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堂论文_思品高效课堂论文
思品课堂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品高效课堂论文”。
思品课堂应“人文性”大于“功利性”
盐城市第四中学 万海霞
【内容摘要】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高考升学的需要,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于功利,思想品德课堂也不例外,思品课的人文性越来越淡化,这样继续下去会带来两种不利的后果,一方面可能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信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长期缺失,培养出德智分离、有能无德的“人才”。我认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出“人文性”大于“功利性”,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落实社会发展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让教学成为学生体验、内化社会道德要求和实现个体发展要求的统一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课堂检测。
【关键词】人文性 功利性 思品课堂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功利性的教学背景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尤其是在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甄别和选拔人才的决定性手段的现状下,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于功利,讲究课堂测试,讲究课堂反馈,讲究堂堂清,注重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讲,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是可以量化的,在现实社会中,考试就是一个最突出的量化和测试手段。换句话说,在目前的情况下,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途径仍然是考试,也就是说你的课堂是否有较高的达成度,你要通过最后的课堂检测来测量。不过值得怀疑的是课堂检测能否检测到学生探索的精神、开拓的能力、情操的陶冶、品格的磨砺、人格的提升等等。是否是因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与考试无关,我们就可以放弃,我们的课堂究竟是只追求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课堂,还是追求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堂呢?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过:“从学校走出的不应该是一个专家,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人。”而现在的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看到怎么有利于升学,就 1 怎么办教育,而不是去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口号喊得很响,但很少学校能坚持下来,继续抓他的中高考升学、优秀率、合格率等。大家都知道,在很多世界性的竞赛里,比如数学奥赛,物理奥赛,中国的学生,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很多人都以此为荣。可是,我们除了华罗庚、陈景润、杨振宁、李振道等人之外,我们还有多少世界级的科学家是值得拿出来向世界炫耀的呢?我们除了奥赛能够在世界上获得大奖,又有多少科研成果可以拿出来向世界炫耀呢?我们可以夜郎自大地说,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奖,关起门来说我们的某某科研成果是如何如何的伟大,可是,这样除了心理满足一下,自己和自己阿Q一下,其他还有什么用吗?当学习不再是追求有意义生活的最佳方式,沦为寻求短期利益的工具时,这种源于功利的学习,就难以造就具有丰富思想、高尚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对学生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想就思品课堂为什么应该“人文性”大于“功利性”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人文性”的迫切需求
俗话说“今日的校园,明日的社会”,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过于“急进功利”,太注重眼前的结果。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我们的物质生活进步了,可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似乎缺少了什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和人之间缺少一种基本的信任。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担心,我们的买的那些蔬菜是否有残留农药?猪肉是否注了水,有瘦肉精?那位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骗子? „„可见我们的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培养等,都需要改革,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
人们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应地将教育课程划分为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其中人文科学则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侧重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的科学。据此,对照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结构、教育对象、目标内容,不难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归属。思想 2 品德课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来设计的。“我”即学生,这反映了课程教育对象与主体的统一,突出了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位在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并在教育教学分类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首要的目标,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信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可见,思想品德课应该归属于人文学科。可是现在的教育形势让很多教师很迷茫,一会儿忙于所谓“堂堂清”的有效教学,一会忙于所谓“情境引导”的素质培养,一会又忙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小班化教学,忘却了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特征——“人文性”。
我们作为教育者,作用在于向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把教育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法传授给教育对象,让学生重视起自我内省与自我改造。不可忽视的是,人们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需要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而自我教育则是衡量思品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又是思品教育最终落实的归宿。在我看来,思品教育的课堂效率不是光靠一份课堂检测就可以反馈出目标达程度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学习“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按老师要求熟记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知识要点,课后买东西为了便宜不索要发票;在学习“受人尊重的奥秘”时,按老师要求熟记了“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的知识要点,课后和同学说话仍然是出口成脏,把刚刚记住的知识点置于脑后,这正是人文缺失带来的后果。倘若思品课教学过分追求功利性,必然会偏离其正常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长期缺失,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德智分离、有能无德的“人才”,这将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也是思品课教育的悲哀!
三、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如何做到“人文性”大于“功利性”
所谓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课程标准解释为:“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 3 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可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培养,“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思想信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1、在课堂教学中要真实地将学生看作为学习和发展中的个体,尊重学生作为人的特殊阶段的人格和权利,从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需求和学习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个体在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的自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体验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感悟事理,在各种冲突中学会选择,在知、情、意的统一中提升品格。
3、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载体,汲取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关注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4、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为思想行为标准,以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自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教的孩子,能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的毕竟微乎其微,而大多数人长大后都只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善良的人,一个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个个有道德修养的文明人,让我们从思品课堂开始,关注学生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是否有了思考与感悟,是否有了发展。我们知道考试确实存在,应试不可避免,但是思品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获得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让我们的思品课堂彰显人文特性,共同来塑造孩子和谐的人格,从而塑造和谐的社会。
(盐 城 市 2011 年 中 学 思 想 品 德 论 文 评 选 参 评 论 文)
突出主体性,注重体验升华 ——《品德与生活》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武平县大禾中心学校 王满玉学生的道德行为不能只局限于道德认识,教师必须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在实践中......
让思品课堂回归生活杨溪中学程国荣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尝试体验中,我认识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
高效思品课堂一、有趣的导入是思品课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
一年级思品论文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象一棵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而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成长过程中的......
绪论 21世纪的大学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1、分析21世纪大学生的特点2、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章一、理想信念和大......
