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思考_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思考
杨中柱
(湖南省望城农业局,湖南望城,邮编:410200)
摘要:文中论述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一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四是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五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多功能农业;六是努力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七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制度保障。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种高级历史形态。我国的现代农业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与节约化;在经济上用现代管理科学管理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农工贸一体化、土地或经营的规范化、社会化;在资源环境上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农业,有效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六大特点:一是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它使用了现代工业技术提供的机械和能源,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是现代化的农艺技术,它使用了优良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及合理的栽培、养殖技术,有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牲畜产品率;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收稿日期]2007-04-29
[作者简介]杨中柱(1962-),男,系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中国市场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财会管理等。
动和组合;五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六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一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
局良好。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粗放经营、水土污染、浪费耕地、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要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
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实现高产稳产。要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市场管理,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试点,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要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工作,逐步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改善防疫条件和养殖环境。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地力。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造林补助机制。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就是
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整合和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水平。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强化应用科技研究,尽快在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进一步调整农机结构,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面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点,努力实现“乡乡通宽带,户户有电脑”的目标;完善道路和灌溉设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现代农业是以优势农产品生产为
基础的大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立足各地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实施重大粮食项目工程为手段,以主攻单产为核心,切实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以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供种为目标,推进新型种业体系的建立;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在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和其它高价值的劳动密集型特色经济作物,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进一步将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重点,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禽类和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大力推进畜产品规模化生产,建设外向型的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基地。
(四)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提高质
量、效益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二是保护农业资源。要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尽快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三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四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第一是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把沼气建设与农村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努力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第二是要扩大植树种草,扩大植被,加快国土绿化步伐,促进气候环境良性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第三是搞好水土保持,大力推行分区综合防治战略,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调整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减轻和控制水旱灾害;第四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以生态适宜度为依据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果品、茶叶等农产品,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多功能农业。现代农业是包含农
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注重农业生态安全,拓宽农业功能,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中心城镇大力推动涉农企业的集群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遏止乱征滥用耕地现象,严禁任何毁坏耕地的行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集约化生态养殖等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行生态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进一步研究农业抗灾避灾减灾措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的功能开发建设,既强调开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又要不断开发和培育农业的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着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六)努力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还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
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一是要切实落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组织农村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二是要根据当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接受教育,建议设立贫困地区农民培训专项基金,由财政拨付,专款专用。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才能具有到城市择业的更大内在动力。三是要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要整合好各种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并从农民工中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以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还要按照城乡统一、公平就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民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与此同时,要通过加强在岗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要进一步转换乡镇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
(七)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制度保障。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就要继续深化农村
综合改革,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是要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是从乡村实际出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二是要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试点等。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和继续推进农垦体制改革。要努力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积极探索化解债务的措施和办法,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安排一定奖励资金,鼓励地方主动化解乡村债务。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农民合作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其经济利益,切实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杨中柱.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J].广东:经济前沿,2006,(11):16-19.[2]彭京宜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47-74.[3]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粮食安全与农作制度建设[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5-412.[4]杨中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农场经济管理,2006,(3):6-8.Strategic Thinking of Develop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the
New Villages
Yang Zhongzhu
(Agriculture bureau of Wangcheng of Hunan,410200)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ways of develop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the new villages:The first is to use the modern material condition in agriculture;The second is to push forward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ability of the exaltation agriculture;The third is to develop food production and build advantage agricultural product industry base;The fourth is to develop an agriculture of resources economy, good environment;The fifth is to push forward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 to tur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 high production, superior quality,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e;The sixth is to educate talented person's troops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agriculture;The seventh is to develop the modern agriculture to provide the system guarantee.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new village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转移支付论文内容摘要:应结合本地实际,从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入手,依靠科技提高人才素质,在实行土地......
玉田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
河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河北省信息中心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