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_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概说

职业教育领域,办职业院校主要是办专业。专业办得好,学校就办得好。专业建设包括三个环节: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调整。“专业发展”环节特别重要。这个环节工作质量好与差,不仅直接影响专业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专业调整”环节对专业调整工作的时间、调整的范围、调整的程度。为此,职业院校应当特别重视专业建设中专业发展环节的工作。

二、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环节建议抓好的18个“一” 1.坚持一个与市场需求或政府扶持产业对接的专业方向(1)专业师资水平与市场需求或政府扶持产业需求基本对接;(2)专业培养内容与市场或政府扶持产业技术要求对接。(3)专业培养质量与市场或政府扶持产业人才质量要求对接。2.建立一个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制度(1)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自愿合作,互利共进;

(2)明确校企合作的主体:系部全体人员、专业对口企业、全系学生;(3)把握校企合作的层次:浅层、中层、深层;

(4)创造校企合作的资格条件:师资条件、技术条件、设备条件;

(5)选择校企合作的对象:能安排岗位,让学生顶岗实习;能安排岗位,让学生就业;有条件且愿意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

(6)界定校企合作的阶段:取得合作资格阶段;开展局部合作阶段;实施全程合作培养阶段。

(7)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学制教育的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的校企合作;技能鉴定的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8)落实“两个应该”要求。即本系所有专业应该校企双方共同设办;所有班级学生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有效学习;(9)落实“三个对接”要求。即每个专业的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对接、每门专业课程内容与对应的职业标准对接、每位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10)落实“八个共同”要求。即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学生教育、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3.探索一个技能专项、体能专项双合格的制度

(1)技能专项。按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结合学校条件,组织开展技能培养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应达标准:合作企业评价后认可;

(2)体能专项。要求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一项受益终生的文体类项目。应达标准:学校评价后认可; 4.实施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落实“两个所有”要求:所有专业均开展校企合作;所有新开班均为多企合作班或单企合作班。班级名称可叫订单班、冠名班或定向班;

(2)明确学生的两种身份:学校学生、企业准员工;

(3)落实“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学生教育;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5.实施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培养模式。

(1)明确学生的两种身份:企业员工、学校学员;(2)执行新型学徒班的实施流程:

流程1:企业与学徒签订劳动合同或培养协议; 流程2:企业与学校签订学徒培养合作协议; 流程3:企校双方落实招工即招生计划; 流程4:企校共同搭建育人平台:产教中心; 流程5: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流程6:企校共同确定教学内容:重建学习载体; 流程7:企校共同构建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模式; 流程8:企校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整合人力资源; 流程9:企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实行产教一体;

流程10:企校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实施目标考核与发展性评价; 流程11:结业出师。

(3)落实新型学徒班的培养模式要求 学生与员工合一,实现上学如上班 课室与车间合一,实现上课如上岗 教师与师傅合一,实现带课如带徒(4)落实学徒班的课程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与岗位能力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对接,实现工学一体 学习载体与生产项目对接,实现产教融合(5)落实学徒班的工学考核要求 上班下班打卡考勤;工作内容每天填写; 工作质量每周小结;工作表现导师评价; 工作成效主管考核;合作意识班组互评; 学徒工资成绩决定;结业出师论文答辩。

6.坚持一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教学常态。

(1)认识“对接教学”的概念。“对接教学”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专业课教学状态。

(2)明确“对接教学”的依据。国务院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的“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把握“对接教学”内容的来源。教学内容来自企业实践专家群体的集体协商。(4)创造“对接教学”必备的条件。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教学条件由学校、系部提供。(5)制定并实施“对接教学”的制度。学校、系部应制定并实行对接教学制度。

(6)实施“对接教学”的督导。学校、系部应制定并实行对接教学的督导制度,包括对接教学的听课表。7.拥有一个以上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

(1)专业能力强的要求:本专业教师民主测评公认其专业能力强。(2)管理能力强的要求:本专业教师民主测评公认其管理能力强。8.办好一个以上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或校(系)办企业。(1)学校提供相关政策和条件。

(2)设办生产型与教学型相统一,设施先进、环境优良的实训基地(首钢技师学院)。(3)设办生产型与教学型相统一,设施先进、环境优良的系办企业。9.建设一支由企业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1)学校、系部制定并实行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师的激励政策(2)从企业实践专家中选择兼职技师。(3)对兼职教师教学技能进行指导。

(4)有计划地安排新教师按照要求听课,重点学习兼职教师专业能力展示过程和专业能力传授方式。(5)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阶段性评价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10.建设一个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1)抢专业对口的、当地在岗的或退休的技能大师。(2)与企业合作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3)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下可以分设若干工作室,如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的主持人由技能大师推荐的高徒担任。(4)一个专业可以设多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5)技能大师工作室人员结构:技能大师、核心成员、见习成员三类人员组成。其中,核心成员由企业实践专家和学校专业顶尖教师组成;见习成员为学校的新教师。

(6)核心成员、见习成员实行阶段性动态调整制度。(7)技能大师和核心成员实行带徒制度。

(8)技能大师和核心成员每年至少完成一项专业技术研究任务。

(9)工作室任务:大师技艺传承、后续人才培养、技能人才交流、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技能培训、技术难题攻关。其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有两种:学制培养、职业培训。

11.使用一种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的教材、学材。

(1)把握专业课教材或学材的最高标准:体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2)坚持专业课教材编写的人员构成:企业实践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

(3)明确专业课教材形式的排序:工作页、校本教材、学材。

(4)明确专业课教材的生存方式:据市场需求阶段性修改。

12.执行一套有效调动企业、教师、学生三者积极性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系部校企合作促进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度、实施系部教师工作促进制度。根据学校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系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制度。13.建设一个以上以技能研修为特色的学生社团。(1)建立XX专业技能研修社团。(2)推选技能高手担任负责人。

(3)学校预算专门资金,按月为负责人发放工资。

(4)建立并实施技能社团综合素质训练制度。重视对社团成员的体能、心理素质训练。

(5)创造条件,把技能社团建成选拔各级技能竞赛选手的基地,开展有计划的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6)创造条件,把技能社团建成技能研修的基地,让每位成员每年参加一项技能研修项目,培养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14.拥有一批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

每个班级都需拥有一批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

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的数量以每个毕业生有3个就业岗位选择为标准,根据班级人数实际,由系部统一规定。每位教师都有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每位教师都要与合作企业交朋友。

每位教师都有开发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的任务。15.每年拥有一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1)学校、系部创造条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2)系部制定并实施教师教科研促进办法。

(3)重点要求教师把教科研与专业建设、系部管理相结合。16.每年配合组织一次技能节活动。

(1)制定并实施系部技能节制度,实践中不断完善。(2)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系部技能节。(3)采取校际同台竞赛的方式提高技能节质量。17.每年配合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活动。(1)学校招生就业处组织,系部配合。(2)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的平台是毕业班班主任负责开设的全班同学的微信群或QQ群。

(3)每年一次调查本班同学的相关信息:工作单位、专业对口、就业稳定、职务晋升、工资收入、能力提升要求等。(4)需要学校帮助其能力提升的,由班主任负责联系学校职业培训部门,负责帮助毕业生报名等事宜。18.每年开展一次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1)掌握专业动态调整的类型:主动调整;被动调整。

(2)主动调整的办法:一年三会:年初布置会、年中调研会、年末总结会。(3)被动调整的方法:根据预警报告和学校安排,制定专门方案实施。

三、两点建议

(一)不可能全部照搬,但应该有所借鉴。上述18个“一”既集中了国内一些先进院校多年改革创新成果,也包含本人多年工作实践的体会。内容杂、实施难度比较大,建议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本校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有所选择,有所创新,探索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模式。

(二)提供必要条件。18个“一”的落实平台在系部。学校可以按照这18个“一”要求系部,也可以以此考核系部年度工作;系部也应该按照这18个“一”为重点计划年度工作,接受学校的年度考核。但是,学校应当为系部执行18个“一”提供必要的条件,否则,系部难以执行。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一、高等职业院校广告专业发展现状目前,多数高校毕业生自身都缺乏某种专业能力,现阶段广告业发展速度较快,对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广告业设......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论文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教......

浅谈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谈职业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之需,我国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应关注社会需求、紧跟市场......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院校 专业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院校 专业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