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后感_看三国演义后感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看三国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看三国演义后感”。

以前喜欢胡歌的时候,我会很脑残的想要是能变成胡歌家的猫该多好啊;看三国时我又会想,我宁愿变成孔明家的蚕;可是,猫和蚕都是没有心,即便所爱的在身边也感受不到,所以,我觉得还是做人比较好。做人最可怕的是无心,我要做一个有心人,以下,是我读‘三国’的一点心得体会……

我眼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天下奇才,智慧化身,可是算尽人意,算不尽天意,鞠躬尽瘁也只换来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风五丈”的悲剧性结局。所以每每使英雄泪沾裳。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的其时,惜哉,惜哉”我一直不解水镜和崔州平都把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神机妙算的孔明先生又岂会不知?对此父亲给出的解释是:“孔明在刘备第一次去请他时就已经算定,天下在60年内不可能统一,所以对其避而不见。只是后来被刘备三顾的诚意打动了,才决心凭自己的智慧和天斗一把。”这解释也太玄乎了吧。我只是想,年轻的诸葛亮该是有几分自负的吧。我最喜欢初出茅庐的孔明了,那时的他风华正茂。丈夫生此世,担当生前事,喜欢他庙堂舌灿珠连,宏论傲惊三吴江川;火生东南,一夜焚尽千帆,即便傲视天下,怕也是无人能掩其锋芒吧!

只是风流如云烟过眼,我最痛心成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那时的他背负太多,太沉重了。特别是刘备死后,独自担起兴衰存亡,南征北战,还要受人猜忌。刘备的那句:“君才十倍曹丕,汝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说者有心,听者无意,这是孔明万万没想过的吧?我叹刘备太绝,太狠!这句话简直是要了诸葛亮的命啊!所以之后的他只能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权倾朝野,大权在握,他贬了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为庶人,殊不知他内心深处也该是羡慕他的吧,他也想重新回到卧龙岗下,种半亩薄田,悠然自得,终老山林,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吧?只因为三顾之恩,托孤之重,兴复汉室,平定天下的理想还没有完成,夷陵大败,失了荆州,蜀国地薄人稀,蜀道崎岖蜿蜒,要平定中原,谈何容易,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他如何会不知,只是他身在其中,即便看得透彻,也无法自已吧。所以他只能咬牙走下去,即便是希望越来越渺茫,那么少了一份信心,就补上一份决心吧!最后六出祁山时,他壮志未酬,病死五丈荒原,终于结束了他半生的戎马生活。父亲说:“是老天都觉得诸葛亮不能再活了,因为诸葛亮不死天下就不能统一,还会起更多杀戮!”我并不觉得死了就是悲剧啊,我只是想‘死而后已’,一切都可以结束了。有遗憾才完美才真实!试想,如果诸葛亮功成,又会是怎样的结局,是如当年的范蠡张良,还是荀文若…….?“卧龙跃马终黄土”此时他的魂魄终于可以回到南阳故乡了,而留给世人的,只是他的千秋功名和一声‘斯人不复’的叹息…….看电视《三国演义》后感

新版和旧版的三国都看了一点,大多数人都说旧版是经典,新版不如旧版,我只是想说,唐国强的演技真的比陆毅好,陆版的孔明特别是后期人物性格很空洞,后期的诸葛亮的性格应该是很复杂的,但是他似乎只表现出了诸葛亮的忧和哀,一张苦瓜脸,是怕别人看不出诸葛亮很苦逼,鸭梨山大吗?

至于从整部作品来看,新版旧版都是很有诚意的作品。只是旧版更偏向于写实,不是拍三国演义吗,那就按罗贯中所写的原原本本的来拍;新版呢则不同,新版里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意识,比如现代人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的重新认识和评价,还有了导演,编剧,演员自己的看法,这是新版的创新之处,因为新嘛贵在“新意”新版不可能像旧版那原原本本照着小说来拍,就换一下演员,换汤不换药多没新意啊。

如果旧版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叫经典,那么新版就根据自己的观点从这一千个中选取了其中一个典型的‘哈姆雷特’来展示给我们看。至于说成功失败那纯属

个人喜好。

谈易中天《品三国》

是先看了狼至北方的《真话三国》之后才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首先我是偏爱诸葛亮的,我想狼先生也是吧?还有杜甫也是,杜甫比我们还严重,都睹物思人呢,还去了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古迹,写了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诗,他绝对是孔明的脑残粉(好吧还是我比较NC,杜甫会不会想劈死我啊)。

《真话三国》是针对《品三国》提出的不同观点,其中狼先生和易教授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对蜀汉政权和对曹操,诸葛亮认识的问题,我个人非常赞成狼先生的观点,(因为偏袒诸葛亮嘛,我甚至不能容忍别人说诸葛亮一丁点的不好)就算是陈寿吧,对诸葛亮的评价也算是中肯,但顾嘉蘅还是更能说到我的心底:“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这才是我的心声!可是父亲说:“你这不是脑残是幼稚!你只不过是同情诸葛亮。但看历史要唯物不能唯心!”天呐!我同情他,我凭什么同情他啊?我够格啊?

好吧,思来想去这么多天,易教授那句“吾欲与武侯同哭”打动了我,我也不能否认易教授的观点,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教授就是教授,比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要专业得多,只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神,老百姓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圣人,我需要一个完美无缺的偶像,至于对于历史上诸葛亮其人专业的定义和评价那是专家的事,与我何干?

诸葛亮和梅长苏

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只因为我个人的喜好把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来讨论,我一直坚信小说的作者写梅长苏是有诸葛的影子的。“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萧关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付招魂,儒冠多误身”一样的身逢乱世,一样的天纵奇才,一样的翻云覆雨拨转乾坤。不同的是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而梅长苏却劫后余生独单遗恨,无所谓幸与不幸,只是这就是人身,冥冥之中的定数,人力所能改变的何其有限?

谈诸葛亮的淡泊宁静

我一直纠结“淡泊宁静”之语竟是出自诸葛亮,直到今天我看到了一句话,才有了点感触:淡泊宁静是孔明一生本领,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难做极忙极热之事。古之成大事者必是耐得住寂寞的,凡事欲速则不达,淡泊宁静并不是逃避现实,不求上进,而是面对世事纷繁的一种心态。

诸葛亮与《出师表》

虞美人 读三国后感

虞美人 读三国后感枝头黄叶飘无尽,却教残风卷。叹三国尽归司马,鼎足三分化作昔日梦。英雄对酒须当歌,只道人生短:是非成败转头空,隐喻一江春水不回头。......

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

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这本书让我掩卷深思,回味无穷。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从小就饱尝着生活的苦难,十月革命......

有胆有识感三国——读《三国演义》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有胆有识感三国——读《三国演义》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有胆有识感三国——读《三国演义》后感

有胆有识感三国——读《三国演义》后感有胆有识感三国——读《三国演义》后感1我早就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一拿到这本名著,就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三国演......

《看三国后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看三国后感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看三国演义后感 后感 看三国 看三国演义后感 后感 看三国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