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案例_班主任案例德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班主任案例德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选录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我的教书生涯里,有句话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我一位曾经的校长对我说过的。那一次,我正滔滔不绝地向他抱怨有的学生是如何如何地堕落,不管用怎样的办法都无法教他走上正途。那位校长听了半天,只扔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多年以后,这句话还是如此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的我听了很不以为然,觉得这是领导没有深入实际工作的一句官腔。但不能否认,这句话对我是很有影响力的,不知不觉中,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用这句话来扪心自问,而且我已深切地体会到这句话确实有它的哲理性,所以也不知不觉地佩服着那位校长。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我对班中一位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我对以上这句话真正感悟的过程。
虞红是我班的一位女同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境也不是很好,因为忙于生计,不太管她,所以她的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但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差,坏毛病比较多,有“野小子”之称。
第一次领教她的坏还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年级的一位班主任领了一位学生家长来找我,说是他们家附近的一位学生(就是虞红)经常在半路上拦住他们家的孩子,说奉一年级班主任的命,来收缴学生的零用钱,一年级孩子胆子小,就乖乖地把钱给了她,已经有好多次了。
我听了以后感觉简直就是天方夜谈,我无法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女学生竟会敲诈一年级的学生。但事实就是事实,当当事的两方站在一起的时候,虞红承认了这件事,并涕泪俱下地向我保证下次不敢了。我见她态度还诚恳,就教育了她几句,因为她家庭条件不太好,我就用自己的钱替她赔给了人家,心里还挺自豪的,把一个学生教好挺容易的嘛!
但接下来的事就让我目瞪口呆了。班级里经常有学生向我汇报零用钱、学习用品被偷,因为班主任不能无目的地搜,所以我总是用尽办法诱导小偷主动拿出来,但是这一招根本没用,东西继续被偷,小偷还是毫无踪影。有一次,一个学生向我举报说在体育课看见虞红回过教室,接下来就有很多同学钱被偷了。于是我就找了虞红询问情况,她死活不承认,并且忽然跪了下来保证说真的没偷过。这下可吓了我一大跳,万一真的冤枉了她可怎么办呢?我不好再查下去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过了几天,忽然又有校外小店老板找上门来,说虞红平时嘴巴甜甜的总叫她阿姨,所以关系比较好,没想到早上她趁小店里生意比较忙在抽屉里偷了一大把钱,被当场捉住,请老师管教管教。
这下我火冒三丈,把虞红抓到办公室,狠很地骂了她一顿,并叫了她的父母来。当着她的父母和我,虞红把所有一切承认了,班级失窃的事情也水落石出了。虞红再三保证以后不偷了,她的父亲也把钱赔了出来,回家还痛揍了她一顿。
我以为从此我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班级里只太平了两天后,有一天中午写字课时我班很多同学的钢笔不见了,因为虞红有前科,有同学就擅自搜了她的课桌,结果搜出了一大把钢笔。
我真的对这位学生失望透顶了。看着她,我恨不得能狠很地打她一顿,或者用最恶毒的话骂她一顿,但是这又是师德所不允许的。我的内心激烈地斗争了许久,终于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滚下去!我再也不管你了!”
夜已很深了,我还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就这样放弃了一个学生了吗?我的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了她的一生,作为一个教师,我有什么资格轻言对一个学生的放弃?这时我又想起了那位校长对我说过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反思自己对虞红的教育,最初是不重视,也因为有顾虑,怕负责任,后来是不耐心,并且比较粗暴,与家长联系也不够,导致该生的错误越来越严重。,而此时的我竟还有放弃的念头,我为自己汗颜了。在这个深夜里,我深思熟虑了好久好久,一个把虞红彻底教育好的计划形成了。
第二天,我装作没事人似的继续教书,直到下午放学布置作业的时候,我忽然在班级里宣布:“现在老师要向大家汇报一件喜事。你们猜猜是什么?”我故意卖关子,这招有效了,大家急切地看着我。“我们班的虞红今天一天没做坏事,进步了嘛!大家应该为她高兴呀!”这时我看见虞红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而同学们因为她受到班主任的表扬,一边鼓掌,一边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她。
放学了,值日组的同学里忽然出现了虞红的身影,我问她:“你干吗不回家?”她说:“上个星期我扫地逃走了,我在补。”我心中暗喜:初战告捷!
晚上我打了个很长的电话给虞红的父母,说了我的计划,并要求他们配合,第一要求他们每天给虞红二块零用钱,并教育好孩子要节约着用。我想有了钱也许会少偷,甚至不偷。第二,要求他们不管工作有多忙,也别忘在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关心孩子,陪陪孩子。她的父母向我再三表示感谢,说以后会注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并完全支持我对孩子的教育工作。第二天,我把虞红叫到办公室,说想跟她订个协议,如果她一个星期没再偷或者犯大错,那么就可以到老师地方领两颗红星,并有物质奖励。她欣然同意。一个星期后,她果然做到了,我也没食言,并且请她吃了一次汉堡,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提出又要跟她订半个月的协议。我就这样步步为营,严防死守,与她坚持订协议一年有多。
这一年以来,一发现虞红哪方面有进步,我总不忘表扬她,哪一方面有特长,也给予相当的鼓励让她学有所长。一年多来,虞红没再偷过,也没犯过比较严重的错误,而且因为有了自豪感,自信也回到了她的身上,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从班级最后几名进步了中上的水平。
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也是我最大的自豪。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牢记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我的班主任生涯里继续摸索。
案例评析:
在此案例中班主任老师做到了:
1.比较追求真实有效的德育,转变了传统的德育方式,杜绝说教式的德育,在实践中追求德育的真实有效。
2.利用教育契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使德育真实有效。在反映问题的同时不忘表扬鼓励。表扬对于孩子具有神奇的作用,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学生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越高,学习也就越努力。
3.做为一名班主任,她做事三思而后行,以怀柔代替生硬。学生出现了反常的言行,没有急躁,而是从学生心理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二)学会宽容
今年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下午,班级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课间,王同学桌旁围着几名同学。忽然,有个女同学喊了一声:“老师,王xx带玩具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看到几名围着的学生慢慢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王同学把双手伸进课桌,下意识地保护着课桌里的“宝贝”玩具。同学们把目光从王同学的身上移到了我的身上,看我如何解决这件事。我停了一会儿,神情严肃地来到他的桌前,把手一伸:“给我!”他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像是在说:“老师,您就原谅我一次吧。”但我当时很生气,根本没理会这些,仍然严厉地说:“拿出来!”他的眼泪在眼圈里含着,不情愿地、慢慢地拿了出来。他的“宝贝”玩具的确很漂亮,那么精致的变形金刚,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顺手接了过来。他看我真的要没收了,急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哭着说:“老师,您还给我吧,我以后再也不带了,我是拿给同学看的。”刚才围着看的同学也帮着求情:“老师,您就原谅他这一次吧。”我被眼前的变形金刚和几双乞求的眼睛难住了。不没收,有违自己说过的话,在期末复习紧张阶段,谁也不许带玩具,一旦发现,我就没收。老师说话不算数了。没收,还真有些不忍心,正在我犹豫之间,却缓和了当时的情绪。我说:“只能午休时和同学们玩一玩、看一看,上课时不能拿出来,放学马上带回去。”王同学一听,马上露出了笑脸,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第二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室,发现桌子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李老师,谢谢您没有没收我的变形金刚,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犯错误了,请您相信我。看到字条,我顿时有所悟,我宽容了他,他就自觉地改正错误,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意外的结果,使我感觉到:适当宽容学生的过失也是一种教育的技巧,也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还有一次,课中要用到教具,我在课前把教具拿到教室里。这时,许多同学好奇地围上来边看边议论.我关照了一句:“小心,别碰坏了。”就离开了教室。可是,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突然发现教具已被拆散了。同学们纷纷告状:“是×××拆的。”我正想严厉地批评他,可是见到那个同学红着脸,低着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后,我突然想到了教育中应对孩子的言行宽容。宽容,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有位名人说:“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孩子,却无从把你们的思想给予孩子,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判断和思想。”于是我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要把教具拆开来呢?”“我想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噢,原来是这样。我听后暗自庆幸没有粗暴简单地处理此事,不然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就被我给扼杀了。我露出了笑容,笑眯眯地拍拍那位同学的头,对全班同学说:“这个同学拆教具是为了研究。说明他很爱动脑、爱动手、爱钻研,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探索精神。历史上有很多大科学家、发明家从小就爱探索研究。所以,我要表扬他这种精神。不过,老师也要提醒你一下,以后不要只顾研究而影响了老师上课哦!”同学们听了都善意地笑了。那个同学原来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犯错误,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与纠错的过程。学生所犯的错误有理由得到教师的谅解,更有权利得到教师的宽容。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激励;宽容更是一种仁慈。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学会宽容吧!
(三)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两例
在德育工作中,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下面试举两例,加以简析。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案例】 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 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 欢笑声响起。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东中人。【评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2.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
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
【案例】 今天,我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个片断,又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评析】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善表扬,巧批评,树典型案例:我班付华龙同学,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少文化。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爱讲话,做小动作。书写潦草,有时不完成作业。缺少是非心,随意性强,容易受社会家庭学校......
班主任育人案例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在人格上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平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德育案例潜山县梅城小学储永胜我班有一个学生名叫候宇凡。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最爱画画。但是他却与众不同,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跟其他同学交流。即使是交......
班主任德育案例班主任德育案例【案例背景】李阳,四年级学生,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多年,分别再婚,他很聪明,但脾气急躁,喜怒无常,性格情绪化严重,高兴时特别懂事,不高兴时好发脾气,在我的耐......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质 现在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身边长辈的无限呵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但在物质生活提高很多的同时,部分学生却变得越来越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