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整理_建筑业营改增知识培训
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整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筑业营改增知识培训”。
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整理
一、本次“营改增”涉及的行业及税率
1、生活性服务业
6%
2、建筑业
11%,包括劳务公司,其中营收不到500万的企业,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征收率为3%
3、房地产业
11%
4、金融保险业
6%
二、建筑业“营改增”的预计时间
2015年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实行增值税立法,此后将取消营业税这个税种;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细则出台估计2015年5月上旬,正式实施估计在2015年10月份;半年的过渡期。
三、建筑业“营改增”缴税方式
项目所在地就地预征(预征率很可能为2.5%),总分机构(总公司、分公司)汇总缴纳的缴税方式。这里的总、分机构特指法人公司总部、和其分公司。
四、增值税的纳税时间
应税劳务完成、开票和收款三者孰先确定纳税义务产生的时间,申报纳税。
五、税金的计算方法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不含税收入*销项税率--不含税外购成本*进项税率
六、“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
建筑行业协会通过调研、测算,结果显示建筑业营改增平均增加税负为94%,折合营业税税率是5.83%,增加2.83个百分点。
增值税的税负增加的原因发生的成本中,进项税额抵扣不充分,如下情况:
1、人工费的支出;
2、征地拆迁、青苗补偿;
3、地材等二三类材料;
4、融资利息支出;
5、工程保险支出;
6、甲供材料、设备和甲方指定分包工程;
7、抵扣率较低的物资;
8、集采物资;
9、内部调拨物资;
10、代开发票;
11、水电气等能源消耗(工地临时水电);
12、延迟付款使得进项发票取得时间延后;
13、试点前的存量资产等。进项税额管理:
1、供应商的管理,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如小规模纳税人、不提供发票的供应商在价格上与一般纳税人的比较,分别折让临界点为13.21%、15.99%;
2、交易重构,如:清包和分包,选择清包;先借后买和融资租赁,选择融资租赁;购买和租赁,试点前选择租赁,度点后可购买等。
3、发票管控,选择专要发票,尽量后开发票,避免虚开发票;
七、财务指标的影响
1、收入下降,规模缩水
“营改增”前收入为含税额(价税合计),“营改增”后收入为不含税额。总价款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总额会下降9.91%。
2、推高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其中资产中新购存货、固定资产分离进项税额,资产降低,导致资产负债率升高。
3、毛利率下降、挑战盈利能力
收入下降(分离11%销项税额),成本下降(分离可抵扣进项税额,范围受限税率),影响经营成果下降。
4、纳税义务可能提前,增大现金流压力
应税劳务完成、开票和收款三者孰先确定纳税义务产生的时间; 总包和分包结算时点不统一; 预留5%-10%质量保证金; 汇总纳税的年度清算办法; 预计税负与纳税金额的现实差异;
八、经营模式的影响
1、自管模式
基本情况:施工方与中标方为同一方,以工程施工方名义直接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收取工程款以及提供工程发票。
影响:合同主体、经济业务主体一致;资金流、发票流、合同主体一致;
符合增值税链条抵扣,纳税主体不会发生变化,该模式受政策影响不大。
2、托管模式
基本情况:以母公司名义中标,并与业主签订总承包合同,授权子公司项目部代表母 公司直接管理该项目,履行母公司与业主签订合同中的责任与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收入、成本纳入子公司项目部报表的汇总范围。
影响:
合同主体与施工主体不一致,合同签订方和合同收款方不一致;
如果建筑业“营改增”后采取“项目部就地预缴、法人单价位汇总缴纳”的 纳税模式,合同主体、施工主体均为增值税纳税人。
为了使增值税链条不中断,双方以增值税发票进行结算,具体施工的子公司
与母公司签分包合同,母子之间的分包行为不符合现行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形成母公司肢解分包的风险。
母公司存在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建议:将施工模式改为自管模式,自行中标,自行施工管理,按增值税管理要求,完 善合同和相关管理制度,使合同主体与施工主体一致,规避与现行建筑法规定不一致的经济 行为。
3、联合体中标模式
基本情况:合同的乙方为多方,甲方付款只对一个乙方,收到资金的乙方开具发甲方。影响:经济合同反映经济业务是联合体项目;业务流程反映经济业务是分包; 经济合同与业务流程不一致;
建议:与业体积极协商,由联合体各方分别与业主签订合同,各自分别按合同约定工 程内容向业主开具发票进行结算。
4、挂靠模式
基本情况:施工企业(或个人)利用有资质的单位中标,中标方与施工方不是同一方,由中标方与甲方签订合同、开具发票,报表的主体为施工方。
影响:
总承包合同的主体、发票的开具主体是中标方;报表的主体是施工方; 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建议:将实际施工方作为内部项目经理管理,以自管模式进行管理
九、投标报价的影响
1、将营业税下建筑安装工程税前造价各项费用包含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含增什值税税金”计算的计价规则,调整为税前造价各项费用不包含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不含增值税税金”的计算规则。(税前造价不包含进项税额)
2、税金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3、对营改增之前的投标项目,一方面要求项目经理做出营改增后税负增加自行承担的承诺。另一方面,要求从现在开始到正式营改增前的投标过程中,应与甲方努力讲解营改增的问题,尽量取得甲方的理解,尽可能在投标文件以及正式合同中,明确约定营改增后工程造价结算办法,以期能弥补税负增加的因素。
十、验工计价的影响
1、超验,业主要求施工单位提报超过实际完成工程量的验工。超验金额需提前交纳11%的增值税额,提前占用的资金,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超验开票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建议:积极与业主沟通,尽量避免提前确认工程量、超计价的情形。
2、欠验,业主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造成验工计价滞后。计价款支付滞后,可能会影响材料款等的支付,进而影响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
3、质保金,质保金的回收时间较长且具有不确定性,而应交增值税当期必须缴纳,造成资金压力、资金流紧张的情况。
十一、物资设备的影响
1、甲供材模式,需要按含材料款的计价额缴纳销项税,而不能取得材料进项税额抵扣 销项税,增大了企业税负。
建议:企业在招投与合同签定前,就应制定实施对策,与业主沟通,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及业主意愿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修改合同条款,将“甲供”改为“甲控”,由物资供应方向施工企业开具发票,同时施工企业将该部分计入产值,取得17%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营改增”后增值税负将大大降低。
如果与业主协商后,无法将“甲供”改为“甲控”,则建议甲供物资采用台账的 方式进行登记,不在验工计价中反映,不作为销项税额计税基数,降低税负,但产值同时降低。
2、集中采购模式,集团集中采购,各项目使用,各公司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配比,导致集团留抵税额不有及时抵扣,项目部提前缴纳增值税,造成资金压力。
建议:集团集中招投标,统谈价格,由供应商分别开票给各项目部。
3、设备过渡期注意
延时购买通用设备 以租代买设备 取得设备的其他形式
十二、劳务管理
1、劳务分包模式的选择
采用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以取得进项税额的抵扣;
2、劳务费与机械费的区分
重新选择出租方。营改增后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的出租方,或个体工商户出 租者,为进项税额的抵扣做基础;
不同抵扣税率影响税负,劳务费跟机械费清晰明了地分开,分别享受11%或3%和 17%的进项税抵扣。
3、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
劳务分包应尽量采取清包模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难以取得进项抵扣的二、三 类材料、小型机具等)并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发票条(税率、发票内型、提供发票时间)。
4、对劳务队险工计价
按期对劳务队伍验工,并及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销项税额较大,进项税额 低,给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压力。
福建省“营改增”政策解读与操作实务研讨会议3月26日至27日,福建省建筑业协会,联合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及中翰中国税务集团,在福州举办福建省“营改增”政策解读与操作实务......
1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建筑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营改增建筑业纳税人《外经证》办理及预缴税款流程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外出生产经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外......
案例解读(一):十个案例让你更懂建筑业营改增发布时间:2016-04-13 发布作者:来源:1、甲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承接A工程项目,5月30日发包方按进度支付工程价款222......
2016年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细则来自于:姜昭楠 发布时间:2016-04-05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