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形势下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材料)_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探索新形势下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

探索新形势下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电企业作为电网末端的基层供电单位,所处的供电环境是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农村,服务的对象是“三农”的主体。中央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形式,就“三农”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的战略决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问题的深切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农电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探索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从“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谈对农电供电环境的再认识

“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南方电网公司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新的服务理念,表达了发展的紧迫感和潜在的危机意识。这说明我们的供电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国家经济体制来看,已经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电力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由过去“一统天下”的格局,发展到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这势必要引起我们对供电环境的重新认识。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农电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者对企业本身的状况达不到如数家珍的熟悉程度,就犹如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甚至找不到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企业外部环境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判,企业发展目标就会迷茫。那么我们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供电环境呢?

从人员来看,农电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复杂的问题,基本上是由正式工、集体工和农电工三部分人员组成。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决定了员工报酬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划,影响企业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还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造成了员工进入企业门槛的高低不同,致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人多,但人才不多的状况,人力资源这一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资产来看,大部分农电企业资产都是由体制改革前的水电单位当中供电所资产与由政府控制部分的小水电资产,以及农改后农网资产等组成。资产的构成复杂,所有权属不同的投资主体。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网改造后形成的资产均系主网公司所有,真正属于农电企业的资产少之又少,而电网的维护职责又属于农电企业。众所周知,农村电网点多面广,对于县局来说,运行维护庞大的农网相当困难,资产的保值增值得不到保障。加之,地方政府对小水电资产有处置权,这对一些依赖小水电比重较大的农电企业,潜伏着经营的危机,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存在变数。从电网来看,尽管经过一、二期农网工程的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供电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村电网显得与形势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电网架构不尽合理、设备相对落后、科技含量少等方面。大部分县局的电网还是以35千伏为主网架,10千伏线路送至各乡镇,线径小,供电半径大,而且没有形成闭环电网,致使一些地区电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供电负荷匹配性不强,一些地区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有的地区则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经济运行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入不敷出,投入了几百万元的农网改造资金,而收取的电费连对线路的运行维护都不够,更无经济效益可言。可以说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薄弱的电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现有的与潜在的电力市场的开拓。从电量来看,普遍农电企业由于缺乏工业负荷的支撑,电量都比较小。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突显以来,大部分厂矿纷纷停产。一些依靠高耗能负荷发展的农电企业电量转眼之间陡滑下来。离开了电量的支撑,农电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从管理来看,尽管这些年来,农电体制逐步理顺,主管单位给了农电企业大力帮扶指导,使农电企业的管理有了较大起色。特别是南方电网公司开展农村供电所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达标,以及“安全管理、营销与优质服务、经营管理、电压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节能降耗”五项基础达标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农电企业管理水平活动以来,农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大部分企业基础的薄弱,管理效果离要求差距甚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单位仍然是粗放式的管理,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管理小打小闹,不成体系。从农电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不被外界完全理解。此外,外界对这些年来电力系统抓行风建设,树企业形象工作的认同不一,把电力部门当作“电老虎、电衙门”的大有人在,这在县级供电范围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综上分析,农电企业的供电环境表现出了内忧外患的状况,如何在危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已经不容我们太多的去思考与探索。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电企业的改革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谆谆教导我们,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农电企业势必也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接受洗礼,方能获得发展的动力。

——改革首先要解决农电队伍问题。而解决队伍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领导班子问题,具体就是要解决领导班子的观念与思路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通过教育培训与交流学习,促进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与思路的更新,提高科学的决策能力和驾驭企业的能力,确保企业的前进不至于南辕北辙,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充分发挥好领导班子“火车头”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农电企业领导班子的定期交流机制,通过领导干部的交流互动,激活管理。同时要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人才观,树立要素有用理念,即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只是研究好如何把人员要素有序组合,协调运转的问题,并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培养员工业务技能与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灌输强本意识。“强本”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辩证阐述。农电企业要以“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牢牢抓住农网城网建设改造,以及新农村电网建设的历史机遇,努力改善电网结构,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化,如建设110千伏的主网架,并且形成环网,满足“N-1”原则,由此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实现硬件上的“强本”。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好电力负荷,千方百计增加电量,这是卖电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稳住居民负荷,扩大厂矿负荷,配合发展招商引资负荷,努力把电力“蛋糕”做大做强,形成规模,获取边际效益。

——解决农电企业管理问题。农电企业作为地区供电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地区局的管理质量。农电企业由于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决定对其管理要区别与地区局车间式的管理模式。既要放开搞活,也不能放任自流。所谓放开搞活,是指农电企业具有相对独立法人的经营实体,对其经营活动承担法律责任。要充分调动其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守土有责”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农电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实现对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在线监测。而农电企业本身则要加强对基层供电所的管理,确保电量、电费、线损等指标可控在控,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同时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电企业内部机构的改革,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提高决策的执行力。以规范化服务、“五项基础管理”达标等为指导,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努力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流程的再造,促进效率的提高。

——农电工用工与薪酬制度的改革探索。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决定了员工的薪酬有所不同。在农电单位,农电工与正式工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这就意味着农电工肩负着相当分量的工作,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然而农电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待遇低,又处在最基层一线,如何构建和谐环境值得思考。尽管农电体制改革时农电工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产生,且与供电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当前农电工与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劳动强度与收入比例不协调的矛盾正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掣肘。一方面,在农电资产膨胀的同时,农电工工作量成倍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电工的不满与日俱增,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队伍稳定。另一方面,现行农电体制及待遇还不能吸引社会上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农电,就是在职的,特别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电工也随时都有流失的可能。另外受改革条件限制,供电所在组建时还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过去以“亦工亦农”形式存在的、几乎一生都在从事农村电力生产与经营的农电工,这部分人员在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建立医疗、养老、工伤等劳动保险,如何妥善处理好他们退休后的生计待遇是农电面临的又一个紧迫且棘手的问题,成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那么农电工的用工与薪酬制度究竟怎么制定呢?笔者浅显地认为首先是严格控制农电工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改变农电人员居高不下的状况,通过各种考试考核措施精简冗员,科学定员。其次,通过机构的改革,使农电企业机关冗余人员充实一线,特别是要武装充实基层供电所。第三,如出现农电工人员空缺的问题,建议从劳务输出公司聘请人员予以保存补充,逐步推行“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用人不养人”的制度,减轻企业管理负担。第四,关于薪酬问题,是否可以考虑组建以农电工为投资主体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如抄表公司等经营实体,通过公司的运营发展,增加效益,提高农电工的待遇。另外,还可以把精简人员的工资增加到现有农电人员的薪酬里,这样就可以适度提高农电人员工资,减小与正式职工的差异,进一步增加和谐氛围,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农电企业只有不断的改革,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才能在发展中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肩负起“电力先行官”的神圣职责。

小议农电的和谐发展之路

小议农电的和谐发展之路作为一名农电员工我深知“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新形势下的中国食品安全之路

探索新形势下的中国食品安全之路——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日程确认,热点纷呈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随后国......

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中旅附中吴志强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前,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注重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

山西旅游业发展之路探索

山西旅游业发展之路探索论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创新突破旅游产业论文摘要:我们倡导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要点在于“党政一把手抓旅游”,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低碳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对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江西省婺源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机遇,积极探索“低......

《探索新形势下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探索新形势下农电企业改革发展之路(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 企业 新形势下 农电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 企业 新形势下 农电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