化的实物资料。积累可分为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直接积累,即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多体验,见多识广。见得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也就丰富了,再将它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就可以随时调动使用。间接积累,就是从作品中、书上、电视上、图片上、电脑上,通过多种渠道,大量接收和储备图像信息。社会越先进、越发达,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积累就越多。积累越多,想象内容也就越丰富,想象空间也就越大。

二、创设氛围,培养想象力的根本保障。

开放性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根本保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想象创造的活跃的课堂氛围,要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是一个轻松活跃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想象创造的兴趣。不能把课上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压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应是师生双边探究、体验、感悟、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教师不是“牵鼻绳”,不能要求学生“一二一”齐步走,更不能把学生看作“听众和观众”。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最大的想象空间。教师传授的愈多,学生自主探索、想象的机会就愈少;教师示范越具体、越完整,学生的思维局限也就越大,甚至成为其想象力与独立个性发挥的枷锁。因为学生是善于且乐于模仿的,学生会遵照老师的旨意,亦步亦趋。

教师应成为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解放学生,予其释放真我的空间。使学生主动、轻松、自然地投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自觉探索感悟,不囿成规,自由想象,敢于创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就感。

三、因势利导,培养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导,结合故事、音乐、文学、幻想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故事引发想象力

小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给学生讲故事不仅是为了吸引他们,而且,讲故事本身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手段。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思维是形象化的。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并配合表演动作,描绘出故事中所包含的几个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进入想象状态。一旦进入想象状态,他们便将老师的语言在头脑中变成想象的画面。甚至于就像在脑子中放电影、放录像一样。最后,老师要求他们将所听的故事(也就是他们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画下来。于是,学生就会将自己心目中幻化的映像反映在画面上。结果,一个故事往往会使学生的画缤纷各异,而且画面绝对鲜活生动。

如在上《可爱的鸟》这一课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小鸟的生活习性,各种鸟的特点,以激发兴趣和启发想象:“这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因为鸟儿们要在这里举行竞技大赛呢!它们都希望把自己最拿手的本事展示出来。百灵鸟的歌声最动听了,所以它表演唱歌;燕子造的窝最牢固,它给大家表演造窝;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专给大树治病,它表演的是给大树捉虫。还有麻雀、喜鹊„„”听完故事,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我启发道:“同学们,你们看课本中小朋友画的鸟小巧玲珑、多有趣啊!你们准备画鸟在干什么呢?”学生们一个个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说:“我画小鸟造窝!”有的说:“我画小鸟在唱歌”。“我画鸟妈妈给小小鸟喂食我画鸟儿在找吃的!”“我画„„”他们都沉醉在自己想象的天地里。

2、音乐启发想象力

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与绘画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音乐具有抽象性和抒情性,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随着意境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塑造美术形象。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音乐声响起,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于音乐的海洋之中。

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对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教师随着学生的点评进行跟绘画相联系的引导。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名具特色的画面。

3、文学激发想象力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读着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文学语言所表现的形象会呈现在学生想象的空间中,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从而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

如儿歌《春》,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开放的热闹景象:“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又如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鹅的外貌、生活习性,有声有色,使人读了之后,眼前不觉浮现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白鹅戏水图。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相关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

4、幻想诱发想象力幻想是造的沃土,历史上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无一不是极富幻想的大师。

幻想可以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让学生自由想象,随意表现,任意组合,刨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在幻想中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有可能性,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思维的规律、时空的限制、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等,一切都不存在了。动植物可以拟人化,可以像人一样会说话、有生活、有情感;人也可以拟物化,成为某个事物。人与物自然交流,惬意无比。幻觉、梦境,神话、传奇,现实、理想,在这里都融为一体,使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骋天地。

如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未来的学校》。学生们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学校,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学校建到月球上,他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地球有一天会承受不了„„”我立即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了他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想象欲。对于学生的神奇幻想,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四、科学评价,培养想象力的有利支持。

想象是美术设计的先决条件,新颖的作品来自大胆的想象。教师对学生的想象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人们往往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当学生的画作超乎想象,就会被批评,甚至会被嗤笑。一个孩子画了蓝色的马,就说他色感不好;一个孩子画的青蛙长了翅膀,就说他不善于观察生活;另一个孩子把太阳画在整幅图画的下面,而纸张的上方画出楼房和山脉,可能有人觉得孩子方位感有问题吧。当孩子即兴创造着涂鸦作品时,家长或老师可能会训斥:“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别浪费纸张颜料了!”我们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力也是美术教育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当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作品时,教师要积极鼓励、表扬学生的大胆想象。虽然学生的有些作品是异想天开,但却真实地表现了学生内心世界的渴望和想法。这正是孩子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的体现。想象是一种灵视,它不是对现实的机械翻版,它可以是任意的夸张、错位、变形、打乱、改动等等。假如用“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充满想象力的绘画作品,那该是多么的荒唐啊!实践证明: 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美术,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行为,并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达到他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注重激发美术学习过程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做到重视其意,而不拘其形,重视其趣而不苛求其法。愿我们能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翱翔在探索未来世界的无垠天空中。

参考文献:、《艺术课程标准》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3、黄国漳 苏国炎主编《教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 2007

在绘画中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绘画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想象,它可以使幼儿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可使幼儿超脱真实与现实,在绘画中任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想象是幼儿......

放飞想象的翅膀

《放飞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威海市北竹岛小学丁伟设计理念: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力的源泉,是重要的认识活动之一,它和观察、记忆、注意、思......

放飞想象的翅膀

放飞想象的翅膀【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2、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活动重点】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培养......

放飞想象的翅膀

放飞想象的翅膀三年一班经典诵读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2、分调动学生在......

论文:放飞想象的翅膀

论文:放飞想象的翅膀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由人才素质决定强弱的竞争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二十一世......

《培植想象力让童心在美术教育中放飞想象的翅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培植想象力让童心在美术教育中放飞想象的翅膀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美术教育 童心 想象力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美术教育 童心 想象力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