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历史重点_高二历史会考重点
会考历史重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历史会考重点”。
· 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特点:农民拥有部分土地 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基本上自给自足
·商周时代青铜制造进入鼎盛时代。
·商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东汉已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明清时期青花瓷 彩瓷 珐琅彩 ·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原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影响 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隋唐时期繁荣表现:都市商业大量出现 市场发展 市与坊分开 出现
了柜坊和飞
·宋元时期钱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出现地域性商帮·宋元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就是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管制
·重农抑商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 保障农业法发展,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消 抑制了工商业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影响:积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方殖民侵略。消:妨碍海外市场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与世界隔绝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迪亚士 好望角达·伽马 印度哥伦布 美洲麦哲伦 环球旅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世界: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世界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对欧洲:(1)商业革命 a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品经营也发生变化 b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价格革命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以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标志:珍妮机的问世关键:蒸汽机(轮船、火车)标志:大机器工业基本代替工厂手工业
影响:1工厂生产制度的出现 2工厂逐渐集中,形成许多个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3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世界两大阶级。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5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6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能源:电力、石油; 推动钢铁事业 电灯、汽车、飞机、电话、化学工业
影响:1对欧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出现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世界各地联系。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主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自然经济解体原因:1国内市场不断扩大2国外资本主义入侵(最主要)影响: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洋务运动影响积: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国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对本国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消:为使中国富强。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1自然经济的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影响:1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因:1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根本原因)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办厂限制(直接原因)
·短暂的春天(1912-1919)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实业救国思潮兴起。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厂(解放)、沈阳机床厂。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4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5结果:1956年底,到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1956)
1主要内容:(1)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评价: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是八大确定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大跃进:积: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消: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4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开发区,之后海南。顺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浦东新区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英美)自建唐胥铁路。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有线电报线在台湾建成。上海设置无线电台。外文《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文第一份《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申报》第一部自己拍摄国产电影-京剧《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北京电视台试播(1958)标志中国电视事业诞生。四大媒介: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加入互联网1994
·经济危机爆发1原因:(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资本家为赚取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日益尖锐。(3)国民贫富差
距大。(4)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虚假繁荣。(5)股票投机加剧金融市场不稳定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3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农业危机、信贷危机、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4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加剧世界局势紧张:对经济的干预矛盾尖锐,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矛盾尖锐。3标志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1内容: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助合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与社会保障2影响:直接: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间接: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法西斯化深远: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政府(国家经济):适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付经济危机要以市场和计划相结合,并实施与国情相符的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评价:1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客观经济规律。3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好)
·斯大林模式:1特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成就: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的物质基础。3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4)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改革重点(成果)后果问题
赫鲁晓夫 农业一度促进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没有从根本 勃列日涅夫重、国防工业成为超级大国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世界经济体系:三大经济支柱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3《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共体、欧盟的实质:经济——经济和政治欧洲联盟(EU)的意义:对欧洲:符合整个欧洲利益,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对世界: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影响:1机遇(1)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2)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3)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2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历史会考重点--高一上册条约及其内容中英《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
2014年会考重点东南亚一、东南亚的范围位置与国家: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二、中南半岛1、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2、河流:湄公......
1.西周总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宗法制: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政治制度,宗法制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
1.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嫡长子。 2.分封制:权威逐渐削弱。3.秦统一后在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五尺道。4.中央集权: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设立丞相(协助政事)太尉(管理......
历史会考目录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4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8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6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22 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26 英国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