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_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教学基本目标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多识字、早识字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采的文本世界,对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识字教学中,主张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扫除读写障碍,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编排特点

整体看:

人教版实验教材采取众家识字方法之长,融合了我国影响最大的三大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点,精心安排识字内容来落实小学段的识字任务。识字内容分别编排在四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二是在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中编排识字单元或识字课,三是在语文园地安排归类识字;四是全套教材中随课文识字。

具体讲:

1、体现汉字教学规律。

(1)字形:揭示象形、会意、形声字构字规律,蕴含汉字的发展。

一册: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三册语文园地中出现抓形声字特点认字。

(2)字音:传承古代汉字教育文化,韵语识字,朗朗上口。(古诗、儿歌、对子、谚语、三字经)

一册:《一去二三里》《比一比》

二册:识字2(三字经)、识字3(对子歌)识字4(儿歌)识字5(字谜歌)识字6(量词歌)识字7(反义词对子歌)识字8(谚语)

三册:识字3(三字经)识字5(谚语)识字6(反义词对子歌)、识字7(儿歌)

(3)字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关注人文熏陶。(事物归类、生活情境、词语串)

一册:《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

二册:识字1(春天词语)

三册:识字1(秋天词语)识字2(校园生活)识字4(词语串)识字8(词语串)

2、体现学生学习规律。

(1)与生活联系。最先出现生活中最密切的词语,逐渐向生活外延伸。(拼音中识字,家庭、校园逐步过渡到阅读生活中的积累)

(2)与认知同步。循序渐进,由易道难,由具体到抽象。(从象形、会意到形声,从独体字到合体字,构字构词方式由无规律到有规律。写字从少到多,认写分流)

一册:语文园地中同部件归类,二册:语文园地中加部件、换部件、减部件、合体字拆分、同部件带字、反义词、加减笔画、形义结合

三册:熟字带生字、形声字、熟字合生字、分字与合字。

四册:巩固前面的识字方法(读读认认)字的构成特点、词语的构成特点、句子的构成特点(我的发现)

(3)关注学生发展。

关注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提高和成长教育。(单元主题教育、园地中的方法引导)

三、教学基本程序

(一)基本程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悟语境,自主认读——交流成果,发现规律——复现巩固,扩展识字——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二)操作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目标: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操作要领:利用各种活动方式(看图、游戏、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此环节要注重通过复习旧知、方法渗透、能力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的愿望。

2、感悟语境,自主认读。

学习目标:初步感知语境,基本认读生字。

操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猜读、请教、工具书等方式自读词串、段落或短文,初步感知语言情境,能够基本认读新生字。此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自能识字。

3、交流成果,发现规律。

学习目标:交流识字经验,分享他人成果,提高识字能力。

操作要领:多种方式交流学习收获,感受合作的快乐。此环节要充分体现生生之间的互助识字、师生之间交流中的有效引导,善于发现汉字音、形、义的特点(想象识字、字理识字、部件识字、情境识字等),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法,发展识字能力。

4、复现巩固,扩展识字。学习目标:巩固识字成果,扩大识字量。

操作要领:通过创造活动、更换语境等复现生字,对生字进行练习和运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同时扩展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认识(同音、形近、异义字)。此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识字差异,不做统一要求。要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内外识字结合。

5、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学习目标:练习书写,领悟要领,形成良好习惯。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态美。此环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关键笔画或笔顺指导到位,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质量。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识字教学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体现情趣性和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汉字本身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具有“因义构形”和“因形表意”的特点,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趣味性是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汉字。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汉字,遵循一定的字理,联系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利用灵活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识字情景,形象直观地开展识字教学,让课堂充满情趣。要避免单纯追求趣味性忽视科学性的活动化教学,或一味讲知识忽视学生兴趣的灌输化教学,要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关注学生识字差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突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识字情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保障。一是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识字能力、擅长方式进行多方面识字,不作统一要求。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互助识字。三是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业的布置、活动的安排等都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评价以激励为主。鼓励优秀生多识字,关注学困生的识字进步情况,给每位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感受识字的乐趣。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中,识字量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形成必要的识字能力更为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识字水平和后续的发展。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编排,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合一合、动作表示、图画联想、编谜语故事顺口溜等趣味灵活的识字方法,加深记忆,加强识字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拼音、字典自能识字的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

四、联系生活识字,注重课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种必然的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营造识字氛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自己去发现识字的资源,感受生活中的汉字文化,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情感。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形式多样的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问一问、抄一抄、剪一剪、贴一贴、比一比等活动中不断扩大识字成果,享受识字带来的快乐。

五、加强写字指导,养成良好习惯。

写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影响写字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对写字指导的模糊认识,大多教师不作指导或指导过细,不能较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一要体现教师指导的循序渐进。开始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后来注意部件做部首的变化,等学生掌握了所有笔画和绝大部分偏旁部首之后,各部件的大小、高矮、胖瘦、斜正等形体特点和向背、穿插、避让、呼应等组合规律,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二要抓重点,抓关键,把要写的字适当归类,引导学生掌握要领和规律,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三要规范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关系到写字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形成性评价标准

(一)评价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认识了多少汉字,而是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实施评价前,首先把评价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从而注意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不断激励学生主动识字,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评价要素

评价方式

评价人

知识与能力1、1、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3、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认读字音

分析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识字工具

写字能力

卡片认读、试卷检测、字典检字比赛等多种形式检测学生的识字量、对字的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同学、家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创造各种方法进行识字。

2、能积极主动识字。

交流

注意

联想

想象

思维

课堂交流、活动观察学生的识字方法、途径,在识字活动的主动性

教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兴趣

态度

情感

品质

习惯

教师观察、家长问卷、学生自我反思、小结等

教师、家长、学生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识字策略董翠苹高碑店市辛立庄镇东沿村中心小学论文摘要:2011版新课标关键词: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教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课堂识字教学源自生活雷鸣中心学校 陈海英摘要: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策略 张 莉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优化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吴忠市朝阳小学买学梅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谈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目前已经实施到四年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一个共同的感受是:识字量实在太大!一年级上期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其中......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