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整理_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整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高一历史会考知识梳理
一、列强对近代中国的入侵战争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中国不败而败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马关条约》(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
中国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
二、中国的民主革命史: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开始)
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1911年,武昌起义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4、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第二阶段:五四运动(1919年)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三阶段: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
2、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4、合作的任务: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反帝反封
5、合作的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6、合作的结果: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三阶段:国共对峙的十年(1927-1937年)
1、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共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井冈山的斗争和土地革命
3、五次“围剿”与反“围剿”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起止地点: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6、日本入侵: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事变(1935)、泸沟桥事变(1937)第四阶段: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
2、抗日战争: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牺牲
3、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战
4、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第五阶段:解放战争(1946-1949年)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台湾问题:
1、第一阶段:1895年《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
2、第二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复台湾
3、第三阶段: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台湾
4、第四阶段: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案真正停火
5、第五阶段:80年代,两案开始了民间交往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6、第六阶段: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案关系协会(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达成共识——“九二共识”——“海峡两案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今天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有利因素:○2“一国两制”的有利方针
○3海峡两案人民的共同心愿
○(2)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四、新中国的外交:
1、第一阶段:50年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1953年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
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3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2、第二阶段: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关键一环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11971年10月,第26节联合国会议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
3、第三阶段:新时期活跃的多边外交
1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2001年10月,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2001年6月,中国促成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
五、党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共二大:1922年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
(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共三大:1923年
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内容
4、国民党一大:1924年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5、遵义会议:1935.1
1纠正了党内以王明为主的左倾错误;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原因:中共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成功的解决
○自己的问题。)
6、瓦窑堡会议:1935.12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
确立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年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八大:1956年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10、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政治上:拨乱反正,彻底的肃清了*的“左”倾错误
主要内容:○2经济上:改革开放
○3思想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组织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班子
○
11、中共十四大:1992年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
12、中共十五大:1997年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3、中共十六大:2002年
确立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为党的指导思想
六、法律史: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八、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前提: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2、第一阶段: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1)两条途径:○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1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2)特点:○2产业结构不均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3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第二阶段: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后—一战前夕(1895年-1913年)(原因)
4、第三阶段: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原因)
5、陷入困境:国民政府统治的后期
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左”倾错误
(3)八字方针(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恢复发展 第三阶段:“*”*的十年(1966-1976年)
“*”性质:是由中国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在政治方面的最大教训:加强党的民主法制建设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
十二、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的历史巨变、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核心:
1、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
第一个伟人: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思想核心: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第二次历史巨变: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诞生的第二个伟人:毛泽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引领者
思想核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回答的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问题
3、第三次历史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和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诞生的第三个伟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 思想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回答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补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答的党的建设问题。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
历史闭卷复习中国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轫1.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等。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2.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
2014年65中初二历史毕业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时间:6月20日考试题量:30道选择,3道简答题非大题部分只需要记得住,大题部分需要理解,能灵活答题。1、知道虎门销烟后,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
云南省高一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资料整理人:李 健必修三(为了通过会考特制作此提纲,望同学们认真识记)1、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和里“礼”的学说。五经:......
2010贵州高一历史会考答案2010年高一会考历史答案历史 1~25:AADAB BDCCC DABAC CDCCA BCCAB 26~30:经世致用,《资政新篇》;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宋教仁案,二次革命; 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