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医生,值得患者选择_病人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什么样的医生,值得患者选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病人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什么样的医生,值得患者选择
近日,网上盛传一位老教授的看病经验:“看病最好找35~45岁的副主任医师。”这一经验在网上引发巨大反响。有些患者认为,和平时一号难求的正高职称专家相比,副主任医师的号没有那么紧俏,水平也不低。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医务工作者们纷纷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正方:常见病无需找权威
一位心内科专家表示,看病不必直奔教授、主任医师,尤其是常见病、初诊病人。他解释说,医学生毕业后,至少临床工作十年才能评上副高职称,此时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独当一面。临床上遇到的病例七八成属于常见病,主治医师搞不掂的病,转诊给副主任医师,大部分可以妥善解决。
也有认为,常见病找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看,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因为我国在分级医疗建设方面做得不好,“病人只认大教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一些能力强,职位高的医生也表示,每天做学术、带学生、处理行政事务的同时,还要兼顾临床。一天分配给病人的时间如此紧张。他们觉得,一些初诊、轻症,完全可以由下级医生处理好。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治疗疑难复杂病例。反方:部分医师技术更高
持有反方意见的人,大部分人都提到了“医匠”。所谓“医匠”就是在四十岁年纪还没有拿下副高职称的医生,每天跟病人打交道,往往看病“手艺”纯熟。
择医心得
其实,纵观正反方的意见,可以看出,双方都没有从病人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个择医的问题,而只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一下而已。而且,分析的对象也不一样,一个是做诊断的,一个是做治疗的。身份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不同。这样的意见,还没有原作者“看病最好找35~45岁的副主任医师”对患者的帮助大。
其实,选择医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职称与医术未必对应。在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下,职称和医生的医术并不都能对应起来。有些医生医术高明,就是因为没发论文或者学历不高,一直升不上去。在以SCI论文为导向的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下,有部分常年耕耘在病房诊室,不擅发论文的临床型医生技术很高,但晋升却很慢。
其次,可上网查医生从业经历和口碑。可以去医院官网查看医生的从业经历,可从中分辨是“实验室医生”还是临床“医匠”。如果一个医生的履历中,大篇幅列举的都是科研成果,那么,对他的临床诊疗能力需要多方求证。此外,还可以看看患者评价。了解一下医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参考。如果一个医生不擅长和病人有效沟通,也就很难和病人合力对抗病魔。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医生与患者,让我们都冷静地思考吧 看到你们在不停地愤怒声讨医生,心里感觉酸酸的。我不否认面对看病贵、看病难,老百姓有一肚子的怨言和委屈。最后一股脑地发泄到医生身上。恨......
患者捐款救医生(通讯)2011年10月5日上午,陕西省城固师范离休教师薛江老人,怀惴3660元现金,来到城固县中医院行政办公室,拿出一封请转“中医院党支部及院长同志”的慰问信,并向办公......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贷款顾问”为你整理了“患者给医生感谢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患者给医生感谢信1尊敬的X医院领导: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首先......
感 谢 信尊敬的金昌市职工人民医院周静医生:你好!我是一名眼疾患者,于2014年1月2日入院。1992年,在一次修理农具时不慎将一粒铁渣扎入眼中。由于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经济困难原因,一......
患者给医生的表扬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上表扬信的情况与日俱增,表扬信可以张贴、登报,也可以在电台、电视台播放。那么,怎么去写表扬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患者给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