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起义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优秀)_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洪汉文
作者简介:洪汉文,男,广东普宁人,1951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由部队某师政治部主任转业,进入中共广东省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至今,先后任副主任、主任、调研员,同时兼任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惠州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先后主持编写了《热血铸军魂》、《东江精神,代代相传》、《“三个代表”与惠州发展》、《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概论》等共13本书刊,在《广东党史》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内容提要: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它第一次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第一次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起义以后组建的红四师,是中国真正意义的人民军队的最早部队之一。广州起义对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在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中,建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师,培养锻炼了军队的骨干力量,探索军队的政治工作;广州起义体现的革命创新精神,英勇善战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团结奋斗的精神,是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州起义还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广州起义 人民军队 创建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黄平、周文雍、叶剑英等领导下,在广州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警卫团、黄埔军校特务营、广州工人赤卫队以及南海、花县农民武装等共6000多人,联合举行起义,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及广州工人约2万人,也参加了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市的大部分地区,随后,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原广州市公安局宣布成立。广州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军队从四面包围起义部队,在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军经过三天激战,有数千人壮烈牺牲。其余部队分别向东江、北江转移。向东江方向转移的部队,在花县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师,进入东江地区,与红二师和当地农民武装会师,展开东江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往北江转移的部队后来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在韶关会合,后来上了井冈山。少部分人到了香港,辗转到广西参加了右江起义,组建红七军。
一、广州起义探索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军的道路
在广州起义意义的重大问题上,历史上曾经存在着不一致的评论,甚至出现过否定广州起义的观点。但是,经过八十年的历史积淀,人们的认识比较统一了。我们在分析广州起义的全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广州起义具有不可否定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广州起义在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道路,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设人民军队的过程中,意义更是重大。
广州起义发生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之中。起义发生之前,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那时的形势客观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从与资产阶级合作迅速转变到独立地创建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上来。因此,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广州起义就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次起义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初期的三大起义之一,它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最早打出“工农红军”旗号。起义之后成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是中国第一次在大城市中通过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的工农政权。因此,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①事实正是这样,广州起义虽然暂时失败了,但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全国发生的其它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一起,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开端,这使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直接领导的军队,使土地革命战争在全国兴起。此后,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逐步为党和革命人民认识和实践。
二、广州起义后创建的红四师是最早的红军部队之一
1927年12月11日上午,广州起义军占领了广州大部分地区之后,召开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决议,这个决议的第五条是:“组织工农红军三个军,第一军由赤卫队扩大组织而成,第二军是海陆丰的农民赤卫军,第三军是以教导团作为中心加上许多走到工农方面的军士组织而成。”会议提出“在最近几天内至少应该组织五万红军”。会议号召“广州工人们即刻来广州市各处红军征募处登记”②。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这个决议没有全部付诸实现,但是,它最早提出了建立红军的问题。12月13日,起义失败以后,从广州撤出的起义武装主力教导团和警卫团的一部分,经沙河向花县转移。黄埔军校特务营的余部和部分工人赤卫队后来也赶上了队伍。16日,起义军党组织在花县县立第一小学召开了会议,讨论决定,将从广州撤出的1200人和花县农民武装的骨干约1400人,整编成立为一个师,下辖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团,叶镛任师长,袁国平任师党代表,徐向前任第十团党代表(后任师参谋长)。在讨论部队的番号时,有人说,朱德带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是第一师,董朗当师长的南昌起义进入东江地区的部队是第二师,琼崖游击队已编为第三师,那我们就叫红四师吧。这样,红四师就正式成立了③。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处于初创时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的部队,是红军的主力。从1927年8月到1928年4月的9个月时间里,在党的领导下,红军前身各部队,尽管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发展也不平衡,但都在参加了武装起义之后,走上了建军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部队,因为基础好,发展更快一些。它有了正规军队的编制,并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明确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有了正确的军队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人民军队的本质的许多具体内容已经显示出来。这些,对人民军队的建设起了奠基的作用。在当时,广州起义的部队即整编后的红四师,以及北上到红一师、西行到红七军的部队,大约有2000多人,约占红军初期部队的三分之一。广州起义的部队,除一部分上井冈山,少部分到广西的百色地区参加红七军的创建外,大部分整编为红四师,在东江地区开展斗争。1928年2月下旬,敌军约8个团从四面围攻红四师、红二师的部队,另有军舰三艘在海面配合,红军部队受到很大损失。1928年3月,红四师攻打潮阳城,不能攻克,部队受到很大损失。4月以后,部队转到海陆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余部于1930年5月参加了红十一军的创建。由此可见,广州起义部队,在红军初建时期,成了红军部队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广州起义为红军的创建和发展锻炼、输送了重要的干部和军事人才 广州起义的发动、领导者和参加起义的革命者,经过起义的锻炼和以后的发展,不少成了人民军队的将帅和重要领导干部。当时,参加和领导起义的共产党人,有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周文雍、聂荣臻、徐向前、梁余枢、徐光英、李云鹏、梁桂华、刘楚杰、沈青、邓发、黄甦、林铿云等等,还有一批基层的官兵是共产党员。在广州起义中,张太雷等一批卓越的领导人壮烈牺牲。不少领导人和革命者,成了人民军队创建时期的骨干。尤其是叶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领导人,在创建人民军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有三人后来成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他们的发展和巨大贡献,与在广州起义的锻炼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徐向前元帅在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无限感动,他在学习六大文件时说:“联系到大革命失败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离不开正确政治路线和策略的指导。否则,将一事无成。”④这些真理性的认识,是与广州起义的实践分不开的。
四、广州起义的部队,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参加广州起义的部队,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和控制的部队。这些部队,在广州起义之前,就已经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起义之后,把这些实践经验弘扬到红军部队之中,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以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更为显著。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全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是广州起义主力之一。1927年7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师生改编而成。初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叶剑英兼任团长,下辖三个营,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教导团绝大部分官兵,在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影响下,都同情革命,有200人左右是共产党员,团里设有中共党委。参加广州起义,与其他起义部队合编为红四师之后⑤,教导团和广州起义其他一些部队,在军队中积极开展政治工作,取得了经验。主要经验有:注重军队中党的建设,除了团里建立了共产党的党委之外,基层也建立了如党小组等这样的组织,使军队中各级都有党员的活动;注重了官兵一致的原则,领导带头密切官兵关系;注重密切军民关系,建立军民鱼水之情;注重军官带头冲锋陷阵,为下级做好表率作用。这些优良传统,传播到红四师和更多的红军部队,成为党在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广州起义铸造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广州起义的过程虽然仅仅几天,但起义显现的革命精神都是永存的,这种精神,不仅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它在铸造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中功不可没。广州起义显现的精神:一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近代广州风气开通,是新事物易于输入,新风气易于传播的大城市。由于马列主义的传播,党的重要领导人活动较多,尤其是党的三大在这里召开,使这里的革命者和人民群众,有一种独特的创新精神。于是,在广州起义中,创造了正规军与工人赤卫队紧密配合共同起义的经验,创造了在大城市中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经验,以及成立红军的经验。这些经验和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二是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州起义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周文雍、陈铁军这样的许多英雄和烈士,尤其是周、陈的事迹,为世人流传,也成为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素质的楷模。三是团结奋斗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广州起义的参与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无论在起义前和起义过程中,还是起义以后组建的红四师的奋斗过程中,以及两万多名工人和农军的行动,都体现了高度的团结奋斗精神。尤其是在12月12日以后的几天中,起义军处于重围之中,但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团结精神。四是一切听党的指挥的作风。广州起义的部队来自四面八方,开始并没有组织过协调训练,但是,一朝起义发起,各部分军队都在共产党组织的指挥领导下,英勇作战。党对军队的领导,始终坚持。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精神。广州起义后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及其制定的政策,都体现了为人民大众解放的精神。广州起义体现的这些宝贵精神,一直为人民军队继承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这对当前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认真研究广州起义的历史,研究广州起义在人民军队初建时期的贡献,弘扬广州起义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对于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54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②参考《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第二卷第7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
③参考《徐向前传》第6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④《徐向前传》第77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
⑤参考《广东革命史辞典》第8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李大钊与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赵秀德;谢荫明李大钊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最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革命的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
敬爱的党组织: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84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创建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快星级饭店及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凸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推进“幸福新枣庄......
http:///文章创建和提交你是怎么用的。一个网站的成功是取决于其内容的质量。有小点,在网站上的花费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开支进行价值不大的访客通过其缺乏有趣的或有价值的内......
如何创建和培育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永续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全力培育和打造强势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