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_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世茂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凉城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大做文章,积极加强引导和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优质马铃薯、豆类和饲用、加工用玉米比例进一步扩大,种玉米、养奶牛、养寒羊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鸿茅酒厂、精淀粉厂、肉牛场以及依托呼和浩特市的伊利、蒙牛乳业等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正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农民的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以优化调整结构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依然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品少,农业名牌产品更少;农业科技水平低;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只有通过结构调整,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和多样化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当前,我县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还不高;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林牧业比重偏小,粮食种植业比重偏大;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3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不足30%,林果业所占的比例则更小;农村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压力大;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顺畅。只有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使农业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增长动力。

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应对加入WTO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赢得更多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的关键,我县农业和发达地区的农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只有通过结构调整,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高品质,赢得竞争主动权,扩大市场的回旋余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凉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新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一次领域更广、层次更高、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也不是简单的多种什么和少种什么的问题,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

首先,要从大农业观来调整。传统农业是一种小农业观,把农业生产看成是主要以粮食为主的生产,把农业仅仅看成是一种生产过程。而大农业观把农业看成是一个从生产到流通的动态的全过程。从大农业观的角度来进行调整,是一种宏观性的、整体性的调整。既是对农业生产的调整,也是对农业流通的调整,把生产和流通结合起来,从大食物、大市场的角度来进行。

其次,要从大经济观来调整。传统农业是就农业论农业,把农业和其它产业割裂开来;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局限在就农业论农业的范围。而农业是和其它产业一同构成了一体化的经济结构。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观念,置于整个经济的大系统中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其三,要以大发展观来调整。传统的农业结构带来的是局部的、片面的、短期的效益,有时甚至是为了眼前的效益不惜牺牲生态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不能与整个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从大发展观看,农业的发展应当是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走顺应性农业和建设性农业的路子。

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注意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以解放思想为基础。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结构调整的速度。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用市场经济知识武装头脑,跳出以粮为主的单一圈子,跳出“小而全”的自求平衡圈子,跳出小农业的圈子,着眼于大市场、大流通、大农业。

以科技为依托。实践证明,只有不好的产品,没有不好的市场。产品的质量最终取决于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产品过剩,正是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农业结构的层次和素质,就必须把农业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服务为保证。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原来习惯于从事粮食生产的广大农民,在发展新兴产业中所遇到的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对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仅要为农民搞好生产服务,更重要的还是搞好销售服务,必须有全方位、系列化的综合服务作保证。为此,要树立大服务的观念,做到整个过程横不留空档,纵不留断层。

以投入为支撑。我们要搞的农业结构调整,是以市场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为基本取向的,不仅要进行量的调整,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以适应县内外市场对高质量、高档次农产品的需求;不仅要进行生产上的调整,还要发展农产品配套加工,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光采用传统的生产手段调整,还要与发展设施农业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要靠科技,实现农产品增值要靠深加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要有配套的现代化设施,这些都离不开投入的支撑。因此,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增加农业投入的过程,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有投入作支撑,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结合凉城县的实际,要着力做好四篇大文章:

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为重点,做好“特色”文章。以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粮、果、牧、加工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大农业。丘陵山区,以名优土豆、林草、畜牧为重点,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滩川区以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基本农田和双千田和高效畜牧业为目标,走精品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创汇农业的道路,以优质玉米、蔬菜、奶牛育肥牛为重点,建设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从而优化区域布局,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区。

以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为重点,做好“养殖”文章。要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要在稳定生猪的同时,着力发展奶牛、寒羊、育肥牛,从广度和深度上实现畜牧业的扩张,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同时,要着力抓好岱海以银鱼为主的名优特水产养殖业。

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重点,做好加工文章。近几年,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了,但农产品加工滞后,大量农产品以原料输出。后续利益严重流失。因此,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在农产品的后续加工上下功夫,农产品加工要立足于现有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别要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促进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为重点,做好“流通”文章。当前,重点是加强农村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健全农村流通组织。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的功能,扩大规模,注重粮、果、畜牧等专业批发市场,并向跨区域、远辐射、大规模、高档次方向发展。要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订货会、贸易洽谈会,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千方百计把凉城县农产品更多地推向区内外、国内外市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连接农民和市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采取措施帮助农民经纪人队伍和民间流通组织解决资金、场地、运输等实际问题,发挥其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和研究,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需求信息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

(作者单位:中共凉城县委员会)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定稿]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11年7月5日星期二天气:晴 早上,我与驻村干部和乐安村、水冲村的支书、主任到乐安屯屋背的山核桃、勾藤基地进行了调研。乐安屯屋背的......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推荐]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我镇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按照区上对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结合全镇实际,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湖北省发改委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湖北工业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着力推进八大行业结构调整优......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在封建时代树立世界大国的地位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战力,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中不适合的生产关系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净......

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1.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科学合理......

《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