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_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加快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加快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执笔:张永伟)

内容摘要:我们必须更加依靠自主的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能力来提高国内医疗水平和降低医疗成本。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不能再沿袭“技术引进、模仿、代工”的老路,要抓住机遇整合全球资源,瞄准主流领域和前沿技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创新,政策

一、迅速形成高科技精密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是实现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升级和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的医疗形势不容乐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大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人民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国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200万人,有效治愈率不足10%,全球每年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全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约260万人,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重大疾病还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如40岁以下肿瘤患者的比例接近40%。

先进的医疗设备在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诸如CT、磁共振、彩超等影像设备,直线加速器和质子、重离子等肿瘤治疗设备,已成为临床诊治的主要手段。我国有医疗设备企业1.5万家,但主要以生产低端设备为主,临床需求最急迫、技术含量更高的精密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或购买国外公司在中国制造的产品。目前国内约80%的多排CT、90%的中高端彩超设备、85%的临床检验仪器、95%以上的超导磁共振、90%的高端心电图机等,是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几家跨国公司垄断。

国外公司的技术控制和设备垄断使得在中国销售的设备定价普遍高于国外。如同样一台在深圳生产的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设备,在美国的销售均价为500万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平均卖到900万元。不合理的价格支出最终都会转嫁到患者身上,导致看病贵、看病难。像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万元的情况下,要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就必须形成自主的医疗设备研发能力和生产体系。

大量事实证明只要某种产品我们能自主生产,该类产品的价格就会同步降低。如0.35T永磁磁共振,过去进口产品每台都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当国产品大量上市后目前已降到300万以下,患者的检查费用也大幅降低。

二、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机遇

在主导低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高科技精密医疗设备,应是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的方向。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格局调整,为我们实现技术超越提供了难得机遇。

(一)全球医疗设备产业正处于重大变革期

其一,中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由偏重高性能转向高性能与低成本并重。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国的医院对高端设备的采购更偏重经济性和实用性,在技术已经达到诊断或治疗的要求以后,医院将不会过多考虑技术的超前性。主要跨国公司由于固守过去追求高性能的技术路线而对这种转型不能快速反应,同时金融危机使得他们经营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投资和研发均在紧缩。相比之下,在同时实现高技术、低成本方面,我国有优势。在研发密集型的高技术领域,基于人力成本低的低成本研发优势是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因素。我国医疗设备公司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可利用这个优势在单一产品开发上形成接近跨国公司的研发规模,同时又可以几倍于跨国公司的研发强度加快技术创新。我国多年积累形成的较完备的医疗设备制造体系,既有助于将新技术快速产品化,又可实现产品制造的低成本。其二,信息技术与医疗设备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也为赶超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实现了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使过去诸多单一的设备变成了多设备互联互通的大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其三,一些新技术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如质子和重离子肿瘤治疗设备,各国均还起步不久,我们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且某些关键技术,如加速器的束流控制等,还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在别人无暇顾及和缩减投入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及早布局,加大投入,实现产业跨越是可能的。

(二)人才流动为我们掌握核心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美欧等国的医疗设备研发及相关学科领域有大量的华人专家,其中不乏行业的领军人物。以磁共振为例,每年的国际磁共振学会(ISMRM)年会发表的论文中,有1/3以上的文章有华人作者,ISMRM的现任主席也是华人。同时,还有大量的华人工程师在美国GE、德国西门子、和荷兰飞利浦公司总部及其研发中心工作,如在美国密尔瓦基的GE磁共振事业部的研发部门里有近1/3的工程师是华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欧美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困难,目前很多海外华人专家愿意回国工作。此外随着国内近年来外企研发中心的设立,如深圳西门子,北京GE,沈阳飞利浦,在国内也培养了大批工程研发人才。这些人对我们掌握全球前沿知识和技术有关键性作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领域的绝大多数技术突破都与归国创业的技术团队有关。同时,我们还可以吸引一些外籍专家加入,如上海联影公司已经集聚了来自海内外的近500名研发与工程人员,其中包括原飞利浦CT在美国总部的系统架构师Patrick Kling,原西门子德国软件事业部的经理Oliver Schreck等。深圳迈瑞通过并购美国同业公司,也已在美国构建了本土化的研发、管理、销售队伍。

(三)我国现在已成为全球主要医疗设备市场

从中长期看,我国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会有较大空间。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消费用于器械和药品的比例会接近目前发达国家1:1的水平,而国内目前该比例不到1:3.这意味着我国到2020年将会产生上万亿元的医疗设备市场。从近期看,新医改政策推动了全社会对医疗领域的投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2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进行新医改,其中预计约4000亿元将投入到各类医疗机构,每年新增投入约1300亿元。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分家,医疗服务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新增投入中用于医疗设备的份额将会逐年增加。由于国内企业更了解本国医疗需求,在响应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优势,我们有条件成为本国医疗设备市场的主导供应者。

(四)民间资本已成为推动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国目前1.5万家医疗设备公司中95%以上是民营企业。更重要的是,民间资本开始介入到基础性技术和特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领域。如质子和重离子肿瘤治疗设备是医疗设备中包含诸多高端技术的特大型设备,单台设备的价格在1亿美元以上(未含安装和配套设备费用)。现在已有民营企业与中国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预计2013年可以完成临床应用调试。还有一些民营企业正筹划与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合作,投资10亿~20亿元人民币建立质子或重离子治疗中心。再如民营的上海联影公司目前已投入3.8亿元用于大型影像设备的研发。民间资本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期以来国家科技资金对医疗设备领域投入的不足。

三、主要思路

医疗设备产业应成为我国装备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其发展不能沿袭“技术引进、模仿、代工”的老路,要抓住机遇整合全球资源,瞄准主流领域和前沿技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瞄准主流领域

发展高科技精密医疗设备不能再依靠单一产品和边缘产品,应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选取临床需求明确、影响力大、技术含量较高、对行业带动强的重点高科技产品切入,争取在新一代CT、超导磁共振、高档彩超等大型影像设备、质子和重离子等大型和特大型高科技治疗设备领域实现快速突破。

(二)坚持超前开发的技术路线

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重点研发当前至4、5年之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另一方面要下决心进行5~10年后有市场潜力的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争取在前沿技术上寻求突破。

(三)大规模集聚人才

抓住机会吸引和聚集海外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与国内人才队伍相结合,迅速形成支撑我国医疗设备产业跨越发展的人才体系。

(四)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产、学、研、医”一体化

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在公司内部构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很值得重视。他们的做法是,通过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现与“学”的结合;通过在研发团队中大量引入有临床医生背景的研发人员以及与医院进行合作从而实现了与终端用户“医”的结合,做到把临床需求及时反映到产品上以及新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上;公司再根据市场需求,将前瞻性的技术及时转入产品化研发过程,再进一步将研发成果转到大规模生产中。

四、政策建议

1.建立支持技术快速创新的监管体制。在不放松监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对自主创新设备的审批效率。可考虑对重点科技攻关设备建立专门的快速审批通道。改善或取消卫生系统现在执行的医疗设备配置证制度,扩大各类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医疗设备的自主权。

2.设立医疗设备科技重大专项,加大对源头性技术的研发支持。

3.从科技投入、市场准入、临床应用、税收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医一体化的创新平台。

4.利用税收优惠和政府资金引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与应用领域。

5.切实解决高端人才引进所面临的工作条件、生活安置、个人所得税减免等现实问题。争取将更多医疗设备领域符合资格的高端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引进计划。“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陈清泰 吴祈耀(北京理工大学)

参加讨论:詹文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守贤(中国科学院院士)

董宝玮(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等执笔:张永伟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案由: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理由: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城市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国资源配置优势的......

加快安康“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安康“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为切实加快我市蔬菜生产发展,努力实现把蔬菜产业打造为安康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目标,确保蔬菜生产稳步增长和稳定市场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

加快推进济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推进济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2009年6月17日点击:29次来源:济南日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济南市制定并实施了“八大产业”规划,其中新能源产......

临沧市加快烤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临沧市加快烤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临沧被列为了全省重点建设与发展的四个新烟区之一后,稳固老烟区,加快新烟区建设与发展,为改善临沧市农业生......

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机械装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年初,我们在市老科协科技服务联系点调研时,企业负责人孙爱生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意见引起......

《加快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加快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医疗设备 建议 产业 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医疗设备 建议 产业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